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速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使之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50多年的办学实践,民族预科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在新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预科教育模式面临新的变革。针对民族预科教育模式的过渡性、层次性、特殊性特征,以及目前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特困生多、学习基础差、教材不统一、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未来的民族预科教育模式应设定一年制教学模式和二年制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原则、培养特色、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等方面切实适应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要求,达到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层次。认真思考和探寻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民族预科教育办学的基本支撑点,对于充分体现这种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提升这种办学层次在高校中的地位、提高这种教育的办学质量,为本科输送合格学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切实转变民族预科办学观念,科学定位民族预科教学目标关于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模糊不清的“预”和“补”或者“预、补结合”的理念中徘徊,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人才的培养,弱化了这种特殊教育层…  相似文献   

4.
预科教育是民族院校的特色之一。中央民族大学的预科教育自1953年创办以来,已走过了48年的光辉历程。近50年来,伴随着学校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预科教育为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3年1月,按照《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规定,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学校决定举办预科教育,把它列入当年的工作重点。并明确了预科办学目的是培养边疆少数民族青年,帮助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提高文化。学生来源是当年未完全达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而且具备长期学习条件的边…  相似文献   

5.
34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建国初期民族教育的基本情况、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培养民族干部的需要而采取的灵活有效的措施,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中最早举办民族预科教育的大学之一,预科教育是中央民族大学办学的一大特色。1950年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明确规定,中央民族学院的任务之一是“为国内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以及发展政治、经…  相似文献   

6.
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7.
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8.
吴端 《民族论坛》2012,(5):22-23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经过预科和本科的学习,逐渐成长为了民族地区各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民族预科教育产生了很好的政治、社会效应,深受少数民族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赞扬,被誉为造就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金色桥梁,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分量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9.
吴端 《民族论坛》2012,(9):27-29
<正>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少数民族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办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本文从回顾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创立出发,阐述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而提出提升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吴端 《民族论坛》2012,(9):22-23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经过预科和本科的学习,逐渐成长为了民族地区各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民族预科教育产生了很好的政治、社会效应,深受少数民族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赞扬,被誉为造就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金色桥梁,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分量越来越重。在这次针对民族预科教育的采访中,我们专门回访了部分曾经就读于预科的优秀学子,他们有的毕业后,在民族地区工作,有的刚刚进入本科课程学习,聊起当年在预科的学习生活,他们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2.
对新时期民族预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目的是通过文化知识的补习,为少数民族青年进入高校学习打下基础,被誉为少数民族青年成才的"金色桥梁"。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预科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其培养目标也要随着变化,要从纯文化知识的补习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培养,要教育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把个人的成才愿望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立志献身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我国一些高校开展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民族政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章结合本校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和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模式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平等和共同繁荣至关重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是确保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办学层次和规模、改善设备设施、提高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优化设计并进行实践,对于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能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07,(8):I0011-I0011
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民族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西北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研究基地,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学校包括校本部和榆中两个校区,占地1800亩。学校构建了从少数民族预科、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办学模式,拥有11大学科门类的47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学位点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  相似文献   

16.
李立 《民族论坛》2014,(8):F0003-F0003
正7月14-15日,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张家界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民族预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承办。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民族预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宋太成,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综合教研室主任陈立鹏,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曾四清,吉首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靳洋以及来自全国46个相关单位的12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特色教育是民族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已经广泛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民族高校来说,少数民族旅游专业教学是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将民族特色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来,寻找民族高校旅游专业特色教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曾惠燕 《民族论坛》2012,(10):75-77
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构建以"仁爱"教育为理念、以"三自"素质培养为突破口、以文化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民族文化传播优势的学生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民族院校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创造,肩负着服务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使命,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扎根理念及精神。民族院校的扎根理念及精神体现了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新时代民族院校办学弘扬扎根理念及精神,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扎牢理想信念之根;坚持“两个”服务,扎牢初心使命之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牢民族团结之根;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扎牢教育规律之根。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特殊的教育政策措施,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为推进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民族预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作用,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民族预科教育持续、稳定、科学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