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团结,但就当今单位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而言,在一些单位中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总会产生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者之间或者某几个部门之间的恩怨和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团队的发展,因此,领导者如何面对单位中的"恩怨情仇",为组织可持续发展营造好的环境,是其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也关系组织的长远发展。一、组织内部"恩怨情仇"的主  相似文献   

3.
袁茂华 《领导科学》2012,(34):28-29
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员工出于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对未来的不同认识和心理期望,对工作的态度各有差异:有勤奋努力积极工作者,也有敷衍应付消极怠工者。前者是"核心"、"中坚",而后者是"刺头"、"麻烦"。很多领导十分重视发挥积极工作者的引领作用,却忽视了对消极怠工者的科学管理,其结果往往导致消极怠工情绪蔓延,积极工作者也随波逐流,最终影响整个地方、整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正激励从本质上说是激励者与被激励者,或者说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从领导者角度来说,根据员工"理性经济人"的特性,采取一定的政策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和领导绩效;从员工角度来说,为获取更多的利益倾向于实施迎合领导者和激励机制的策略。因此,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博弈是影响激励机制运行的重要变量,如果博弈双方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那很有可能造成利益矛盾冲突,降低组织整体运  相似文献   

5.
不少群体里,都有"刺头",他们经常会让领导感到头痛.有领导认为:一颗老鼠屎会坏一锅汤,有"刺头"在,队伍就不会稳,必须清除;看着他们就难过,如鱼刺在喉,不吐不快;刺头的存在,影响工作的推进,要踢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踢出去,显示自己有权威,杀鸡给猴看,队伍就温顺了,就好管了;一个刺头都治不了,别人会说自己无能.当上级不愿按他们的要求把刺头调走时,就说:如果不把他搞出去,我就不干了!  相似文献   

6.
<正>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的背景下,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观念诉求和年龄结构的员工,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员工关系是千差万别的。员工的本质是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就需要从员工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中去探寻其工作关系差异性的本质。对单位领导者来说,  相似文献   

7.
在单位改革工作中,领导者争取和获得"中间派"员工的支持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条件之一。领导者吸引和争取"中间派"员工,必须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全面摸底"中间派"员工分布情况,对这一群体有一个总体把握;其次,善于从思想层面加以引导,逐步筑牢与"中间派"员工的情感基础;再次,从行动上施以策略,让"中间派"员工切实感受到单位改革带来的便捷与福利。通过多角度的引导,进一步提高"中间派"员工对改革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相似文献   

8.
正资深员工是指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业务熟练、资历深厚,人际关系广的员工。资深员工不一定是领导,但是拥有一定的威望,说话具有一定的分量,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具有较强业务技能和经验,掌握了关键知识或技能,能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在单位介于领导之下、员工之上,是典型的"意见领袖",作用不容小觑。很多资深员工在单位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新员工积极进行传、帮、带,为新员工的成长成才和单位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有一些资深员工骄傲自满,满足于本职工作、组织纪律性差、作风疲沓、消极工作。他们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  相似文献   

9.
<正>"边缘人"是单位领导者的管理难题之一。员工作为单位的核心资源,对单位的发展和业绩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边缘人"现象的蔓延和加重,"边缘人"对单位的领导者而言已经成了烫手的山芋。更令人担忧的是,"边缘人"还将这些消极、不良情绪传染给其他员工,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导致单位新"隐形人"的产生和增加。单位"边缘人"就像是沉默的羔羊,躲在单位角落里毫无存在感,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消极,逐渐或已经被单位领导者乃至同事忽视。单位领导者看不到"边缘人"的价值,对其个体的存在也毫  相似文献   

10.
精英员工能力与业绩突出,为单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种成就在个体特质、个人修养、认知局限、知识沉淀等因素的影响下,有可能诱发精英员工的傲慢心态。这会给领导者造成权力与地位威胁,使领导者将精英员工视为"圈外人"甚至是敌人,引发领导者的辱虐管理、排斥、打压等消极反应,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精英员工的反抗,造成单位内人际关系恶性循环,对单位发展造成恶劣影响。鉴于此,领导者与精英员工需要对自身行为与心态进行调适:领导者应实施包容策略,培育与完善包容型领导风格,充分信任精英员工,对精英员工宽容与约束并存;精英员工应实施忠诚策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加强与领导者的情感沟通,加强忠诚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新员工是单位的新生力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员工大部分是充满朝气、意气风发的,但也有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的新员工,由于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心理特点,当原有内心平衡被打破时,就会产生心理失衡的现象。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征兆。这种状况会导致新员工不能以一种和谐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之中,无论对于单位发展还是新员工个人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领导者应关注新员工的心理状态,掌握其特异性,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解,使之尽快走出心理失衡的误区,以一种平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2.
谭云 《经营管理者》2011,(10):60-62
“刺头”员工往往也是组织的得力干将。一味的简单“炒鱿鱼”,除了会失去能干的人才,长期来看,还可能变成对于公司中出头鸟类型员工的打压,整个组织也会变得小心翼翼,缺少创新和活力。对于管理者来说,区分“刺头”的成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想要实现自我的永久存续,离不开不断创新突破的思想与持续发展的行为动力,这就涉及组织重要组成部分——个体人的思想与行为创新发展和彼此间的协调合作,即在引导者的领导之下朝着既定目标统一行动、共同努力。但现实中却总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却又能力超强。在领导者的指令发出后,他们总是会首先以质疑甚至是"唱反调"的姿态出现在组织群体中,成为无法第一时间听从指挥的"刺头"下属。单从"刺头"下属的行为和做事风格来看,我们并不倡导这种"带刺"行为在组织中的蔓延,但我们同时也必  相似文献   

14.
<正>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但就是在这有限的人力资源中,仍有部分人处于"休闲"状态,被称为"闲人"一族。领导者如何开发利用好这部分人力资源,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为单位作贡献,值得深思探讨。一、单位"闲人"的类型及产生原因(一)新生代"闲人",即一些刚进单位不久的年轻人1.暂时闲置型。一些年轻公务员通过公开招考进入新单位,他们中的一些人并非专业对口,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新岗位用不上。他们虽  相似文献   

15.
张汉忠  李明 《领导科学》2005,(15):22-23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一部分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才.这些人才,或成绩显著,或贡献突出,是单位的顸梁柱,属于"功臣"之列.作为领导者,能否驾驭好他们,不但体现着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而且还直接关系着整个单位的工作状态.实践证明,要领导好单位里的"功臣",关键是领导者要爱才护才,做到因人制宜、刚柔相济、驭之有术.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变革中,为什么改变员工的行为这么难?因为我们总想通过一种策略改变员工行为,有的领导者采用激励手段、有的领导者空喊口号、有的向员工施压、有的改变员工的周围环境。其实任何一种问题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多个原因,我们必须同时采用多种策略。下面介绍了六种改变策略以及它们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领导者同时采用多种改变策略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青年员工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可能对单位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从业心态不够稳定,不能确定自己的长期努力方向;渴望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子,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学习能力较强,但有时会不切实际。对此,领导者应给予其挑战性的任务,安排其多做一些跨部门协调的工作,对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中年员工会有职业高原现象;其从业心态稳定、工作经验丰富、职业预期较合理,但也存在局部的自我定位混乱。对此,领导者应发挥其所长避其所短,帮助其重新进行职业生涯中期的职业发展定位。老年员工由于面临退休,会产生失落感;其倾向于维持现状,但具有更好的纪律性。对此,领导者应加强对老年员工的心理疏导;利用其做好单位的纪律督导工作,强化整个单位的纪律性。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实际工作中,资深员工往往在单位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些员工工作时间长、了解情况多、人际关系广,虽然不是领导,也不是中层干部,却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加强对资深员工的管理,特别是有效提升资深员工的工作绩效,对于领导者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1.奖励者。这种领导者认为,员工每做一件事,当领导的都应该给他们发点奖励。这种行为令员工觉得自己得到奖励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变成了不给奖励就不干活的"投币型"员工。2.释罪者。这种领导者,无论员工为自己缺乏责任心的行为编造出什么样的谎言或借口,他都照单全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干事业、谋发展,只凭领导者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做支撑。团队一般分职能型团队和任务型团队,在单位建设中,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在团队建设中,领导者普遍的烦恼是无人可用、有人没有用、有人没法用,或者有用的人进不来、没用的人去不掉。因此,讨论团队建设,不能基于理想状态挑兵点将,而必须立足单位既有的人员状况,对各种"不完美"的员工进行优化组合,"枯木朽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