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陆月菊 《生存》2020,(10):0210-0210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家长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重要的港湾,只有在温暖且具有管束的家庭中孩子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茁长成长,身心健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许多孩子的家庭并不完整,家长因一些情况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逐渐让孩子变为留守儿童,这样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影响,缺乏关爱,性格孤僻,严重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本文针对现在社会中的实际现象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家庭的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2.
家庭早期教育是“人之初”的启蒙教育,它对人的一生起着很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国古人便主张“学训始稚”,“教儿婴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名幼儿“追踪”研究发现:如果把十七岁前所能达到的智力水平看作百分之百,那么从出生到四岁就已获得百分之五十,四岁到八岁获得百分之三十,足见早期教育的重要。另一方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现在的儿童是跨世纪的一代,它们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可以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  相似文献   

3.
成效近年来,福建省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改革和发展并重,形成了以机构内特教班为主、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为辅的教育发展格局,福利机构孤残儿童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构建平台,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为满足各类残疾儿童的发展所需,各地根据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搭建平台,保证残疾儿童受教育。对0—3岁残疾儿童,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开展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等;  相似文献   

4.
钱文 《社会福利》2009,(2):24-25
◎蒙台梭利教育法 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既是一种儿童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看待儿童、理解儿童的方式以及关于儿童如何发展和学习的一种观点.其突出的教育理念包括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14,(3):F0003-F0003
正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服务宗旨,积极探索适合福利机构发展模式。为保障孤残儿童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构建了以"保育、教育、医疗、康复"为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孩子进行了有效的康复治疗、早期教育、特殊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尤其是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结合地方特色及未来可实用性,先后开设刻瓷、烙画、版画等兴趣小组,为孩子们融入社会开辟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宜宾市儿童福利院党支部为实现"孤残孩子的健康成长梦",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自身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心系孤残孩子,从点滴做起,服务特殊群体,构建"三心三通"平台,努力做好孤残、困难孩子的教育和保护工作。一是谈心问诊,畅通思想渠道。组织党员分别与院内上学儿童、院外寄养家庭儿童谈心,先后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早期教育和保育(英)M.麦戈尔全球经济竞争的压力迫使许多工业比国家越来越关心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力资,本,并且重新检验它们的教育和培训政策所依据的假定的有效性。如今这种关心和检验的范围已进一步扩展到儿童的早期教育。有许多事例表明,儿童在学校中...  相似文献   

8.
马明 《社会福利》2009,(8):59-60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7月16日发表的谈话中倡议,各级政府官员应为获得中央政府提供的早期学习挑战基金努力。早在2008年参加总统选举时,奥巴马总统就承诺把推动0~5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发展列人议事日程,而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即建立早期学习挑战基金。此项目的目标群体为那些0~5岁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学前儿童。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工作关系部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儿童时期经历的贫困很可能对儿童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儿童更可能经历失业、贫困,此外,当他们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也可能生活在贫困中。澳大利亚的统计数据显示,父母都依赖福利金生活,不参加工作或很少参加工作的人,失业率比那些父母工作的人高得多。在寻找工作的年轻人中,  相似文献   

10.
宋丽娟 《社会福利》2014,(12):63-63
正在儿童福利示范项目的试点地区,儿童福利主任作为项目区儿童养育和教育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尤其重视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各地都将定期开展家长骨干培训作为儿童福利示范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云南省盈江县项目村开展第二期家长骨干培训系列活动为了能够帮助示范区家长以更加健康的方式教育儿童,同时也为儿童  相似文献   

11.
人人参与庆六一家长孩童齐欢乐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节日,云南省瑞丽市儿童福利示范项目办公室本着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理念,在瑞丽市勐卯镇的团结村儿童之家和勐力村儿童之家,由勐卯镇的团结村委会和勐立村委会组织了以“快乐六一”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两天的活动中,项目办与学校的老师一起为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六一”系列活动,共有183名儿童和16名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分为歌舞比赛、游园活动、小童心绘画展、小巧手儿比赛四个板块。此次活动中,儿童福利项目办特别组织了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孩子参与此次活动,让他们为其他孩子讲述怎样学习及学习带来的快乐。一方面极大提高了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激发其他孩子的上进心,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让孩子成人成才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良好愿望,面对孤残儿童,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使在院儿童身心、情感、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有家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成才,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在培养综合素质及人格全面发展方面,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福利院还被武昌区教育局评为武昌区目标管理先进学校、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3.
杨成凤 《社会工作》2011,(12):65-67,74
在灾害中儿童和妇女是弱势群体,四川地震后,儿童友好家园的建立旨在为灾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帮助灾区儿童尽快消除地震造成的不利影响,回归正常生活。通过在家园活动的开展对"优势视角"、"儿童保护"、"儿童参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等有了一些理解。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社会工作专业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成凤 《社会工作》2011,(24):65-67,74
在灾害中儿童和妇女是弱势群体,四川地震后,儿童友好家园的建立旨在为灾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帮助灾区儿童尽快消除地震造成的不利影响,回归正常生活。通过在家园活动的开展对"优势视角"、"儿童保护"、"儿童参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等有了一些理解。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社会工作专业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龄初期是指儿童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的活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能帮助学龄初期儿童树立团结互助与分享意识,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笔者从小组工作专业视角出发,以湖北省荆州市实验小学XX班作为个案,描述并分析了学龄初期儿童的特征,阐述了小组工作方法对学龄初期儿童介入的可行性,探讨了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评估及个人反思。  相似文献   

16.
汪庭馀  石玉 《社会福利》2004,(11):58-59
2004年6月1日,英国救助儿童会和青岛当地政府为东张应儿童活动中心(农村寄养点)和兴电儿童活动中心(城市寄养点)举行了开放仪式。建立活动中心的目的是为了采取综合性的方法满足孩子的需求,促进各级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服务部门更紧密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戴凌云 《生存》2020,(4):0171-017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主题活动是一项将游戏与教育充分结合,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加深对儿童的了解。适合的主题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儿童的能力,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幼儿健康成长。好的主题活动需要寓教于乐,这对教师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主题活动的主角是儿童,本文将立于儿童视角对如何开展主题活动进行探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闭的世界     
美国每8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自闭症儿童,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加。正常人无法深切体察自闭症儿童的世界,因为那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儿童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必要性 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全面参与家庭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是儿童应享有的基本人权之一。我国城乡儿童全面发展和参与文化生活权利的实现程度呈现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农村儿童的教育环境尚不充分。  相似文献   

20.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类家庭养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设类家庭养育模式 类家庭养育与传统机构养育的不同 类家庭养育模式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对幼童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从结构角度来看,家庭由相对较小的团体构成,尤其是相对少的儿童。如果孩子不止一个,那么不同年龄、性别、或者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都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