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工的收获     
一位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  相似文献   

2.
禅宗中有一段公案:赵州禅师在寺庙里当伙夫僧,一天正在做饭,忽然见文殊菩萨显灵,坐在饭锅上。赵州禅师就拿饭勺赶文殊菩萨,一边打一边还说:文殊自是文殊,和尚自是和尚。这个公案很可爱,我一直觉得画成漫画也许会烂漫而有机巧,却不能想像书法也能有此情状,直到近日看到刘健所写的佛字,真是诧  相似文献   

3.
郭龙 《东西南北》2010,(12):62-62
禅师委派弟子去照看一片稻田。 第一年,这位弟子小心翼翼地打理,稻田里的水从不短缺。水稻长得很茂盛,并获得了好收成。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8,(5):83-86
大慧宗杲是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据《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年谱》《嘉泰普灯录》等佛教史料,对宗杲及其嗣法弟子竹原宗元、能仁祖元所主张的"看话头"禅法的独特性进行细致分析,探讨"看话禅"的内在生命力,其蕴含的生活智慧,还原宋代儒、释、道三教融摄的学术潮流,归纳"看话头"禅法对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到终南山寺院,对住持明心禅师诉苦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绘画,但走遍天下,没有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杨贺 《阅江学刊》2012,(6):142-145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李唐诸王之孙。其生卒年难于确考,主要生活于晚唐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时期。李洞现存168首诗歌,值得怀疑的6首作品是《山泉》、《吊草堂禅师》、《寓言》、《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绣岭宫词》、《中秋月》。其中,《山泉》为李洞所作,《吊草堂禅师》为刘得仁所作,《寓言》为唐代女冠诗人元淳之作,《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为许浑之作,《中秋月》为廖凝所作,《绣岭宫词》作者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3):85-88
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旨趣最为契合之处,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为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心性论思想在这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笔者试就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至六祖慧能几代禅师所倡禅法的变化,对早期禅宗心性论的发展、演变作相关分析;在诸师所提倡的修习实践方面,试着提出几点看法;并认为慧能的"自性是佛"等顿悟法门是在修正道信、弘忍,以及神秀等禅师有关心性论基础上,对《楞伽经》所崇奉之"如来禅"的本源回归。由此,以期为更客观、深层次理解禅宗早期心性论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视角;为理清与早期禅宗心性论有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晚唐五代时期,浙江的禅学是相当发达的,仅《五灯会元》有明确记载的浙江籍或住浙江诸丛林的著名禅师就有360人左右。尤其是青原行思(?—740)一系的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其开创者都是浙江僧人,在其传承中,也都有光大其宗门的著名高僧。下面即以史料为依据,以宗派传承为脉络,对当时浙江禅学的盛况略为叙述,而所述僧人则仅限于有突出成就者。永嘉玄觉与南阳慧忠玄觉(665—713),俗姓戴,永嘉人。他从小出家,遍探三藏,尤其精通天台宗的止观学说,与天台宗大师左溪玄朗(673—754)为道友。也因受到玄朗的鼓励,他与东阳玄策一起到曹溪去谒见慧能。据《五灯会元》载,他见慧能时,围走三匝,卓然而立,默然不语;后与慧能对答,皆出以内外空旨,极为慧能所赏识。然后玄觉方行参见之礼,礼毕即告辞下山,慧能挽留地过了一宿,故当时有“一  相似文献   

9.
吴智勇 《唐都学刊》2011,27(4):119-121
史书对唐代北宗禅高僧普寂晚年居住地和籍贯,有不同记载。据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和《资治通鉴》《旧唐书》《元和姓纂》等史料考证:(1)普寂晚年居住洛阳,并卒于此;(2)长乐信都是普寂俗家郡望,蒲州河东是其旧居地。在对普寂晚年驻锡之所的考证中,可以发现,唐代洛阳有兴唐寺。  相似文献   

10.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金襕两赐、喧天震地,绝言之言充塞五湖四海、无翼之名轩翥九有八荒,并被元顺帝尊为"普应国师"的中峰禅师(1263-1323年),名明本,俗姓孙,杭州钱塘人,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依天目山高峰原妙禅师出家,白昼工役,夜晚参禅,肋不沾席,励精勤苦,咨决无怠,尽得高峰禅法之堂奥.乃师迁化后,即匿影草庐,清苦自持,不求闻达,然其所过辄成宝坊.中峰禅师法量汪洋,辩才无碍,寸心圆湛,泛应群器,观时适宜,随机应物,如摩尼宝珠,无有定色;悲愿诱掖,谆谆诲谕,杀活与夺,全该大法.故遐迩学子(内而齐鲁燕赵、秦陇闽蜀、西域南诏,外而日本三韩、缅甸越南、印度琉球),云臻水赴;稽首膜拜、愿垂摄受者不绝于途;望风奔凑、咨决心法者雷动海涌.法席之盛,中外罕及!其解答学人问难、匡正修行理路、直示参禅方法的种种开示,由弟子汇编成<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并被赐列藏函.本文提纲挈领地对其力捄时弊、扫空禅病,疏万派以同源、会三宗于一镜的禅学思想进行了梳理.不当之处,敬请达者慈悲教正.  相似文献   

11.
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位于飞来峰下、天竺山麓,为江南名刹。她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寺志记载,印度僧人慧理游历杭州,见此间山峰奇秀,疑是仙灵所隐,于是就在飞来峰前建寺,称“灵鹫寺”。到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崇奉佛教,命延寿禅师重行扩建,造僧房五百多间,  相似文献   

12.
临济宗心性论述评方立天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年)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慧能、马祖、希运一系的心性思想,并且进一步提出“一念心清净即是佛”和“无事是贵人”等心性命题。临济宗人的命题,一方面着重否定外在于心、外在于佛的思想,力主超佛越祖...  相似文献   

13.
五代十国时期,荆南政权的佛教不及十国中的南唐、吴越、闽、南汉和楚兴盛。但是荆南的佛教因为其自身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统治者高季兴、高从诲等人的支持,也是较为繁荣的。荆南管内地区庙宇众多,有六十余所。也屡见僧人活动。见于史籍记载的主要有驻锡荆南的齐己、尚颜、怀濬、知节禅师和荆南无名僧;外地游历的有吴僧文了与僧可隆。  相似文献   

14.
清新幽深空灵逸远─—王维诗禅境生成初探于雪棠,郭春燕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年),以其空灵澄淡,自然悠远的说禅理、写掸境、蕴禅趣的诗篇屹立文坛、独树一帜,世称“诗佛”.王维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曾拜南宗禅师道光为师,与南宗样师马祖道一也有...  相似文献   

15.
长椿寺是北京南城的著名佛寺,明清之际曾有"京师首刹"之誉,在北京历史文化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关于长椿寺的创建时间,碑刻和文献中有"万历二十年"和"万历四十年"两种不同的记载,而学界基本上以"万历二十年说"为定论。详细考察寺内现存的《敕建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碑》,再参以其他史料,可以纠正长期以来的流传之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雪峰义存语录的编次及刊刻情况进行了考察,认为林弘衍编次<雪峰真觉禅师语录>之前,宋、元、明各代皆有雪峰语录之编次与刊刻.林弘衍热心佛教事业,于崇祯年间对雪峰语录进行了校定,成为现在通行的雪峰语录的祖本.文中对林弘衍编次雪峰语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对日僧卍山道自修订雪峰语录之情况也做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历代名画记》卷七记梁代三个外国画家,依次为: 僧吉底俱,外国人,中品。僧摩罗菩提,亦外国人,中品。僧迦佛陀,中品。禅师天兰人,学行精悫,灵感极多。初在魏,魏帝重之,至隋,隋帝于嵩山起少林寺,至今房门上有画神,即是迦佛陀之迹。见《续高僧传》,存《(艹佛)蒜国人物图》、《器物样》、《外国兽图》、《鬼神画》,并传于代。姚最云:“已上三僧,既华夷殊体,亡以知其优劣。  相似文献   

18.
金源文学至"国朝文派"时期方自具面貌,处于"国朝文派"时期的金代帝王金世宗完颜雍及金章宗完颜璟各有诗词传世.金世宗诗词各有一首留存,诗作<本朝乐曲>当是一首女真语诗歌,诗中讲述祖宗创业艰难,及自己所以继述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金源故土的留恋与感怀.词作<减字木兰花·赠玄悟玉禅师>为谈佛论道之作.金章宗存诗除去残篇,其余六首大体可分为宫中生活、景物吟咏,游览景观吟咏两类.景物描绘富丽精工,笔致轻灵,构思精巧.词作两首,其词咏物而高雅清秀,体小而蕴涵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智觉禅师自行录>缘起的考辨,指出<自行录>乃廷寿自述,其剃度弟子行明记录整理,后来流通的<自行录>又经释文冲重新校订;<自行录>序言既非延寿所作,亦非文冲所写,应是行明所撰;并介绍了延寿与行明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文章还通过对<自行录>所载一百八件佛事的分类归纳分析,论述了<自行录>所体现的延寿大师的僧范形象,及其融合思想在其行持中的履践,强调了延寿理事圆融、解行并进、言行一致的高僧本色;探讨了<自行录>在如实认识廷寿融合特色方面的特殊意义,它有助于厘清延寿研究中的某些争论问题和模糊观点,如它可从延寿自行这一侧面说明"禅净四料简"很可能是廷寿诸多已经佚失的著述中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人缘     
葛闪 《东西南北》2009,(2):29-29
我跟某公司董事长做了多年邻居。当他的公司财源充足时,他的汽车压扁了别家的小鸡,他的狼犬自己散步,对着邻家的小孩露出可怕的白牙,他修房子把建材堆在邻家门口。坦白地说,他在邻居中间没什么人缘。后来,他的公司因周转不灵而歇业,我们经常在巷道中相遇,我步行,他也步行。他的脸上有了笑容,他的下巴收起来了,他家的狼犬拴上了链子,他也经常摸一摸邻家孩子的头顶。可是,坦白地说,他仍然没有人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