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谋文化又添新葩──《齐国智谋精典》评介战化军,文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齐文化,是我国古代一支优秀的地域文化,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之一,而且自秦汉以降便与其他地域文化互相融合,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亦不愧为全人类文化宝藏中的一块瑰宝。然而,由于比...  相似文献   

2.
都市洋场与张爱玲的《传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小说从洋场文化、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性爱角度,揭示了近代中国中西交汇的文化形态。在都市化初期,中西文化不同的因子,有时只是生硬地拼凑一起,甚至强化各自的负面。在这方面.香港比上海尤甚。由此,也导致了洋场人物亦新亦旧的生存机械反应,并造成与人性的违拗。兼具东西方糟粕的男子性爱意识决定了都市女性的双重角色:或为主妇,或为色相商品.都不脱依附性生存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大概是我骨子里已然流淌着亦文亦商的血液,又偏偏有将这二者极好融合的行当,于是彷佛冥冥中的感召亦或牵引.我毅然从事了我所想要的事情。那些年过得充实且专注,我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4.
十六─十八世纪来华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他们既充当了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又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接受者.继而他们又成为向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被称为“近代文明的哥伦布”,因为他们发现了文化意义上的新大陆。来华耶稣会士都是博学之士,他们以异域人的敏锐眼光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他们又以文化比较的目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自封的一面,至今仍能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直接影响着词汇的不同的附属意义;而各民族文化之间又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同时也有巨大的差异,往往表现在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上.我们在学习语言时,要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  相似文献   

6.
六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与影响1.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A.吕书的学术价值。高诱说吕书“大出诸子之右”,宋高似孙、明方孝孺亦赞同此说。宋蔡伯尹说吕书堪与诸子争衡②8。叶逢春:“意吕多博雅之辈、锐意著述者,故其中多推见至隐,揭若语简旨宏者,自老以下,不多见焉...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文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科学亦是文化.通过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柯洪(C.K.Lukhohn)对现代文化的定义的划分来分析数学何以构成文化,并且强调数学作为文化的几个基本的特征。从而从另个角度来论证了数学之所以为文化以及数学作为文化的基本特征:数学的社会习惯性;数学的历史性;数学的规范性;数学的应用性;数学的结构性;数学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8.
《亦报》秉承上海小报长于街巷里弄日常生活报道的传统。保存了大量“还原”上海市民生活情景所需要的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宏大叙事之外的“另类”书写提供了可能。在工农神圣的主流价值观作用下。《亦报》视境中的工农兵叙事话语.表现为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排拒、挤压和贬抑。粗鄙、原始、反文明的文化陋习反而受到大力张扬.其结果必然妨碍和限制中国都市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9.
谭嗣同根据政治变法的需要 ,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并用传统文化来诠释外来文化。同时 ,又用他所理解的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 ,使他所建构的政治思想呈现出“不中不西 ,亦中亦西”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是具有层次的这一观点出发,认为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文化,即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传承中最稳定的部分.从其中的人名文化检视,基础文化又非一成不变.出于地缘、社会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族际关系也使其呈现盘根错节之式.作者以蒙古人名为个例,从一个新角度实证了中国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亦乃我,你亦乃你,在这种繁衍中,早已形成了密不可分而又各异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突飞锰进。使文化传播与媒介结合越来越紧密。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匕传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经济与政治的力量亦使跨文化传播在不断的融合与不断的冲突中呈现螺旋式上升,引发出全球的文化冲突与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潮流,其主旋律应为:冲突与融合。然而.跨文化传播并不只是一个单向的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运动,它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与互动。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只有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结合本土文化的优势.才能在历吏发畏的长河中找到合适的空间。当前跨文化传播的境况中.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引入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才是消弭文化冲突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黄宗治 《社区》2011,(26):27-27
白堤、苏堤、断桥……西湖的景观无疑是文化的.这个文化无疑是中国的。作为一个文化湖,能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无疑是中国文化又一次成功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早期罗马的建筑、宗教和教育特征的分析,说明早期罗马文化具有的务实精神。早期罗马的神庙、住宅及道路的修建朴实简洁,不重浮华,各类建筑都着眼于日常生活及战争的实际需要;宗教为适应不断扩张中多民族的融合而兼容对异族神灵的崇拜,且宗教只作为罗马人的共同信仰独立于政权之外,不干预政治,既富功利又具理性;教育则立足培养公民亦兵亦农,既服务于生产,又服务于战争。早期罗马文化体现的务实精神是日后西方文化现实主义传统因素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文化这两个概念常常被误读,而一般谈论历史与文化又囿于狭义的理解。历史与文化都属于宏观的时空范畴,故应建立大历史观与大文化观。在这种大时空观的观照下,可以把舟山5000年的历史划分为口头传说时期的历史与文字记录时期的历史;把舟山悠久的文化传承划分为准海洋文化时期与海洋文化时期。普陀山的观音文化亦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5.
胥子 《社区》2013,(13):8-9
4月20日晨.7.0级地震再袭四川。震中芦山,离汶川约280公里。5年前的疮痍还在平复,人们心中的伤口亦未愈合。而在今天,我们又不得不面对新的灾难。灾区老百姓,我们全力为你们加油!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文化情境的丰富复杂,使女性写作开始深入地走向自己,触摸个人“身世”、身体、女性欲望等隐秘经验。无疑,时代的“允诺”和意识的松动使这种女性自我抒发走入公共文化空间,成为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种趋向,亦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场沉溺又超拔的精神历险。  相似文献   

17.
三叶草 《老友》2011,(11):70-72
香港篇:亚洲国际都会独特的文化和古迹,令香港傲视亚洲,乃至世界。香港经历逾百年殖民统治,居民又以华人占大多数,东方传统与西方文化共冶一炉.新旧事物相互交融.形成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古籍中的桃意象.有其独持的文化内涵:因其“易植而子繁”.导致了古代的桃崇拜及道教兴起后的挑神话.桃因此具有美好神秘的理想色彩;因其极强的繁殖能力.又被人们用来讴歌男女婚嫁,祝福人丁兴旺,成了生殖崇拜的对象,后因文化观念的承转,桃又用来指男女之事,吟咏爱情及佳人的容颜等。  相似文献   

19.
从中西方文化结合看谭嗣同的政治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根据政治变法的需要,从西方文化中去寻求真理,并用他的传统文化来诠释外来文化。同时,又用他所理解的外来文化来改造传统文化,从而使他所建构的政治思想体系呈现出“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色彩。由于他在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同时又改革中国封建政体的问题上,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故其政治变法不能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0.
现代艺术晦涩难懂.其种种古怪奇异之处.从心理学方面看.来自于心灵与媒介的分裂;从社会文化层次看.来自于交流危机.而交流危机产生的原因既来自现代社会结构方面.亦来自文化心理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