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法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其在培养、训练法律人才,促进法学研究,发展法学理论,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法学课程之改革是法治国家发展和法学教育之内在要求,而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之关键在于对法理学课程实施改革.在我国对法理学课程实施改革必须论证一些基本问题:课程改革之必要性和可行性、改革目标和路径以及改革之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2.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一生之经验而提倡的教育思想之真谛。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教育学生奋道求真,学做真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追求目标,把做人放在第一位,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对人才规格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教育思想及其现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学良将军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颇有成就和影响,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创见并开展了有效的实践.他视教育为中国之希望、东北之希望,视人才为中国之未来、东北之未来.在他看来,"教育为神圣事业","教育是建国之本".认真解读张学良重教兴国的远见卓识,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教育的主旨是修养人格,这是教育之根本;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阐明学术;人才的标准是要能够担负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包括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同时又受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本身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高教事业兴旺发达.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十分现实和明确,就是要“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艰巨而又伟大的使命.高等教育所承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培养人才的要求也就更高,要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和“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人才,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一、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与着眼点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爆炸性急骤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重大转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应根据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从专业所面向的岗位要求、生源情况、认知规律及办学条件等客观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打造精干的教学团队,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教学与教师角色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研究性教学是一种融入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作者在深入分析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性、研究性、全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医学教育中教师应在观念、能力、方法和权威等方面加以更新,以适应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的要求,为医学事业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于1928年执政东北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坚信国家富强之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他多次捐出私产,倾力发展大学教育。在张学良主办大学教育、推动东北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出他吸引人才、厚待人才、重用人才之观念,他的努力最终使得东北大学这一地方大学在30年代初跻身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分析张学良的人才观念,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以教育振兴东北的爱国爱乡情怀,并冀图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中央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旨在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这无疑对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崭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师范生培养要坚持专业化理念和终身学习理念,以培养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化培养的基本要求,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和自主学习课程六大模块构成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泉,是社会发展之动力,是民族进步之灵魂.创新成果来源于人的创新活动,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是一种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必要求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也就是教育的创新.创新不是对以往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应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主动参与高校德育的全过程,积极进行自我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创新:主体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新"是教育实践生命的源头.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条件;而主体性教育则为创新教育指示了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内在的需求和动力.主体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交汇在此世纪之交有着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性,二者的协同建构将在人类教育创新史上产生一次巨大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在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中,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阈,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坚持系统知识观与地域特色观的统一、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小组学习与协同提高的统一、课程考试与多元评价的统一,由此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和前提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转变观念 ,主动调整培养目标 ,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具前瞻性、导向性 ;要始终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 ,充实德育工作内容 ,使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 ,提示和论证了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 :更新传统体育教育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文章旨在为加速改革体育课堂教学 ,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它是一种建构性的教育理想,为此,我们应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来给素质教育定位。由于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应该遵循主体性教育价值观,而人的现代化正是促进主体性价值实现的途径,并在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它就应该以人的现代化为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阳光体育的可持续开展,就需要阳光体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遵循养成教育的四步骤,循序渐进,以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习惯为目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树立科学、平等、开放的课堂教学观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批判,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师生关系等维度提出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观。  相似文献   

19.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素质教育是高校改革的核心要求 ,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强化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改革现行的学生评价系统 ,应本着考试与实践、考试与日常评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原则 ,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系统。这将为高校素质教育设立定量标准 ,既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以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作为切入点,探讨以积极、有效的手段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信、发掘其潜能,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克服“权本位”、增强服务意识和规范化管理并举,是保证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