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中国传统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成熟于中国的农业社会,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资本的作用下,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改变,中国传统武术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以及社会形态也逐渐改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武术的"传统性"显露无遗,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审视传统武术的研究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工作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到底如何传承与发展进行不同层面的探索与论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审视传统武术,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归纳研究,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存在成果较集中、论文涉及面不够宽泛、刊登于核心期刊论文较少、研究的深度较浅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同类型创新所带来的绩效差异问题,从企业组织视角出发,着重研究了组织架构保障型内源式创新和组织学习导入型外源式创新及其绩效问题。利用85个奥地利企业样本和215个中国企业样本进行分析得出,无论是内源式创新还是外源式创新均是组织绩效改善的基础,发达国家企业倾向于组织导向内源式创新,而中国企业更偏好组织学习导入型外源式创新,内源式创新正逐渐受到中国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会与总统关系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美国对外政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多个主体、多种机制和多项因素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产物,其中国会和总统是对外政策的核心行为体。对美国国会总统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及其对外政策中的战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浩瀚的诗歌海洋里,古典诗词犹如一粒粒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学殿堂里,并且给后人留下了不断诵读和研究的领地。而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表现的地理空间问题,则是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从作品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来寻找突破口,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契机,从而拓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6.
高铁建设涉及社会生活世界的多个方面,应当引入社会化全景视角。中国高铁建设由国家主导,指导理念为快速高效发展中追求国家利益,它提供了高铁建设的合法性依据,带来了中国高铁建设的飞跃式发展,但因缺少丰富的人文价值考量,在合理性上明显不足。注入社会正义、利益平衡、协同发展等价值因素,中国高铁建设指导理念才能更加适应多元价值诉求并存的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在于,从空间视角重新认识和研究古代文学,充分发掘和利用长期以来被忽略的城市文学资源。有助于建构起时空并置、更加完整和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此外,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还可以为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与意蕴深厚的历史文本。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郑振铎研究出现一个新面貌,研究资料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卓有成效,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新生力量在不断成长。研究的视角更为开阔,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研究不断走向纵深。对郑振铎地位的评价更加的实事求是,可以说,近十年的郑振铎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勾蓝瑶传统武术凝聚着瑶族先民的智慧,展现了勇猛无畏的抗争精神,是民族历史与生存处境的写照,更是特色传统技艺的重要构成部分。勾蓝瑶传统武术的演化历程是一种时间、空间的双重叙事。在时间层面,它是作为身体技术的社会实践对勾蓝瑶迁徙、戍边、尚武历史的记忆;在空间层面,其文化生态演变是内外环境交织作用下的空间生产过程,在非遗化和旅游化背景下被选择、提炼和重构,演化出民俗晚会和节日舞台展演、学校传承两条传承路径,使其在新的场域中得以活态传续。其时间与空间的交互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社会事实和过程的历史感与结构广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田野工作开创了一种有别于书斋式的研究思路,对人文学科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借鉴田野工作的成果来审思、检讨教育学,对探求教育研究的应有之义大有裨益。本文借鉴人类学田野工作研究一个社会所采用的特殊方法和研究视角等,就如何丰富、充实教育研究,更新教育学研究观念和视角,拓宽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发展扎根于中国的本土教育的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根据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可构建"4+1"式的"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融"大社科"和"立体式"于一体,由4个子系统及1个配套系统构成,是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其中,目标子系统是导向,结构子系统是核心,支撑子系统是关键,基础子系统是动力,配套系统是一个有效的流程。在"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上,需要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完善工作保障。  相似文献   

12.
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中国扇文化浓缩着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民族民间传统武术项目《中华响扇》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武术健身项目,其运动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程式化在武术中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观的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的演进具有历时性、共时性与超越性三重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时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一个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共时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由于其后发性和赶超性要在同一时间里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里逐步完成的发展任务;其超越性逻辑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资本本位、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的创造性超越。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小型电视新闻汉译英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13个汉语原文的不同译文,总结了电视新闻的隐喻特点和翻译策略,以及影响隐喻取舍的因素。研究结果证明语言学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更加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翻译研究者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特色与本质要求作出了明确界定,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指引。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不断推进,在于其形成了科学的动力系统支撑,这一系统涵盖了理论性、历史性、改革性、文化性、社会性、政治性、制度性和组织性等多个要件,内嵌于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层、运行层和保障层三大层面,彼此协同、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前进与发展。从动力系统运行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系统主要遵循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性驱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驱动以及二者动态整合的三重并行模式展开运行。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动力系统的发展夯实了根基。然而,其当前依然有待改进,如从党的主导视角看,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效率性和主动性;从人民群众参与视角看,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规范性;从党和人民群众的动力整合视角看,需要进一步增强协同性。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深化拓展,动力系统就要不断实现整合优化,既要积极挖掘和拓展动力要件,也要推动动力系统实现内部协调和实践转化,并在动力输出上形成反馈与评价机制,由此才能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文化阐释一直是最重要的研究角度。由于近百年来文化视角自身经历了从多元并存到狭隘化、再到多元整合这三个阶段的演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面貌。文化视角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繁荣,时至今日,文化视角已由一种文学研究角度上升为一种批评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何运用文化视角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加州学派"近年来影响日益扩大,其观点正变得日益清晰和引人瞩目。"加州学派"并不是一个无差别的整体,而是不同国别、不同研究领域、不同方法论背景的学者的聚合,他们既有相似的理论诉求,又各自发掘着独特的研究思路。"加州学派"关注中国研究是要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全球视角中看待中国问题;他们强调中国经济曾经有过的发展,是为了去除中西二元对立,揭示出中国历史独特的发展逻辑;"加州学派"未来的发展尚未确定,为其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加州学派"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向15—19世纪集中;宏大的历史视角和单因素比较使其历史叙述稍显粗糙;新的研究范式难以置换已有的研究结论。因此,他们的观点经常受到学者的质疑。国内学界和"加州学派"所进行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有价值,应尽力促使二者恰当而有分寸地结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西方文化迅速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冲突和高度竞争的背景下,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推进中显露衰弱之势。对西方体育的学习和模仿,造成了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瓶颈,民族体育的发展找不到突出重围的办法。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如何能在高校改革的进程中发扬其自身传统特点,得到大学生的认同,这是当今中国高校传统武术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身份及身份建构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文章回顾、评析身份及其建构研究的六个重要视角以及研究现状,认为应该寻求多视角的整合,从而多维度地考察言语交际中的身份及其建构。另外,需要更加关注具体语境下交际者微观层面身份的动态建构。  相似文献   

20.
构式语法是伴随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在对传统的转换生成语法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个比较新的语法体系,为我们提供了语言研究的崭新视角。构式语法认为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研究应该将形式和意义紧密结合起来。构式语法研究特点使得构式语法对过去无法解释的一些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这也正是构式语法研究的价值所在,但是构式语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