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与宝鸡市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联合,于1993年9月25日至9月27日在宝鸡市召开了“鲁迅与现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省内各地的专家学者40余人,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通过对“鲁迅与现代文化”这一中心议题的深入讨论,及时地交流鲁迅研究成果,以切实的实  相似文献   

2.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是鲁迅对现代中国语境下科学与宗教关系的深刻反思,当代作家张承志的散文《致先生书》、《再致先生》、《鲁迅路口》和《文学的“惜别”》是通过个人阅读经验即“把握”对鲁迅文化理念的精神阐释,在日本情结、批判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捍卫民间精神性信仰等方面都与鲁迅产生强烈共鸣。这种民族历史观照的“交集”,既包括张承志试图从鲁迅身上寻求知识分子立身的精神资源,延续之后的“再阐释”也表达了全球化过程中保存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话语。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和到厦大任教六十周年,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社科院、福建省文联、福建省社联等五个单位联合举办的鲁迅学术讨论会,于九月八日至十三日在我校召开。参加讨论会的四十几位代表来自全国十九所高等院校和社科院。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鲁迅与中外文化,提交近三十篇论文。讨论会围绕着鲁迅与中  相似文献   

4.
鲁迅研究的思想意义与学术理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关于鲁迅思想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评价问题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而学界和民间对于鲁迅思想价值和当代意义的质疑,首先是对过去长期以来的政治性的“学鲁迅”单向诉求的过度反弹;其次,质疑和反弹不应该以否定鲁迅核心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为目的。应该在“鲁迅学”的学术理性的前提下,对鲁迅形象和思想进行还原。与此同时,当下最为迫切的是将鲁迅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境遇的现实相关联,作为引导当下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和国民性改造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同志: 我这次到西安,参加西安地区召开的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因为有人提出要以鲁迅精神研究鲁迅的响亮口号和号召,我表示完全同意。于是,我想,这要再进一步探寻:究竟什么是鲁迅精神的问题了。我认为,鲁迅先生的著作,鲁迅先生的学问,是博  相似文献   

6.
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交流鲁迅研究成果,提高鲁迅研究水平,更加深入地学习鲁迅思想和鲁迅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由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发起组织的“西安地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六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在西安举行。参加这次学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活跃学术空气,促进思想交流,我校现代哲学研究所与《复旦学报》编辑部于1991年1月19日联合召开了题为“现状与走向: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讨论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华东化工文化研究所等单位的四十多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气氛热烈,争论迭起,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较多地反映了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习研究鲁迅,江苏省鲁迅学会于“五四”前夕,在连云港市教师培训中心举行了“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讨论会。来自省内高校、科研机关、新闻出版部门的专家学者共60多人出席会议(我院学报编辑部亦有同志出席),并提交了30多篇论文。会议着重就鲁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鲁迅的文化革新思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今后如何加强鲁迅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与普及鲁迅精神,继承、发扬五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任助教不久,就因发表了几篇文章被视为“异类”,从此坎坷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也为我积累了精神资源,对后来的研究工作大起作用。我的第一部著作是《虚室集》,被我的授业师王瑶先生评为“用鲁迅精神研究鲁迅”。我酷爱《野草》,较早从方法论的角度抓住了研究它的关键。《鲁迅与东西方文化》一书赋予了“鲁迅世界”一些新的价值形态。我与弟子魏韶华合著的《老舍的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后又申请到两个国家项目《老舍与中国革命》、《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我认为老舍是鲁迅忠实的“接棒人”。我的老舍研究,总在竭力拓开一个全新的学术扇面。我的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更关注的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我不断寻觅和思索古今中外杰出作家之间共同的精神纽带即血缘关系,包括古与今、中与外、现代与当代作家精神血缘联系,来加深对他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书评     
论鲁迅与中国文化这一类题目的论著已经很不少,再想写出新意应该说是比较困难的,最近出版的林非先生的《鲁迅和中国文化》却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全书共五章“鲁迅论中国传统文化”、“鲁迅论启蒙主义”、“鲁迅论‘人’的命题”、“鲁迅论国民性”、“鲁迅论中国新文化建设”.这些都是鲁迅思想研究中最主要、也最寻常的课题,唯其如此、才显示出此书于寻常中开掘突破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人、学者必备的文化素养与技能。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学者书家是中国近代社会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他们虽无心于书法但却是当之无愧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成就对当代书法学习、研究以及书法的良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鲁迅先生的诗稿,融诗之情与书之韵于一体,以独特的文风气韵和真挚的情感,不仅为书法提供了更为深广的内容与审美空间,而且丰富了诗歌的审美空间,扩展了精神世界的表达方式,无疑是我们研究鲁迅先生书法以及精神世界的最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拜伦”言说,成为后来在中国传播和接受拜伦的重要基础。它所建构的拜伦思想、精神、文本及意义,影响到中国对拜伦的言说及其价值评判。沿着鲁迅的思路,近百年来对“拜伦”的接受历经了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化,再回归到文学经典的过程。“拜伦”言说也受制于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说主体的牵制。由此可见,鲁迅的“拜伦”言说及其被言说,隐含着当代中国学术向度与政治限度的博弈,拥有学术阐释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章太炎的研究中,学术界囿于鲁迅先生对章太炎评价的窠臼,“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①较多弘扬了章太炎的革命精神,而弱化了他在学术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或把他与孙中山、袁世凯等重大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或对他个案考察,却忽略了他曾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汪东、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许寿裳以及鲁迅兄弟等中国现代第一流学者,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章黄学派。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该学派形成进程、学术渊源、治学特点、学术成就、历史地位的考察,从某一层面进行探索中国现代文化基本轨迹和发展趋向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1996年夏,在贵阳举行了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之暇,贵阳的一些年轻学者就儒学与当代社会的若干相关问题与与会的著名学者霍韬晦(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诸先生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涉及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相互关系、作用及文化意义等重大问题。本刊已于1998.3、4两期刊载了杜维明先生谈话,本期继续刊载的是霍韬晦先生谈话录,内容主要关涉到用家精神能否以崭新的面貌在当今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国及世界发扬光大等问题.文中霍韬晦先生简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继承和发扬鲁迅的革命战斗精神,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我校于十月九日至十一日,在绍兴市举行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和关  相似文献   

16.
“还坛神”学术研讨会综述曹毅1995年10月19日至20日.湖北民族学院民研所在湖北民院召开了“还坛神”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有湖北省社科院的张正明先生、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守华先生和省社科院楚史研究所的蔡靖泉先生,还有恩施州内从事上家族文化研究的专家、...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学术研讨会综述张来仪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和陕西省历史学学会于1995年6月5日在西北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学术讨论会。会议由省历史学会会长彭树智教授主持。省社...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先生之于华夏人文学术现代重建,经历了“本国学术”独立意识之形成、“广义宋学”之建构与“新宋学之建立”三个阶段之演变过程。这一学术历程,与陈先生治学方向变化之轨迹大体一致,亦与陈寅恪先生之文化理想密切相关。陈寅恪先生关于华夏人文重建之思路与业绩,不仅是陈先生人生志业之集中体现,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宝贵精神遗产,亦是“留赠来者”的关于华夏文化复兴的学术蓝图。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陈寅恪先生的文化态度与思想精神是一种学术态度和思想精神。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孤独地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体现着一种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沉重的文化承载;先生的学术经历与人生磨难,曲折地呈现给学人的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精神森林。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4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该会是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与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继2004年7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主办“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举行的又一次以“年代”为论域的学术讨论会。将“年代”视野引入近代中国的研究视域,是两家单位拟主办的系列学术讨论会的创新设想,其初衷是希望以“年代”替代“事件”作大致的分期,通过探讨较长时段内的历史演变,以利于政治、经济、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