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好歹"是由表反义关系的形容词"好"和"歹"通过经常连用而逐步凝固成词的.根据功能的不同,"好歹"可分为名词和副词两类.名词"好歹"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其中一个成分语义的失落,形成偏义复合词;另一条则是通过转喻,代指事件或情况的结果.其中后者的语法化程度高于前者.副词"好歹"既可表时间,也可表语气.从认知角度看,概念结构的隐喻是时间副词"好歹"产生的根本机制,而转喻则是语气副词"好歹"形成的内在动因.语气副词"好歹"的主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歹"出现的语言环境有了变化,二是"好歹"的句法位置变得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很"与"好"作为程度副词的使用频率极高,比如"她好漂亮"、"她人好好""很男人"等。在这些用法中程度副词"很"与"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有些则不能。  相似文献   

3.
湘乡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死"、"几"和"好",与普通话中的相应副词比较,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极具地域特色。"死"能够用在自感性比较差的形容词之前或之后,或者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高程度。"几"不仅能用作数词,而且能够并经常被用作程度副词。"好"能够用于形容词之前询问程度、数量或时间,还具有虚指、任指和反问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很、好、十分、非常"同属于次高级绝对程度副词,因此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共同点,但它们并不是一组可以互相通用的程度副词,在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比较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同与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解释,对于正确分辨和使用这几个程度副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阳方言的副词"可"分为两个,一个是评注性语气副词,一个是高量级程度副词.文章首先重点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语义成分,即非现实信息性,进而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附加语用色彩,并对其在程度副词系统中定位,然后讨论了评注性语气副词"可"与普通话的不同.最后附带谈了一下语义范畴以外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方言副词"多分"产生于元代,并一直沿用至现代吴语里。它是由处于状语位置上表大体义的名词"多分"逐渐虚化而成的。方言副词"难说"产生于明代,在现代吴语和江淮官话里仍有使用。它的形成,是同义副词"难道"类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形成的"不 X Vp"格式是否定格式的一种非正常语序。学者们对其句法结构的分析存在着诸多分歧。本文认为其句法结构反映了其词汇化程度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连续统。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共有程度副词12个:"极"、"最"、"至"、"太"、"大"、"甚"、"殊"、"弥"、"益"、"愈"、"逾"、"滋".其内部发展不善平衡,表达程度高和表达程度变化的程度副词均已成体系,却未见真正表达程度轻微的程度副词.在句法功能方面,<吕氏春秋>程度副词与其它先秦程度副词没有很大差异,但也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程度副词可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本文对辽宁省黑山县方言中几个"很"类(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副词的语法特征,如句法功能、组合能力与重叠形式等;副词所表程度义的等级性及其对所修饰成分的选择性;该副词与其他方言中相关、相类词的用法的异同辨析.  相似文献   

10.
<型世言>是一部反映明代社会生活的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中最常用的多义程度副词主要有"颇、更、十分、一发"等4个.其中"颇"作为程度副词既可表示程度高也可表示程度轻;"更"既可以是程度副词、范围副词、状态副词、语气副词,还可以是连词;"十分" 既可表示程度高也可表示程度超常,还可作为语气副词使用;"一发"既是程度副词又是方式副词、语气副词.它们彼时的用法同300多年后的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小议副词“真”和“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真"和"很"都是副词,都能够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作状语,曾经也都被认为是程度副词.文章从传信范畴的角度,通过与典型的程度副词"很"的比较,阐述了"真"并不是一个程度副词,而是一个表示传信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2.
说“最”     
"最"在现代汉语中作程度副词.在古代汉语中"最"除这一功能外,还作时间副词,或与其他词搭配表范围.今人在说诗说词或古诗文注释中,常将时间副词"最"误作程度副词.他们忽略了古今词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吕氏春秋》时代正处于古汉语程度副词的调整转换时期,一些先秦时期使用过的程度副词如"祁、已、丕、肆、孔"等在《吕氏春秋》中已不再使用,说明部分先秦常用的程度副词到《吕氏春秋》时代已逐步变成不常用或已逐步衰弱。这些程度副词表达的语意已被其它程度副词所替代。  相似文献   

14.
程度范畴的形式化手段分属于词汇、语法和语用等不同的语言层面,而现代汉语性质量程度范畴的表达方式之一———词汇手段,其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程度副词是程度范畴形式化的词汇手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语言运用中,程度副词表达程度范畴时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来体现的:第一种形式是程度副词与量级序列类形容词组合,这又分为两种情况:非"量差程度副词"与量级序列类形容词组合、量差程度副词与量级序列类形容词组合;第二种形式是"最"与极限类形容词组合;第三种形式是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组合。  相似文献   

15.
语气副词"好道"产生于明代,它是由反问副词"好"与词尾"道"组合而成的。语气副词"早是"最早产生于元代,来源于时间副词"早是",是语境赋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分析了南通话程度副词"嫌"、"很"的基本用法,认为南通话"嫌"、"很"在语义上,相当于普通话程度副词"太",在句法上呈现出功能互补.在此基础上,指出南通话"嫌"的副词用法源于动词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一种表现;而南通话"很"的副词用法与普通话"很"完全不同,其特殊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表现在历时和共时平面都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释湖南娄底方言中的一些与今通语有较明显差异的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用“~”代替被释副词的一个字,该副词有几个字,就用几个“~”。将所释副词分为六类: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情态方式副词、否定副词。若某词兼属其中两类,则按该词释文中排在前面的一类归并。壹程度副词一蛮,多,好(一)表示程度很高。相当于“很”、“特别”。“蛮”的分布很广,基本上可用于所有性质形容词前,是一个通用的程度副词。“多”和“好”只用于某些隐含数量意义且表数量之大的形容词前,如“高、长、深”等,不能修饰如“矮、短、浅”…  相似文献   

18.
程度副词由于使用频繁,某些"高量"程度副词的程度已有所削减,表现为结构功能增强,利用辅助手段表达"高量".在口语语体中程度的凸显主要有三种手段:(1)内部选择,即选择常用性低于"很"的词;(2)外部引入,包括方言程度副词的借用、外部成员的引进含"程度义"不成词语素的成词化等;(3)原式附加,包括重音、重叠、叠用等.  相似文献   

19.
"精"是北方方言特有的一个程度副词,它由名词演变为动词、形容词、副词,体现出了典型的语法化特征。本文在充分调研汉语语料的基础上,从历时角度,分析"精"由实词到虚词的语法化过程及路径,并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视域对其语法化的形成机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最”类极性程度副词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四个最典型的极性程度副词"最、顶、极、至",着力从历时角度来勾勒它们的虚化过程,从而理清极性程度副词语法化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极性程度副词语法化的一般机制,同时也为分析极性程度副词之间的内部差异奠定基础。通过分析两组极性程度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可以推知,极性程度副词的来源不外乎是名词和动词,极性程度副词"最1"和"至"是来源于动词,"顶1"和"极"则来源于名词。在虚化机制上,极性程度副词一般都是在"泛化"、"隐喻"以及"相邻句位"等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完全演化为程度副词之后,它们的语法化并未就此停滞,而是一直在继续进行,表现为语素化、主观化、可补化和双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