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媒体产业化改革以来,新闻娱乐化日益成为我国大众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大众媒体新闻娱乐化实践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使新闻娱乐化成为了人们争议和批评的焦点。在"视觉转向"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娱乐化的诞生引发当下诸多社会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媒体新闻娱乐化实践中媒体社会公器角色缺失。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新闻伦理建设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善良(正当)原则和带有一点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新闻传播学和民俗学,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本质特征上都是关于"大众"的学问;民俗新闻传播学是从民俗学视野研究新闻本质和传播规律的科学;构建民俗新闻传播学有助于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科学把握,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受众观",有利于还新闻传统形态上的"官学"为"民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学",有利于有效规范纠正新闻娱乐化倾向,有利于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构建国际新闻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时下,娱乐新闻是最能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新闻品种之一.然而,翻开当今媒体的娱乐新闻,艺人的丑闻或刻意炒作的报道占据了娱乐头条和主要版面,而且,有些现象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得不关注的程度.本文从娱乐新闻伦理失衡出现的原因、表现以及危害和应对的相关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娱乐新闻的伦理遗失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媒体融合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生态,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使新闻伦理问题生发机制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新闻伦理意识弱化、新闻伦理价值消解、新闻伦理失范严重"三个问题,这对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复杂信息环境的社会治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吸引受众关注并有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媒介是受众了解大千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深受大众喜爱,这是与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分不开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媒介行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新闻传播主要有电视传播、报纸传播、广播传播和因特网传播等。文章分别介绍这几种的审美特征。它有大众传播和其它类型的传播。新闻传播是广受大众欢迎的一个媒介。它有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实用价植。  相似文献   

6.
刘懿宁 《国际公关》2023,(11):158-160
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并具有形式上强调吸引力、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要素的三个特征。当下,移动信息发展迅猛,社会化媒体成为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为了迎合受众,新闻娱乐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大众传播的复杂情况导致了新闻娱乐化缺乏合理的标准与指导。本文主要以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及抖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新闻娱乐化现象与动因,并尝试给出对策,以推动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的崛起将网络新闻传播迅速植入了大众视野 ,其信息呈现的非线性特征催生了研究者试图构建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想法 ,以便有助于大众透过五花八门的网络传播现象认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构建网络新闻传播的图形模式以对比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上的特征为基础 ,以受众的反馈信息为着眼点 ,充分考虑个体因素和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传递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认识和分析 ,试图将网络新闻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和双向流动性准确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以渝鄂湘黔边区酉水流域民间"花鼓"演唱活动配合传统"踩桥"等民俗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花鼓演唱活动的文化传播和疏通、新闻传播与信息共享、审美鉴赏与精神娱乐、感情共鸣、心理劝导和安慰、伦理教育和引导、思想认识和启智、节庆寿诞和庆贺、团结互助和凝聚人心、祭祀祖先和神灵、褒奖功臣和扬善敬贤、风俗流播与移风易俗、困难求助与聚力求生、谈情说爱和婚姻介绍、恶意"封赠"与诅咒的巫术功能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媒介融合进程中,记者使用微博发布新闻信息,一度成为一种媒介现象。微博上出现的记者可分为使用媒体官方微博的记者和开通个人微博的记者两类。后者在记者的职业身份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并引发了关于新闻伦理的困惑与争议。记者使用微博发布新闻信息存在三个新闻伦理争议。媒体要制定较为细化的工作手册,帮助记者在面对媒介伦理困境中的具体问题时采取适当的行为,并加强记者对所属媒体机构的归属感,避免记者在其他传播平台上传播新闻信息时遭遇职业伦理困惑。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给信息传播带来一系列变化,它的发展也给新闻伦理带来种种挑战。媒介融合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给新闻生产、记者角色认定、信息生产方式带来了挑战,直接导致了信息过剩、信息污染、个人隐私的无保障、新闻传播者角色定位等问题。面对媒介融合给新闻伦理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必须从更新传播理念、强化新闻理想教育、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新闻传播法治建设等方面入手,重建新闻伦理。  相似文献   

11.
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娱乐化就是媒体按照快乐原则和大数法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文化行为。新闻分为严肃性新闻、娱乐性新闻、玩笑性新闻、低俗性新闻四类。大众需求的主体是娱乐,而占社会绝对多数的是大众,所以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中,娱乐性新闻和玩笑性新闻所占比例往往大于严肃性新闻。不能因为严肃性新闻比例少于娱乐性新闻而否定娱乐性新闻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媒介如果要把严肃性新闻告知大众,必须考虑大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习惯,不要向大众“传播”严肃性新闻、而要向大众传播产生严肃性新闻需求的“刺激”。严肃性新闻只有嵌入大众日常生活,才能获得意义,才能达到教育大众的目的,所以严肃性新闻的娱乐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过程同时也是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一方传播自己所认可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终极目的在于让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将传播者所认可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衍化为受众进行价值评判的认知元素。新闻导向功能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显性表达和隐性表达两种,隐性表达将新闻的导向性了无痕迹地融入新闻信息的选择、制作及传播过程中,具有"隐而不露、非正规传播","悄然渗透、无意识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理论”作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逐渐代替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出现了严重的失实报道,为争夺所谓的收视率、点击率而夸大事实报道,导致媒体伦理失范。尤其是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存在失态报道谣言信息“满天飞”、新闻标题瞬间“两重天”、媒体道德缺失促使大众冷漠等道德缺失现象。为重构媒体伦理,强化媒体形象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传递真实并且符合媒体伦理的信息;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加强媒体自律;完善新闻立法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新闻价值要素的认知方面,存在过于强调"新鲜性"和"事实性"的问题,同时,在新闻传播中也出现了"刻意求新"、人为炒作、拘泥事实的弊端,忽视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提出大众性、需求性、信息性是新闻价值的根本要素。这三大要素,具有社会劳动群体对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需求的特征,新闻传播应该从深度和广度上满足其需求,以促进和引导受众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负面新闻信息作为正面新闻信息的对立面,是大众媒介经常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内容。任何新闻信息在媒介的传播中,均有正、负两种效果。要将负面新闻信息的负效果降低到最小程度,媒介须通过对负面新闻信息的选择性传播、倾向性传播、舆论引导等有效途径,对负面新闻信息进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众新闻传播的伦理实践具有多种价值或伦理目标。依据人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及人在公共性与私人性方面的价值诉求,新闻(言论)可以分别界定为公言论、私言论而具有不同的伦理意义:公共生活与公共领域需要较大的自由度以实现新闻与言论的公共善,私人生活却需要对这种自由施加一定的限制以保障个体权利不受侵犯。普遍善同时赋予新闻自由、新闻规制的正当性依据。实现普遍善的关键就表现为以个体善的最小牺牲来获取公共善的最大扩张。  相似文献   

17.
“唱新闻”是起源并流行于浙江地区的一种地方曲艺,也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说唱形式的口头传播活动。这种传播形态起源于南宋时期的“说朝报”,在近代浙江地区兴起,后扩散到上海等地,是留存至今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活化石。根据推动“唱新闻”发展的动因和社会传播功能的不同,可将“唱新闻”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唱新闻”的传播者身份、传播的“新闻”内容以及表演的空间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市场和受众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媒介技术因素是影响“唱新闻”变迁的重要因素,每个历史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又有不同。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唱新闻”的变迁,对于揭示地方曲艺、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革命也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产生了爆炸性的效果,信息与传媒的双向互动制造出了越来越高度密集的信息传播环境。E-因素在这样的氛围中隆重登场,并且通过传媒在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生活,娱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传媒的代名词。本文从信息娱乐、消费娱乐、体验娱乐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传媒娱乐的产生与存在方式,并从大众的心理层面揭示了现代传媒中娱乐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也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和经济运作方式。从文化角度来考察,新闻的娱乐化趋势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和谐发展中的一个尝试,是大众文化的外衣下裹藏精英文化的内核,体现了电视媒介以受众为本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大众媒介对社会经济形象的构建,是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等反映出的社会经济信息给公众留下的总体印象。要对东北文化形成整体性的认识、理解和反思,研究大众媒介对东北地区经济形象构建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大众媒介对东北地区经济现象的已有报道,信息取向多元,内容比较丰富,在富于对比性的呈现中,客观地构建了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象,体现出“报刊的有机运动”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