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目前人们常把企业中的富余人员,下岗后但未脱离企业的员工称作为企业冗员。在当前我国宏观形势日趋好转,企业经营状况还不尽人意之时,企业冗员已成了企业改革的一个沉重负担,开始上升为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主要矛盾,催人警醒。 为了扼制冗员膨胀,分流安置好企业冗员,政府已竭力而为。据国家劳动部门统计,截止1994年底,全国共建立职  相似文献   

2.
事件行业     
《管理与财富》2008,(8):12-12
部分电企降薪;教育部重修规定“保护学生”首入师德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紧盯垄断国企员工高薪;学校号召师生同买一只股票 称半年内亏损补差额。  相似文献   

3.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07,(10):9-10
关键是重振公共意识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社评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公共意识的重振。在市场经济的转轨期,行政权力和垄断国企面临的一大诱惑,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而忘却自己作为公共部门应有的责任和工作伦理。这种忘却和异化无疑会导致某些公共部门的败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供电企业当前面临的冗员与结构性缺员问题的本质、类型、成因及弊端等进行分析,并从组织机构、业务模式、激励机制、人才通道四方面着手探索解决冗员与结构性缺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醒有关部门:要谨防企业兼并过程中的“消化不良症”。 他认为企业兼并中的“消化不良症”主要反映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被兼并的企业存在着较多的冗员,兼并方把这些冗员接收过来,无法按排他们的工作,窝工现象严重。加之有时兼并方自身也是人浮于事,实现兼并后,冗员过多的情况异常突出。  相似文献   

6.
大锦 《决策探索》2008,(9):94-95
我是一个白领,在一个垄断国企工作.我的收入不像网络上传说的那么夸张,但看看家里那些下岗的亲人,摸着良心说也不低了,每年税后有12万元,公司还管一顿午饭.  相似文献   

7.
2007.8.28-2007.9.7重振公共意识力解民生之疾9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社评在市场经济的转轨期,行政权力和垄断国企面临的一大诱惑,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而忘却自己作为公共  相似文献   

8.
在高度的市场竞争中,排放冗员是企业在市场中为生存而必用的一个基本经营管理手段。但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甚至不具备的状况下,使用这一手段去提高效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在冗员问题严重的国有企业。这种限制使企业无法精简职工队伍去应对市场竞争的变化。比如,西安某大型国有机械制造厂的领导十分清楚关闭其铸钢车间可以每月节省儿十万元的资金投人,提高效益,但就是无法实行,因为关闭后所产生的近300位富余职工在企业内无法安排,政府允许的职工下岗额度又早已用满。所以,社会失业保障体系在市场经济中的缺位已严重…  相似文献   

9.
一方面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冗员众多;另一方面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铁路大型建筑企业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创新与再造尤显紧迫与必要。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企业的破产兼并成了经济生活的一大热点,对此,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醒说,要谨访企业兼并过程中的“消化不良症”。 企业兼并中的“消化不良症”主要反映在:第一,被兼并的企业存在着较多的冗员,加之有时兼并方自身也是人浮于事,实现兼并后,冗员过多的情况异常突出。第二,被兼并企业的一些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厂家、存货等)未  相似文献   

11.
《决策探索》2008,(15):88-88
水泊梁山108人的名单中,不乏混饭吃的冗员,像宋清便是凭裙带关系而排名第76位,还让其掌管梁山排设筵席之肥差.  相似文献   

12.
赵晓霞 《经营管理者》2009,(22):320-320
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思想上忽视,观念转变慢;人才短缺和冗员并存;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关联度很低等问题。煤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职能规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自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发布新版《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以来,要求各供电企业深入贯彻实施新的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而大多数供电企业都存在管理人员冗员、生产技能人员缺员的问题,本文从优化工作流程、调整用工结构、优化岗位及编制、利用绩效管理、实施培训开发等五个方面入手,深入阐述了定员管理工作的深化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闭会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将成为推进反腐斗争的"第二战场"。2013年,以逾30名国企高管落马为标志,亏损垄断国企成了腐败的"重灾区"。如何解决"重灾区"问题?中央纪委新第五室职责的确定、开展向央企派驻纪检机构的试点、13个专项巡视  相似文献   

15.
国外有人形象地讲,中国的失业人员不在大街上,而在国有企业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国有企业多年形成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隐性、潜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如“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企业“办社会”,冗员过多,退出通道不畅等等体制弊端掩盖了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的严重性。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还是内部改革,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就是大量的富余人员的出路。中国北车集团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齐车公司)多年来背着“大而全”、“小而全”的历史包袱,冗员过多,辅助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冗员问题一定意义上制约了企业经济功能的的发挥,延缓了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冗员问题也可以称之为我国体制改革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软着陆”的成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之一。实践表明,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技术进步,在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因为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否又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二十一世纪,随着智能革命的到来,工业经济将被知识经济所替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和技术。现阶段,应把发展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决策导刊》2005,(5):48-48
“冗员过多,官职泛滥,铺张浪费,屡禁不止”成为东北某省政协日前召开的会议中政协委员们批评的主要问题之一。“为官择任者治,为官择位者乱。”该省政协委员曲宏明用唐太宗这句名言,委婉地指出了如今政府部门“板凳越来越长”问题之严重。一位政协委员分析,公务人员中官员比例越来越高,主要是副职、虚职过多。该省内各市都设了多名市长助理,“有的市仅政府副秘书长就多达19个”,许多政府部门往往是一个领导分管一个处室。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 ,因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体与支柱地位 ,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加入世贸组织 ,已经为这一过程界定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必须要在全面开放国内市场之前(即未来的3~5年内)使我们的国有经济重新获得在新经济体系中的竞争能力。而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入 ,社会诸层次中的各种相关矛盾也渐渐凸显出来 ,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冗员与大量人员失业的矛盾。应该说 ,要想在国有企业内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并使之真正有效率 ,解决现有的冗员问题将必不可少 ,而大量下岗职工的出现又令我们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9.
正态分布在岗位测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进行岗位测评 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岗位是因人设岗,因而岗位越来越多,岗位重复,但是效率并没因此提升,相反效率越来越低,岗位之间互相扯皮、谁也不负责任,冗员也越来越多.企业也因此不堪负重.  相似文献   

20.
一署名文章认为: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大难点在于事权的划分和职能的界定,通常,人们把撤并机构,裁减冗员作为此项改革的切口,但作深入研究,这一突破点的最大障碍不在于精“兵”,而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