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碉楼是羌、藏等少数民族在古代修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平时居住及储藏物资,战时则用以防范外来势力的进攻。清朝乾隆年间,中央王朝对大小金川的用兵,大小金川土司除了依仗天时、地势和人力外,更重要的是倚恃碉楼的防御体系抵抗清朝官兵,致使大小金川战争成为乾隆帝“十全武功”中历时最长、耗资颇巨、伤亡甚重的一次战争。  相似文献   

2.
羌族碉楼建筑文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发展中,先民族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羌族人民在发展与生存中创建的碉楼建筑(邓笼),不仅丰富了中华建筑文化,而且对藏族等兄弟民族的建筑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要研究藏族建筑艺术,笔者认为就必须研究羌族建筑风格。遂成拙文,以期抛砖引玉。羌族自古以垒石建碉楼,其建筑艺术独特而精湛。《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冉驶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汉山郡……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十余文,为邓笼”。“邓笼”为羌语,意为绸楼。…  相似文献   

3.
开平碉楼是广东开平华侨乡土建筑群体,现存1833座,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今年56岁的重庆江北老乡蔡学书,蔡学书是黑虎寨的上门女婿,已经在此安家20余年,他指着自家的碉楼说,我们损失惨重,里面的楼都垮了。  相似文献   

5.
香山文化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波 《学术研究》2006,(6):115-121
本文认为香山文化主要是指,以包括今日中山、珠海、澳门在内的香山为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是中原士族移民入徙香山带来的汉族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并与西方文化交汇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质文化。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保守正统与开放创新并存、趋利务实与热情浪漫同在、刚勇好强与文质彬彬兼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合一,并具有传承性、包容性、先导性和民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资料 营盘村,是一个藏族村落,有200多口人。距理县县城两公里,在县城后山半坡处。  相似文献   

7.
香山文化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远明 《学术研究》2006,46(8):110-115
本文对香山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内容构成与基本特点、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作进一步分析,并对香山文化在当代中山的传承与创新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香山文化的表征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社会科学》2006,1(9):156-163
香山文化于近代横空出世,引领了岭南文化的方向,影响着中国的命运走向和社会转型。作为岭南文化的奇葩,它承沿于传统文化,又在时空上逾越了地域与血缘之(?);从历史地位来看,它跻身于近代政治文化的前沿,肩负起引领时代潮流的使命;以现代文明价值审视,它在承传中超越历史,自尊自觉,将文化资源内化为文化资本,为中山的文明建设乃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探求文化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由王远明主编的《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一书,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从地缘的角度,历史上的香山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澳门。所谓“香山文化”,指的就是在香山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方言文化、买办文化、  相似文献   

10.
皖江文化的特点——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徽州文化特点(山文化、明清文化、崇理重信等)、淮河文化特点(平原文化、中古文化、尚武重义等)比,狭义上的皖江文化(安庆文化)具有水文化、近现代文化、兴学重智等特点.安徽这三大区域文化具有内在矛盾,同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皖江历史文化的繁荣与当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志 《学术研究》2002,(10):105-109
海外华文新文学滥觞于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越过国界、波及全球之际。从1919年开始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 ,全球各地的华文报刊对于海外华文新文学的发生、发展 ,作出了十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清代海外领事制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云仙 《中州学刊》2002,8(5):105-109
清政府对在海外设立领事的认识及其实施 ,经历了从坚拒到接受及日益重视的发展过程 ,最终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与世界大势的逼迫下 ,实现了外交观念的重大转变。清朝驻外领事馆的设立及其发展 ,是中国外交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人写作已经成为21世纪遍布全球的文化景观与文学存在.其创作理念不断演进,美学风貌不断衍生,但批评与理论界定却相对薄弱.本文试图对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出身的欧、美、澳华人写作进行历史性梳理与类型化整合,并从东方性与人类性、感伤性与乐感性、名利性与非功利性、浅白性与深刻性、真挚性与虚假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等六个方面阐释其对立与统一,为构建海外华人写作批评体系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4.
宋晓英 《河北学刊》2007,27(3):156-158
海外华人女作家的网上写作以“怀乡体”、“漂泊史”、“现代女性的私人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其文学宗旨与创作倾向代表了“民间文学”的新的主张,代表了“网上写字”式的休闲写作,代表了“告别家国文化”的生存策略、“国际漂泊一族”的文化立场与“流散作家”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15.
员智凯  李博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54-56,108
随着我国在海外投资的日益增多,我国海外经济利益所面临的风险也开始明显增加。眼下,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主要面临政治、金融、市场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利用国际法律保护自己、健全政府关于海外投资的保险体系、提升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加强驻外领事机构保障职能建设、对国有企业在海外的亏损投资问责等。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是全世界华人共同拥有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本国汉语有濒危方言,海外汉语也有濒危方言.假如按照国内目前界定濒危方言的标准,所有的海外汉语方言就都应该笼统地列入濒危的行列,因为哪怕是华人社区的强势汉语方言,生存的环境都十分艰难,使用的人数在居住国也都处于绝对少数.文章根据海外华人社区的现状,将海外汉语濒危方言分为五个等级,说明五个级别濒危的程度依次递增,第一级相对轻,第五级程度最重.文章呼吁关注海外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因为海外汉语方言积淀了华人华侨的海外移民史,积淀了华人华侨的海外发展史,积淀了华人华侨的集体记忆和智慧,既是汉语言和方言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华人华侨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对近年来留学生文学创作的回巡和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不只是为了完成对它的再认识,还意味着对其自身与历史对话方式的再思考。边缘地带族群漂移状态的写意画卷、难以割舍的情结与文化冲突的呈现、个体生命体验与人性关怀的凝重书写等,让我们在回巡中窥见留学生文学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折射出特殊的人文精神嬗变和历史变化的轨迹。然而,具有分量、深刻大气的作品尚少。因此,进行有的放矢的反思,对留学生文学创作寻求新突破,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留学生的宏观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在清末“留日热”、五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20年代的“留俄热”和80年代后的留学大潮的推动下,持续发展,规模宏大。留学人数大体有四五十万,可分为“政治留学”和“学问留学”两种,对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变影响深远。从发展趋势看,一是留学教育的起伏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兴衰相一致;二是由单纯的留学教育问题发展成牵动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三是留学生的价值追求逐步由“求知识”向“求生存”演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投资也日趋增多,建立我国自身的一套关于海外投资的保险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试图对我国海外投资法律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进而提出构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以达到最终有力地保护我国的海外投资者利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海外并购中,人力资源的因素往往被忽略.企业之间的并购并不是企业资产的简单整合,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人员的整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人力资源问题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应加强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及嵌入文化烙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