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重化"社会中存在网络异化的现象,表现为人的现实性被弱化,人受到网络的"控制"和"反噬"。网络异化的实质就是人与科技关系异化、人与人关系异化、人本质异化。因此,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网络行为、强化网络虚拟主体自律性的网络道德价值定位、加强网络虚拟主体素养的立体教育、搭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或通性关系等方面消解网络异化,最终建构一个文明和谐的"二重化"社会。  相似文献   

2.
如同现实社区,城市虚拟社区中也存在着不当或非法谋取利益的行为.由于城市虚拟社区信息以比特速度传播、传播范围无边界、网民发言匿名性等因素,使得传统社会管理方式无法对这些失范行为实施有效管理.因此,从城市虚拟社区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本在其中运作的规律出发,提出鼓励社区主体参与社区网络、鼓励社区内群体的多样性发展等方式来对城市虚拟社区实施治理.  相似文献   

3.
虚拟社区的网络舆情现象对各类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应用虚拟社区网络传播机制的模型,利用社会网络研究理论中的嵌入理论,对虚拟社区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以及认知嵌入与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解释虚拟社区中网络舆情现象迅速蔓延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网络的关系强度、同嗜性、参与者的共同愿景及网络的传染性对虚拟社区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基础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交往具有的自由性、间接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一方面开拓了大学生社交的空间,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随意性、网络成瘾等负面影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通过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营造大学生健康的“亚文化”等措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虚拟社区及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5.
城市虚拟社区是现实城市的延伸,是人们的生活场域。与现实社区一样,城市虚拟社区也存在社会资本,其社区网络、规则和信任关系有自己的特点。利用城市虚拟社区社会资本,社区网民既可以实现对现实社区治理的参与,同时也能构建和谐的城市虚拟社区。  相似文献   

6.
网络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大众性、复杂性等特征.将网络热点问题融入"基础"课教学有利于丰富"基础"课教学内容、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水平.同时,共同的传播媒介和教育目标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为更好地将网络热点问题融入"基础"课教学,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注重对网络热点问题的收集与...  相似文献   

7.
网络消费异化现象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社会新兴突出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安徽省A大学为例,尝试将问卷调查法与无结构访谈法相结合获取相关数据,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现象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消费结构异化、主体收支失衡、消费节点不均和商品功能选择失真四种表现类型。多维探析发现,该现象形成与消费资金增加、消费观念嬗变,消费工具更新和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预防与避免这一现象产生,需要呼吁商品宣传回归使用价值,加强理性消费观念培养,强化消费者身份属性认识,同时提升消费转型升级速率,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社区、虚拟社区到社交网络:社会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社会学建立在对"社区"观念的想象上,腾尼斯对社区/社会的区分,成为社会学重要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崛起,人们在因特网中建立许多"虚拟社区"。Rheingold及Turkle等学者,都视虚拟社区如同传统社会学讨论"社区"时相同的观念。然而,当我们面对由Web 2.0架构所建构出的超大型在线社区如脸书(谱)及MySpace等,我们需要重新构思虚拟社区本质问题。Bakhtin的对话理论,提供新的诠释观点,可视虚拟社区为众声喧哗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9.
城市虚拟社区是依托于现实城市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人际网络。与其他虚拟社区相比,它具有更明显的地域性、现实倾向性和边界模糊性的特点。城市虚拟社区在城市建设中起着社会安全阀、弱势群体的求助台、城市民主的催化剂和市政执法的监督者等功能。对于城市虚拟社区的建设,一要转变观念,变回避为鼓励;二要转变方式,变管理为治理;三要建设制度,变短期为长期。  相似文献   

10.
虚拟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网络,与现实社区一样,存在着强关系、弱关系等网络关系,因此,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虚拟社区的互动结构,是一种恰当的方法.文章借助网络图呈现了虚拟穆斯林社区的整体社会关系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点度、中心度、中介性、密度与凝聚度等指标,具体分析和梳理了虚拟穆斯林社区的整体社会网络.研究发现,在中国穆斯林网站,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围绕某些核心ID和热门话题的互动关系网络,但就整体网络而言,虚拟穆斯林社区的关系网络主要是一种弱关系网络,呈现的是一种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