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孟航 《学术论坛》2012,35(9):159-163
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具备了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础,但是在发展模式、消费市场、产品流通等方面又存在一些特殊性。文章从谁来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方面提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包括"引导者"和"参与者"相结合、"特色化"和"多样化"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线路化发展"和"链条化发展"相结合、"引发关注"和"让人记住"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与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经济与政策管理问题,在国外正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文章探讨了网络经济如何在行政效率、政府职能输出、地方政府职能的增强、公民政治参与、国家安全、公民的个人安全等8个方面改变政府的管理。分析了政府面临的冲突与抉择。  相似文献   

3.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首先必须在明确我国政府职能界阀的基础上,把政府职能限定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范围内,限定在市场需要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范围内,实现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的匹配.其次,必须根据我国政府职能分散、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政府职能供给不足的实际,重新构造和优化政府职能的结构,主要的方向是:弱化政府的政治职能,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社会职能、文化职能;弱化政府的经济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文化职能;优化政府职能的内结构,实现政府各职能机构的协同运作、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4.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制定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文章从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加快体制创新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履行公共职能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的特殊治理单元,其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是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边疆民族地区营造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更是边疆民族地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为边疆民族地区全面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中,要不断突破历史传统、社会关系、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的制约因素,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实现政府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6.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边疆实现边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改进政府机关作风,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7.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因“边疆”“民族”“社会”三重因素叠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和敏感性等突出特征。新时代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镶嵌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形成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具体实践,决定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和未来方向。国家在场通过党的执政权威“在场”、政府治理行动“到场”和边疆各族民众的政治认同,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的实践前提。要素互动通过主体互动表达、客体交互衍化和多要素互嵌,揭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的过程机理。情境调适通过内外环境与地缘情境的统筹应对,多元力量与内生条件的整合,多重动态情境的生成利用以及固有静态情境的激活改造,生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的优化策略。三者共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从“自洽”生成走向“互洽”发展,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渐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民国中央政府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在历史上创造性地将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的普及工作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并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事业以有别于古代文教政策语境,制定系统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来予以推进。本文从边疆教育史、民族教育史、地方断代史、政策专题研究等四条研究路径概述学界对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讨论了课题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目前边疆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和谐发展难题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困境.积极采取对策走出困境,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的和谐,是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政府视角探讨了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在理论研究上兼具创新性和拓展性,在实践中又具有必要性和指导性。首先以政府这一新的视角为切入点,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界定了节约型社会的丰富内涵,并揭示政府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障碍,最后从政府职能、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动力机制运行不断完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不足,政府的工作存在比较大的改进空间,法律法规的规范力处在较低层次上,社会成员的认知程度和文化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还偏低。实现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必须把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等充分激活,让创造社会价值和财富的源泉充分进发。  相似文献   

12.
龙耀  李娟 《学术探索》2007,(2):100-107
西南边境跨国婚姻子女的母亲是外国人,父亲是中国人,由于地处偏远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政治认同方面似乎比一般小孩更加冷漠;在国家认同方面也为自己的母亲难以成为中国人而遗憾;在法律规范认同方面,由于他们处于走私、贩毒、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现象比较普遍的边境,在族群文化和国家主体文化及法律存在冲突的情况下,他们也面临一些迷茫。边境跨国婚姻的小孩也是祖国的花朵,尤其需要呵护。在家庭方面,需要正视他们家庭不完整、家庭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的问题,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的特殊困难。在社会方面,需要通过依法加强民主政治实践来强化他们对国家政治的认可。在学校教育方面,需要加强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沙文涛 《学术探索》2012,(8):96-100
戴季陶长期重视和关注边疆问题,曾亲身参与一系列的边疆治理活动,对边疆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他从中国国情和自身经历出发,根据边疆的情况和国民党统治的需要,将孙中山思想加以改造并糅合到自己主张里,从而形成了较具特色的治边思想。其治边思想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内容。同时,其治边主张考虑到中国国情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将中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及边疆现状与其治边策略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此外,戴季陶还十分注意总结历史经验,在吸取历代王朝治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治边主张,使其治边思想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社会事业是为确保社会转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也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维持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活动。在社会转型期,通过加大和改善对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和建设,提高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公民文化素质,加强公民法制意识,改善公民精神风貌,完善社会安全体系,使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突破,社会保障事业有了新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南边疆社会和睦,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适度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尤为重要。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能够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秩序以及公众参与网络,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社会资本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培育社会资本,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信任与合作;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载体——第三部门,从而形成政治参与中的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文化冲突视角下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冲突造成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政治文化的嬗变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隐性文化因素。缓解与避免文化冲突必须进行民族文化适应。在遵循多元一体、民族性与现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必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培育民族文化参与意识,完善民族文化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17.
周俊华 《学术探索》2007,(1):119-124
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在所处社会政治生活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政治文化,体现出四个主要特征: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秩序意识;和为贵的政治心态;现实主义的历史秩序意识;强调传统与注重变化的并行不悖。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促进了纳西族社会的政治发展;推动了纳西族社会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纳西族社会及滇川藏交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安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稳定健康的良好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既要注重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的犯罪和治安问题;又必须注重着眼长远,努力消除和减少产生犯罪及治安问题的原因,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深层意义上,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更在于注重各利益主体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与调整,谋划与完善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整体性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发展和纳西文明的进程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历史上滇西北区域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历史因素、地理环境、政治生态、主流政治文化、民族固有文化传统等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各层面的因素都对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政治文化的形成产生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纳西族以共同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