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是布伦塔诺哲学心理学体系内在基本线索,而心理现象则是以"表象"和"意向性"为基础的,而具有对对象的能动的指向性.其目的就在于不但要从哲学上实现从客体本体论向主体本体论的转向,而且还要将善恶价值的界定建立在心理现象及其内在意向性和自明性的基础上,从而奠定其价值哲学的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当代各流派意向性理论可分为现象学和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意向性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意向性和狭义的意向性.对意向性理论的来源、发展以及各流派意向性理论的背景、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考察重点选取了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海德格尔的"此在意向性"、梅洛庞蒂的"身体意向性";对于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重点选取了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代表人物前期维特根斯坦、赛尔和查尔默斯等人的意向性理论.对现象学与非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探讨了意向性理论对现当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对话"和"融合"的价值和关节点作用.  相似文献   

3.
"意向性"概念作为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概念,以之为钥匙,可以打开其现象学哲学的视野。但是,"意向性"概念的提出并非胡塞尔的首创,但却是胡塞尔使之成为哲学讨论的核心概念。作为进入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的条件,有必要对之进行历史发生考察,梳理清楚这一问题的理论逻辑,并特别探讨了布伦塔诺心理学中的意向性问题,从中辨析出胡塞尔对"意向性"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4.
指出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意识哲学,其哲学思想是"意向性"。认为"意向性"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根本的基础性概念、出发点概念,也可以说,现象学始于"意向性",胡塞尔的感知理论研究通过现象学的意向分析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并从事物感知(外感知)、自身感知(内感知)、陌生感知(对他我的感知)对意识的共现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意向性概念从诞生起几乎贯穿了整个现象学运动发展的始终,是哲学认识论中无法回避的核心理论.意向性概念由布伦坦诺提出,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的批判和改造,在其概念的内涵上发生了诸多深刻的变化.文章通过梳理这一变化,进一步明晰意向性概念在现象学中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不仅奠定了他本人思想的基本特色,也对后来的法国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深度和时间性这两个关键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现象学的核心是一种先验结构.这使得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既不同于传统的意向性现象学和主体性哲学,但又没有完全摆脱它们.  相似文献   

7.
意义理论在现象学中起基石作用.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意义理论的缘起,胡塞尔反对有关意向性理论的客体方法,提出了有关意向性的意义中介理论.二、考察胡塞尔前后期对意义进行不同界定的发展历程,认为从前期到后期的这一转变使胡塞尔迈出了从摹状词理论转至意向性之中介者理论的关键性一步.三、论述胡塞尔意义理论与其他语言分析哲学之间的融合沟通关系.本文为探讨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意向性理论是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路标".本文通过对意向性理论的简析,从而对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作出简单的描述和思考.并且望从现象学活的思考中汲取于我们当下的乃至未来的哲学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具体分析了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并阐述了意向性理论对概念性的认识和意义问题上的一些新的解释,从而指出了意向性理论的认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程业已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甚至于可以说,人在工程中存在.工程在动态演化过程中,风险分配正义问题成为工程活动社会建构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工程风险分配正义的"实事"、工程风险分配正义问题中意向性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分析,可以看出,现象学"面向实事本身"的方法,为考察工程风险分配正义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工程风险分配正义问题进行现象学阐释,丰富了工程风险分配问题的视域和拓展了技术现象学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