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研究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高龄老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都有显著影响,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进行的,而感情交流在对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子的代际支持在维持改善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方面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相关关系研究对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积极应对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验证三种类型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引入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形成多元多重中介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检验阐述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陪伴关爱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最大。而相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视角,应用深圳市P区和河南省Y县的调查数据,描绘农民工集群行为参与的总体现状和特征;将农民工群体分为流出地就近流动、流入地就近流动和流入地异地流动三种典型流动模式,分析不同流动模式下农民工的集群行为参与现状;识别农民工集群行为高风险人群,对其进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仍具备集群行为爆发的巨大潜在势能;农民工集群行为具有年轻化、主动化特征,集群行为参与高风险人群是在人口净流入区异地流动的"80后"农民工,其参与动因在于当前生计和未来发展的弱势性;不公平感和公民权意识是农民工集群行为爆发的直接心理动因,流入地非正式组织参与为其提供资源支持,政府信任对集群行为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市和江阴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实地调查,从流动妇女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和流动经历特征分层分析流动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年正常女性;从人口社会学因素来看,未婚、无小孩、年轻的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从流动经历来看,常回老家者、和家人同在一个城市者、对生活状况满意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转型、人口频繁流动的条件下,婚迁由乡到城的单向迁移转变成为城乡互动的双向流动。婚迁者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要取决于多种条件。本研究通过测度跨省婚迁的性别比发现,自1990年来的20年间我国省际婚迁性别比下降近一半。全国省际婚迁性别比呈现城市-城镇-乡村两端大中间小的“微笑曲线”。在婚迁的空间选择上,男性以城市为主,女性则以乡村为主。进一步分析影响婚姻迁移的因素发现,经济变量中人均GDP对总婚迁和城市婚迁呈正向影响,城镇和乡村呈负向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对婚姻迁移产生正向影响,但消费的城乡差别则对其产生负向影响;人口的城乡流动与迁移以及社会变量中各因素对跨省婚迁产生正向影响,而文化变量中的各因素则形成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比较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对进藏跨省人口流动、西藏区内人口流动和区内向外人口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西藏人口流动的规模虽小但发展速度较快,这得益于国家政策和西藏经济发展的双重驱动。西藏当前的人口流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形成了良性互动,在人口流动加速的情况下,需要注意跟进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提升西藏本地劳动人口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西藏本地人口的跨省流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多数城市农民工长期流动于城乡之间,同时与其户籍所在的农村及工作所在的城市保持密切联系。分析表明,农民工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地位普遍高于城市地区,并且这种社会地位的相对差异无论是对农民工自身的发展还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均表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相应的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但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和紧迫性的应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及各种面向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六普”资料,对中国流动人口在地级区域层面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状况进行研究,在分析过程中着重对比了“六普”与“五普”的差异、省内流动与跨省流动的差异.研究结论如下:(1)从分布特征看,“六普”流动人口的分布集中趋势尤为明显,一些重要的人口流入地的流入强度表现出“强者更强”的特征.(2)从空间集聚状况看,显著热点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五普”相比,中国流动人口集聚地最显著的是长三角而不是珠三角.(3)对比跨省流动人口和省内流动人口,跨省流动人口规模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沿海集中连片、中西部一枝独秀”的特点,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跨省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出现明显的圈层结构;省内流动人口分布相对均匀,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省内流动人口数量要远大于跨省流动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9.
将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城市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使用非线性分层模型分析了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个人基本特征、经济状况、流动特征对户籍迁移意愿存在单独的影响,流入城市特征不存在对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流动人口个人层面特征跨层交互作用于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有子女随迁和在流入地居留时间越长的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越强,流入地的教育公共服务质量越好越会强化这种倾向;已在流入地购房、受教育程度越高、女性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更高,流入地的人口规模越大越会加强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授权对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如何提高心理授权鲜有研究.文章利用2012年初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探讨了组织公平、社会支持与农民工心理授权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公平感越高、心理授权越高;社会支持越强,心理授权越高.依据这一发现,文章提出提高农民工心理授权的措施与建议,以期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