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韬 《领导文萃》2007,(12):121-124
影响毛泽东晚年行事。也影响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进程的,是毛泽东的“身后之忧”。这“身后之忧”,在前期表现为“斯大林之忧”。晚期则是“晁盖之忧”。二者有一贯处,又有微异处。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王明从苏联回国,他到处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活动,拉关系,搞宗派,发号施令,妄图取代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秉承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中国抗战的领导权不应该归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而应归于蒋介石和国民改府”、“巩固蒋介石、国民党的领导地位以统帅全国军队,结成苏联和南京政府的反日联盟”的指意,在中共中央改治局会议上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颐指气使,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未能向斯大林一吐积郁毛泽东对斯大林评价甚高,称他是"世界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导师和朋友"。斯大林对毛泽东的评价也不低。1949年毛泽东首次访苏,苏联隆重欢迎,精心安排火车在正午12点到达车站。当天下午6时,斯大林率全体政治局委员在克里姆林宫会议厅的门厅列队欢迎,这是很破格的。当时斯大林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斯大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位伟人都是20世纪公认的语言大师。然而,两人中间还隔了一层。这一层,谁来捅破? 中国读者对尼克拉·特罗菲莫维奇·费德林并不陌生。这位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资深外交家和著名汉学家曾为斯大林和毛泽东作过翻译。50年前,毛泽东赴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他担任了两位伟人的首席翻译。望九之年的费德林现住在保加利亚。在一次难得的专访中,他与俄罗斯著名学者米哈伊尔·伊林斯基无所不谈。费德林对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描述绘声绘色,颇为有趣。斯大林总是轻言慢语,毛泽东则恰恰相反伊:您当年同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接触非同一般。您有幸多次聆  相似文献   

5.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1):38-41
1953年3月5日晚9时50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因重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毛泽东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时隔不久,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突然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这份秘密报告犹如一颗重型炸弹在克里姆林宫爆炸,其“冲击波”迅速地辐射到苏联全国,乃至全世界。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非常气愤。他认为,斯大林确实干过一些错事,但绝不能全盘否定他,不能忘记他办过的正确的事,更不能忘记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援助。斯大林“助蒋抑毛…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外都有一种说法:认为斯大林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劝说毛泽东与蒋介石划江而治,建立“南北朝”。在国内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依据:其一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说过:仗打起来,斯大林“对我们半信半疑”。有人认为,此即指斯大林反对我军打过长江。其二是王方名在《人民日报》著文回忆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直到1949年,我们眼看要过长江的时候,还有阻止,据说千万不能过长江,过了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其三是中国原驻苏联大使刘晓在《出使苏联八年》一书中写道,1955年1月周  相似文献   

7.
吴跃农 《领导文萃》2007,(4):122-126
第一次回电:“会对解放战争战事发生不良影响 1947年初,毛泽东断定蒋介石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中国革命的胜利已经为期不远。据此他一面部署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进攻,一面开始设想取得苏联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计划亲自去一趟莫斯科,当面向斯大林“请教”建国经验.  相似文献   

8.
洪庆明 《领导文萃》2009,(22):77-80
意大利第一夫人维罗妮卡相信,她的丈夫是一位依旧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的人。20世纪50年代,贝卢斯科尼是名巡回演出的歌手。后来,他变身房地产巨头,媒体大亨,接着成为总理。他不仅是势力巨大的亿万富翁,还控制着自己国家的主流政党、主要电视网和政府。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在世时,斯大林就一直拉拢他,企图让他成为自己的政治盟友。所有了解高尔基的坚强意志的人,都能想象到这一企图是何等徒劳无望。但斯大林不认为这样,因他从不相信人会有坚  相似文献   

10.
<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苏等国对蒋介石打击中国共产党的态度颇有非议,要求蒋介石避免内战。迫于压力,蒋介石于1942年7月下旬和8月中旬,两次约见周恩来,提出要与毛泽东会面,商谈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觉得可行,周恩来则认为蒋介石包藏祸心,万一将毛长期留渝,不准回延安,共产党群龙无首,那还得了吗?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反复思量,决定派从苏联疗养回来  相似文献   

11.
张小平 《领导文萃》2012,(2):101-104
借鉴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技巧,在企业经营实战中学习毛泽东,如今已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早晨,蒋介石在其台北官邸与蒋经国和随从晤谈。突然,蒋介石发问:"你们说,什么是艺术?"蒋经国和随从不知其为何发此一问,只好微笑作陪。"毛泽东打仗是艺术。"蒋介石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是  相似文献   

12.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公众还是普遍地信任科学但怀疑始终存在,到了20世纪80年代,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初见端倪并急转直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任危机达到高潮,在新世纪,这种信任危机蔓延到全世界。从危机演变的历史过程我们发现,公众的信任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任职最久的元首,斯大林无疑是20世纪少数几个伟人之一。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苏联国界和他的时代。但是斯大林又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引起重大争议的人物,他被一部分人看作英明的领袖和导师,同时被另一部分人看作杀人魔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那么周恩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后,正是苏联和中国两党两国关系达到白热化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从苏联驻华使馆奉调回国,在苏共中央联络部任职。1964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被免除职务之后.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现代秘书学的教学与研究肇兴,到2011年秘书学专业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秘书学的发展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了。30年来,秘书学的学科发展、秘书工作实践、秘书学专业建设与秘书人才培养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学科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不清楚、教学研究团队不稳定、专业美誉度不高等。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是一个军事家吗? 蒋介石的部下说:“蒋公雄韬伟略,用兵如神,是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家。” 台湾学者说:“领袖蒋公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大军事家。” 香港学者说:“蒋介石精通《孙子兵法》,指挥着数百万大军,他和毛泽东并称20世纪中国两大军事高手。”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中国一位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蒋介石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取向、阅读偏好以及阅读反应等,均值得我们饶有兴味去探讨。以圣贤自待:进德修身蒋介石是一个军人政治家,一生重视军队,重视武力,瞧不起坐而论道的文人书生。但他本人却酷爱读书。这一点,恐怕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蒋一生总共读过多少书,自然难以查考。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蒋日记显示,一般每年约读书10种左右。20年代看书较多,一般在10种以上,多至20余种;30、40年  相似文献   

19.
<正>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那场大萧条中,凯恩斯出版了经济学经典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经济运行和政府决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此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凯恩斯承认,大部分经济行为源自理性的经济动机,但也有许多经济行为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人们总是有非经济方面的动机,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并不总是理性的。在凯恩斯看来,这些动物精神是经济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军 《领导文萃》2010,(4):40-43
<正>从两个中心到各自为政《南风窗》:在国际共运史上,在苏联解体之前,中国和苏联曾经是两个中心,这一格局是如何形成的?高放:这应该说是1949年底毛泽东和斯大林莫斯科会谈达成的默契。现在回头看,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