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张晓宏 《职业时空》2008,4(1):110-111
国家的独立、统一和现代化需要语言文字的统一。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团结统一,既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也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等状况。统一的语言和文字,是促进民族团结、加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的共同语得不到普及,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发展离不开英语这门语言,它是保证国家间相互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任何一门语言的出现都与其发源地的文化有关,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思维习惯等,综合考虑各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只有对两国文化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使翻译更准确,更快速,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家庭理念的层面来看,那些表达家庭理念的语言单位本身承载着精神文化、民族物质,同时也是通过语言传承与发扬的。基于语言文化层面进行家庭理念的研究,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家庭理念。因此,站在语言文化影响的角度,针对中俄家庭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对我们深入了解俄罗斯语言文化、家庭理念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想与另外一个国家的人交流,就必须学会这个国家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学习语言更为重要。然而要想学会一种语言,首先要做到的应该是从听觉感官上理解它,听懂后方能交流。近些年来,在外语的各类考试当中,听力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日语能力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提高日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是每位日语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5.
何亚红 《现代交际》2014,(12):24-26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发展离不开英语这门语言,它是保证国家间相互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这就使得人们对英语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门语言的翻译都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已。任何一门语言的出现都与其发源地的文化有关,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思维习惯等,综合考虑各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只有对两国文化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使翻译更准确,更快速,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入手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视角翻译的技巧进行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欣 《职业时空》2008,4(10):244-244
从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度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文化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中亟待改进的问题。外语教学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语法正确,还必须是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便使他们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成功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7.
高云 《现代交际》2013,(10):216-216
语言可以说是承载文化的一个基石,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语言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文化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没有文化就不会产生语言,同样的,没有语言,文化也将不复存在。对于日语的学习来说,这种学习是跨文化范围的语言学习,必须要充分理解日语所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并将这些背景导入到日语的学习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学会日语,将日语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和文化密切联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将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目的就是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国家在生活习惯、社交礼仪、传统习俗、以致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异同,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小红 《职业时空》2008,4(3):I0001-I0001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整个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心价值体系进而涉及到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问题”。文化的全球化正冲击着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淡化或消失,必将带来民族生存、国家安全方面的危机。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育。因而在大学外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对学生渗透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迁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当你移居国外时,将面临许多困难。因为你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来到一个新的国家重新开始,而这个国家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如果带着孩子移居国外,是不是更难?在中国的外国人养育孩子时都遇到过什么样的欢乐和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举办了这一期的读者座谈会。  相似文献   

12.
郝勇 《职业时空》2008,4(10):185-185
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学习体系,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对比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这一点已逐渐成为语言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共识。在目前的英语学习中,更多的是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一部分老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进行双向文化导入,也就是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目的语和母语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中应进行双向文化导入,从而使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文化教学 语言源于文化,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Sapir就在他的Language一书中提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同时,英国社会人类学家Malinowski也说过,不把语言和应用它的文化联系起来,便不可能对这个语言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法语,进而了解了法国文化,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个一个不一样的认识。也了解了为什么人们独独对法国有这样一种浪漫的情愫,因为法国式的浪漫不仅关乎爱情,还关乎文化,以及对人类美好品格的赞美。  相似文献   

15.
李南 《女性大世界》2005,(11):54-54
汪少菲很早就去了法国,而且一待就是5年。从1996年到2001年,一个年轻人就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公认的最欧洲的国家,一个浪漫而又文化、时尚却又保守的城市度过了他迅速成长的5年。那时候,法国还很法国,法国对中国的了解还不足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夸张,那个时候的一切,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今天的汪少菲。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在其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必须重视的一方面,因为只有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才能够使得这个国家的文化实力继续保持。法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值得借鉴的一面。法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价值取向以及其具体实践,都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反思的价值。一个国家只有能够把其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到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来,才能够使得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某种继承性。这是保持一个国家文化创新力的根本源泉,也是我们认识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维度。从法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实践来看,提供给我们的反思的意义仍然很大,我们必须借助法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俊锋  左欣 《现代交际》2010,(12):232-232,23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学习不但要掌握语言,还要认识理解和感知另一种文化。只有我们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语言,并且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使国家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发展离不开英语这门语言,它是保障国家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翻译不是简单地对语言进行转换。一门语言的出现与其发源地的文化有关。因此,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国家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国家间文化的差异性,只有充分了解两国文化,才能翻译更准确、更快速,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入手对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翻译的技巧进行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语言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全球化的空前之态使得我国与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与西方文化的紧密接触下,以英语为代表的语言形式,作为该文化的载体,在我们的汉语网络语言中留下大量痕迹。本文旨在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出发,具体分析英语外来词在汉语网络环境下在音、义、形态上等方面的汉语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民众与外国交往不断加深,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的掌握程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普遍认为一个本科生,不但应该流利地说出英语,还应该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不发生尴尬的状况。在这个要求下,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学大学英语时不但要掌握语法等专业语言知识,还更应该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以便在和英语国家友人交流时不产生障碍。针对这一要求,教师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