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续释《后汉书》词语46个。这些词语绝大多数既未被《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所收录,也不见于张舜徽主编的《后汉书辞典》,只有个别词语已被《汉语大词典》立为条目,不过,或者其书证远后于《后汉书》,或者在《后汉书》中的意义为《汉语大词典》义项所无。  相似文献   

2.
继《〈旧五代史〉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之后,续释《旧五代史》词语21个.这些词语绝大多数既未被《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所收录,也不见于宋衍申主编的《两五代史辞典》.其中个别词语虽被《汉语大词典》立为条目,但其所收义项亦有缺漏.  相似文献   

3.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其语言通俗,词汇丰富,涉及面广,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初年的语言实际,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书的一些词语未被《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一些大中型语文工具书收录。一些词语虽然被《汉语大词典》等立目,但存在着义项漏收、书证晚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所收录的某些词语存在义项脱漏的现象,本文从中选择明清小说中使用的词语18条,对《大词典》漏释的意义试作补充。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录而在明清白话小说中较广泛使用的若干条词语进行解释 ,对《汉语大词典》收录而释义不全或释义有误的词语进行补释或订正 ,同时还列举了《汉语大词典》收录而例证晚于清代的数条词语  相似文献   

6.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语言,现代作品的早期版本呈现了现代汉语早期的语言面貌。现代作品不同版本中的异文有语言要素的异时变动。忽视现代作品的早期版本,会影响部分词语源流的考证,对现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也会有误导。《汉语大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时代成果的集体反映。《围城》文学地位高、语言成就突出、版本情况明晰,《汉语大词典》征引《围城》书证数量多。计量分析《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的版本情况,分析当前学界对现代书证的关注状况,可以反映现代作品版本意识在语言学界的存在状况,并为《汉语大词典》的高质量修订提供有用资料和修订视角。  相似文献   

7.
利用唐《律》所提供的语言材料 ,并参校中国古代其他法律文献 ,通过排比归纳的训诂方法 ,解释了唐《律》中的九条法律术语。所释词语均是现行辞书 (如《汉语大词典》)、专书 (如《中国古代法学辞典》)等所未收录和解释的 ,可补辞书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许少峰先生编著的《近代汉语大词典》在词条收录、词义解释等方面都超过了以往的近代汉语类工具书,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有较高水准的词典。文章对《近代汉语大词典》中数条词语的释义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50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有一些词语的书证晚出,今选取40条已经在明代笔记中出现但《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晚出的词语,提供其明代笔记中的例证,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广韵》引《说文》旨在释义,《广韵》引文与大徐《说文》表现三类情况:完全相同、准相同、不同。通过《广韵》引文与大徐《说文》比较,梳理分类兼论得失。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在释义上除了采用形训和义训的训诂方法外,也用了大量的声训。从行文的形式和被释字与用来声训的字的形体联系对《说文》声训进行分类考察,进而探讨《说文解字》声训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吸取众多学者有益成果的基础上 ,对传统“六书”作为汉字构形的演化 ,尤其对其中“假借、转注、形声”提出了新的解说 ,以重现许慎《说文》的本原意义  相似文献   

14.
段玉裁自正或依《说文》旧本、音义书、经传文赋及其注等正《说文》各本字本义;以正释字字形、字序为主,另补、删字本义;他的整理正本清源,体现出研究主见和博大精深的语言功底,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婁"字《说文解字》解说为"空也。从毋中女,空之意也",王筠《说文句读》认为"文不成义,不敢强解"。分析认为将小篆"婁"自下而上读作"女中毋",其意为女子身中空无一物。"秋"字《说文解字》解说为"禾榖孰也。从禾,■省声"。"婁"字究竟何解,"秋"字声中是否有义,容尝试解说,认为籀文"■"字,绘出了一幅禾穀成熟,蟋蟀鸣叫和大火流移的秋天图画。  相似文献   

16.
《说文月刊》作为一本文字语言历史考古类学术刊物,刊文内容集中于人文类的历史、考古与文化等方面。在办刊的几年时间里,该刊以较大的比例刊发了与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和西北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学界关于上述地域文化的研究热情,奠定了中国地域文化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产生了持续影响力。《说文月刊》对于中国近代地域文化研究的重点关注成为其鲜明的办刊特色,也奠定了其在民国期刊界的地位。不可否认,《说文月刊》由于受时代局限,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代学术期刊可以从其前瞻性的办刊理念、精准的刊物定位、兼容并包的办刊思想方面加以研究,有所借鉴;而对其不合理之处,尽量避免和摒弃。  相似文献   

17.
结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汉字的象形,从"舟"字推测中国古代船舶的形状、用途,以及航运业的从业人员、发展状况等,参照《说文解字》《水运技术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国古代船舶、航运业及其行业文字的发生、发展、分化、影响进行分析,对特殊行业专门语言和航运史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蒯因的“初始翻译”为我们展示了翻译的相对性特征,这样的相对性特征既涉及译者自身的观察与理解,又涉及目标语言使用中的意义表现“倾向”。在蒯因那里,“初始翻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翻译,译者总会在现实的和可能的语义世界中追求与言者之语义的同一,当然,这样的“同一”追求在外延主义的要求下又总是难以实现的,除非我们回到译者与言者所处的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上来。不论“初始翻译”如何体现意义确立的“倾向”决定,译者与言者的主体性地位总是为我们提供语言行为发生的普遍性基础,即作为理性存在的纯粹语义基础,翻译的“不确定”只是我们走向“确定”的过程与环节,人类社会语言行为的发生及表现形式遵循着共同性的理性规定与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时代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规划并使其实现现代化.在我国,"语文现代化"、"语言规划"和"文字改革"这三个概念名称不同,实质是一样的.现在,"文字改革"的提法不再使用,"语言规划"和"语文现代化"两个名称被广泛接受并使用,它们经常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舶来术语“语言规划”或张扬它与时俱进时代特征的“语文现代化”,实质就是“干预”,是一个系列工程。本文所涉及的两个术语的本质特征恰恰表现为语言文字问题的研究当是“以人为本”。这一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使语言文字为人而生、为人而变、为人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