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研究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文化”定义何谓“文化”?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对此已经提出了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界说,但却没有一个定义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这大概并非因为文化研究的不成熟,而是由于更深刻的方法论原因。问题的症结似乎在于,“文化”概念究竟能否被定义?“文化”带有人类学本体论的意义。文化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是等价和重合的。属人的一切也都是“文化的”。因此,“文化”是一个总体性概念。一方面,对于一切人文科学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William Henry Holmes 1846—1933)首次创用,后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作为文化的定型组织或一种符号制度,即社会与文化有密切联系并同等重要时,亦有“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之称。各名称的涵义侧重虽略有差异,但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大体相同,即是研究作为存在的人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20世纪最后 1 0年 ,欧美学术界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但是 ,学者们普遍采用的不是传统的哲学和文化史学的研究取向 ,而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其研究对象是现代流行文化。一流行文化 (PopularCulture)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学术发展史上 ,“文化”一直是最复杂的术语之一。最早在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 ,1 871年 ,他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写道 :“文化或文明 ,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 ,是一复合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  相似文献   

4.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联系当今流行思潮和理论热点 ,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对“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内涵做出自己的考察。文章认为 ,文化就是“人化” ,其核心是精神发展 ,其真谛在于实践创造 ;文化发展的历史定位就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定位 ,我们要在改造环境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把握其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文化的定义日益繁多,仅台湾学者殷海光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列举的就有四十七种之多。主要有记述的定义、历史的定义、规范性的定义、心理的定义、结构的定义、发生的定义。中国目前的文化热中对文化的定义更多,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文化就是文明;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的总和;文化包括一切物质的与精神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社会制度、精神意识三个层面的结构。我认为,文化是一个广泛巳极的概念,对它的定义必须体现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分;二是人的主体性。从这两点出发,我认为文化就是“人化”。“文”是相对于“质”而言的,它是指人的开化的方式与开化的程度,因而才有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方式与各个体不同的文化程度。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文化热”是一场时代色彩非常浓厚的学术讨论,然而,“文化热”遇到的困境也同样令人深思。“文化热”的主干由下面几个学术领域所构成,比较文化研究、文化史研究、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等。尽管它们各有侧重,但恰恰在方法论上都同时遇到了相似的挑战。 首先,“文化”这一概念,定义之多,令人惊叹,定义的分歧和多样当然造成了对等性讨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一生是跟中国农民社会的研究密不可分的,他在其后期的学术生涯中主张"迈向人民的人类学",以此来解决人类学作为一种职业的应用性问题,并由此将一个农民社会的问题升华成为一个文化的问题.在费孝通看来,只有一种文化是服务于大多数人的,此种文化才是有益于这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的,由此人成为了文化的中心,而不是抽象的文化在主宰着人.对于世界的文化也是如此.因此,文化自觉不是文化对立而是文化之间的融通与相互的欣赏.  相似文献   

8.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耕作。在安托万·菲雷蒂埃于1690年编纂的《通用词典》中,即把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18世纪后,文化的含义又演变为四,指个人素养、整个社会的知识、思想方面的素养、艺术和学术作品的汇集。在此基础上,文化又被引申为一定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19世纪中叶后,随着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人类学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不断深化,使“文化”一词由一般概念上升为专用术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指  相似文献   

9.
生态美学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的当代文化课题,从现代人类学视角看去,其民族性有独特体现:(1)现代人类学对“人”的理解,偏于对“人”及其“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差异性的辨识和描述。这一立场,使得以人与世界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对象的生态美学的具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凸显出来。(2)生态美学的多样性突出表现为文化上的差异性。现代人类学认为人性身份的多样性,主要缘于文化模式的差异性。生态美学的构想惟有体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才符合“审美生态”的真正意义。(3)生态美学文化品格的特殊性,最终落实为生态美学的民族性。这使得民族化的生态审美资源在现代社会获得了继承弘扬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在藏桂乡,作为家庭濡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濡化教育是在维吾尔族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些具体事情中,由当事人自己主动或被动习得的过程。维吾尔族家庭道德濡化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是许多家庭濡化教育内容的相互补充,使生长于其中的每个人都经历了由独立个体向社会团体一分子角色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