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心理咨询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特别是孩子,他们总会对心理咨询师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活动性治疗方法和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沙具架上自由挑选沙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沙盘游戏疗法没有言语表达的压力,没有做不出作品的自卑感。加上治疗者接纳、理解、不批判的态度,来访者在这个"自由与受保护  相似文献   

2.
据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同时学习两种语言,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提高,幼儿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是3-4岁。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英语训练,孩子的英语表达能力肯定会有长足的进步。作为家长,怎样教孩子学英语呢?(一)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在幼儿期,英语学习不宜采用正规的学习方法,而要寓  相似文献   

3.
高洪波所有儿童诗都是为完成把欢乐还给儿童此一使命而创作的。为此高洪波儿童诗首先要表现和释放当代孩子的郁闷和苦恼。他还常表达孩提对于游戏的强烈向往与呼唤,努力还原童心的纯真与稚拙。其儿童诗因机智诙谐而令小读者颇为赞赏。其次,高洪波儿童诗非常注重表现儿童感到极大兴味的动物。他从孩子那儿受到启示而获得了一双"儿童眼",因而他擅长于以拟人化独特视角观察和描写生活,这就是高洪波儿童诗之所以颇受孩子欢迎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4.
方艳 《家庭科技》2021,(5):38-39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幼儿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是当前幼儿园管理者思考的主要问题,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幼儿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能够在满足学生游戏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民间传统游戏历史悠久和趣味性高,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教师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习场游戏是指通过真实的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多为幼儿提供学习方式,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建立自己的小小社会责任感,加强幼儿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领悟游戏意义,需完善实习场游戏质量.文章以大班幼儿"小小邮局"实习场游戏质量提升为例,对幼儿展开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6.
叶眉 《家庭科技》2009,(7):10-11
别看儿子刚上小学六年级,早已是"资深"电脑玩家了.他从6岁时就开始玩网络游戏,随口报出的一串升级软件和游戏名,会让我听得云里雾里. 在儿子初接触网络时,我听一个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说,西方的家长都是让孩子玩电脑游戏的,就算是打CS,计算弹夹里的子弹数量,也能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玩具在幼儿发展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素珍 《阴山学刊》2006,19(6):122-125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游戏和玩具紧密相连。玩具是儿童游戏进行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一件好的玩具在陪伴孩子玩乐的同时,又让他们锻炼身体,增长见识,开发智力,活跃思维。但是玩具的教育价值不是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需要教育者精心挑选才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8.
李学斌 《阴山学刊》2012,(2):55-59,118
游戏是人类文化的母体,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隐喻和象征。它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因而具有超功利的特性。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不仅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满足并释放孩子的情感;而且还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和思维的建构,极大程度提升了儿童自我探索、自我把握、自我超越的能力。除此之外,儿童游戏与文学审美无论从表现形态、内在结构,还是呈现方式、现实功能上,都具有内在的契合。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学审美之于成人作家和儿童读者,就是一种游戏,一种想象的、审美的游戏。  相似文献   

9.
董虫草 《学术研究》2006,2(11):21-26
康德、胡伊青加和席勒的游戏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康德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在自为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胡伊青加的游戏观可表达为:游戏是生命体以活动自身为内在目的因而自愿进行从而在自愿的意义上自由的生命活动。席勒的游戏观可表达为:审美游戏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以自身两种本性内在和谐的方式进行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审美自由的生命活动。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或只是从目的方面解释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或只是解释了某种特定游戏的自由及其原因,它们都还不够完善。笔者主张:游戏的自由是生命活动整体上的即目的与手段两方面的自由,其原因是生命活动的目的与手段的双重内在性即自足性。用自足论的眼光看:游戏性即自足性;游戏是自足因而整体自由的生命活动。自足论的游戏论在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上包容而又超越了以往的自由论游戏理论,是一种更完善也更具普遍性的自由论游戏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丽莎 《家庭科技》2013,(7):22-22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朋友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朋友呢?就近找朋友孩子5岁以前,应就近找些好朋友,选择这一类伙伴可以让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对于这种玩伴,只要年龄相仿,不需要非得让他们一起做游戏,只要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己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伽达默尔“游戏”是“游戏本身在游戏”而非“人在游戏”的观点提出质疑 ,并提出了自己对游戏本质的看法 :所谓游戏对游戏者的主宰是游戏者主动赋予游戏的 ,通过这种转换 ,人象征性地获得了对存在命运的自我把握。因而游戏通过摹仿提供了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世界 ,表达了人对主宰自我命运的渴望  相似文献   

12.
游戏诱导 玩瘾转向 沈女士的儿子今年上高一,小学时就非常迷恋电脑游戏,经常半夜起来偷偷玩,她曾为此苦恼过。后来,她发现围堵不是好办法,就和孩子做起了朋友,经常一起谈论游戏。渐渐地,她也废寝忘食地“迷恋”起游戏来。该做晚饭时,她让儿子自己泡面,这使孩子对游戏有了厌恶情绪。甚至最后,她比儿子玩得还棒。儿子很  相似文献   

13.
游戏作为人与世界深层交往、相融共生的精神实践,它源于审美,因而本真和自由,能够创造与超越,也使"人之在"的全部意义得以澄明和确认.如果说"自由王国"作为一种理想,其实现范围是涵盖全人类,那么它必然指向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然而作为一种现实,它完全可以在每一个不被"必然"奴役的智者"游戏"创造中生成、在"游戏"的审美心灵中绽放.这正是马克思美学历久弥新,能够跨越时空阻隔依旧拯救精神危机中的当代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尊重游戏活动规律是幼儿全面素质提高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游戏始终就是孩子特别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社会对幼儿实施教育及幼儿个体自我表现的重要途径。在孩子们的游戏世界中不仅表现了他们强烈追求、模仿成人世界的愿望,而且必然地表露了人类所特有的想象和创造本能。因此,幼儿游戏不仅是模仿、学习行为,重要的它还是培植幼儿想像力、创造力的“原始”温床。毫无疑问,游戏活动是幼儿获得全面素质的必要条件。一、重视游戏的自然属性是幼儿通过游戏使各项素质得以提高的基础理论界早就发出这样的呼吁:游戏是幼儿整个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幼儿活动的规律就是游戏的规律。许…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幼年生命本质的体现 ,游戏是幼稚心理的表现 ,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成为共识。儿童确实在游戏中懂得了各种事情 ,获得了知识 ;提高了动作技能 ,锻炼了身体 ;学会了分辨事物的差异 ;开发了智力 ;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会了交往和协调。所以 ,游戏的过程是孩子发展的过程 ,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 ,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 ,游戏被引进教育机构 ,幼儿游戏得到相应的重视。 1989年 ,在我国颁布试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然而 ,在各幼儿园开展的各类幼儿游戏中 ,却存在不少问题 ,…  相似文献   

16.
一个正常的两三岁孩子,已经基本上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自由地与周围的人交谈.而一个成年人学了两三年外语却往往达不到两三岁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这并不是因为孩子比成年人聪明,而是因为孩子拥有两大优势:一是孩子生活在本族语的语言环境之中,二是孩子没有其它语言习惯的干扰,语言环境虽受客观条件制约,不过可以通过多听、多说、多看来创造条件,制造语言环境.而语言习惯则必须通过主观努力来克服.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要尽量克服母语(即汉语)的发音习惯,不要把“乡音”带进英语.母语的发音习惯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大学的语音课  相似文献   

17.
陶艳 《家庭科技》2021,(12):28-29
社会实践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社会实践是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孩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孩子的健全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落脚点是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有利于孩子获得书本没有的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陆游强调要想理解掌握知识,离不开社会实践.家长或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外出爬山、采集标本等,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学校之外的广阔世界,让孩子对实际的社会和生活(包括自然世界)有切身体会、感受与了解,进而表达、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孩子待在室内的时间过长,身心日益疏远自然,其童年是“缺失自然”的童年。用美国记者及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的话来说,他们患了“自然缺失症”。相较于当代孩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小时候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待在户外的时间很长,玩的游戏丰富多样,如爬树、野炊、打雪仗、玩泥巴、小河中嬉戏、花丛中捉蝴蝶、田野里捉迷藏等“自然游戏”,其童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童年。  相似文献   

19.
《快乐青春》2010,(7):157-158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坚持十大原则。 一、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相处,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许多父母觉得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相似文献   

20.
当父母的都知道游戏在宝宝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适合何种游戏,恐怕就不是特别清楚了。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希望对年轻的父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