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通过对505组异体字结构类型的系统分析,发现每一组的各异体之间的结构类型有的完全相同,有的则存在着一些差异.通过对东巴文同字异体之间结构类型组合情况的微观调查,可以得出一些文字学意义上的宏观结论,从而进一步促进东巴文异体字本体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东巴文异体字的形成与汉字异体字及其他表意类、意音类文字的异体字的形成一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看,这些众多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文字的自身原因以及文字的外部因素。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东巴文异体字的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3.
东巴文语境异体字类化的途径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巴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异体字———语境异体字,其中有些已经类化。类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用使用频率较高的异体字来统一。第二种途径是选用异体字中表达核心语义特征的共有部件作为字符来统一;第三种是创造具有综合特征的新字符来统一。类化的方式是附加语义的虚化脱落,表示附加语义的语词得以独立出来,并用单独的字符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核心语义的保留是极其重要的特征及要求。就具体情况而言,语境异体字的类化方式并不完全一致,表达名物语词的语境异体字和表达动作语词的语境异体字类化方式存在着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就《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哄”的异体字进行了分析,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既存在完全异体关系也具有不完全异体关系.同样,在同一个异体字范围内,既可能存在包含关系又存在交叉关系,但异体字整理表对此都作了简单化处理.文章拟以“哄”为例去揭示异体字之间所真实存在的复杂关系,并以此来反观该整理表在整理异体字时所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卷末所附《异体字表》是迄今为止对于汉字楷书异体字规模最大、最 为全面的一次整理,有很重要的 参考价值。但该字表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有些字之间本非异体字关系,但字表却 将它们当作异体字收入表中;另一方面,有些字之间本应该属于异体字关系,而字表却未能 予以沟通。现结合实例,对各类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异体关系层级系统的建设与展示是当前异体字整理研究工作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字书字料库为研究平台,在字书字料库现有的异体关系标注系统中新增“异体关系拓扑图”界面,以拓扑图的形式来展现异体关系的层级信息。此界面一改静态、封闭、缺少层次性的传统异体关系整理模式,试图以异体关系层级系统来探索异体字的动态衍生过程以及异体字之间的层级关系,是当前异体关系整理与展示模式的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7.
《纳西象形文字谱》和《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是研究东巴文必备的工具书。通过对这两部东巴文字典在收字、释义和体例编纂的特点进行考察,可以为编纂更加科学完善和实用的东巴文字典及其有关的少数民族字典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于东巴文是不是文字、是什么文字 ,有十六种不同解说。本文通过对两段东巴文、经文、各种异文的比较研究 ,发现东巴文的发展轨迹 ,提出东巴文是独立形成自成体系的 ,从图画和口诵东巴经典脱胎而出的 ,原始文字形态与成熟文字形态长期混沌不分的 ,是能够解开图画如何发展成为文字之谜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9.
纳西族汝卡东巴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族汝卡支系的东巴经、东巴文较有特色,但学界公布的材料少,至今只见李霖灿、和志武先生搜集的123个汝卡字。受材料所限,相关研究也较少。笔者在五次田野调查、翻译了《送魂路线经》等九本汝卡东巴经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经书用字研究。发现汝卡东巴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借形几种结构的字都具备,象形字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形声字较少。有的汝卡东巴文还保留着最初的造字理据,也有一些与一般东巴文造字理据不同,还有一些比一般东巴文更简化。  相似文献   

10.
汉字规范的成果总是能在各个朝代的字书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基于此,该文以宋本<玉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异体字的整理情况,分析书中异体字的界定方法、来源、结构形式以及与异体字混同的其它文字关系,力求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总结当时异体字整理的方法和经验,以便为现代汉字规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省和羡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纳西东巴文虽属较为原始的古文字系统,但同样存在这两种情况,本文拟把纳西东巴文中简省和羡余作一分类描述,初步归纳出导致纳西东巴文简省和羡余的特点和原因,为纳西东巴文及普通文字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假借是文字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处于文字由以形表义到以音表义的过渡阶段。文章以纳西东巴文假借字为例,对其数量、特点及发展趋势作出了具体研究,认为东巴文中假借字与被借字的关系已经逐步稳定下来,出现了固定地借用某字的倾向。东巴文假借字大致沿着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成为形声字,二是发展成为表音文字。  相似文献   

13.
文献异文情况复杂,运用起来应特别审慎。利用异文从事汉语史研究应注意分辨异文的性质、真实性、来源这三个问题。出于不同原因形成的异文,其性质也有差异,可以分为校勘性异文、用字性异文和修辞性异文三类。校勘性异文应运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和原则判别正误,用字性异文应主要运用文字学的理论和方法确定字际关系,修辞性异文应运用语言学(汉语史)的理论和方法探寻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异文时还必须注意异文项的真实性,从而保证作为论据的有效性。利用修辞性异文进行语言比较,必须确认异文的真实来源,只有建立真正的异文对应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对比,避免无的放矢之弊。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东巴民间绘画及其可持续性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东巴民间绘画艺术扎根于东巴教文化传统,形成多样化形式,如何保持东巴文化传统的根,又继续延伸着东巴民间绘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持其在国际国内艺术领域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地位,我们通过分析现状,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东巴文同汉古文字相比,有许多会意字的构形方式以及形声字所处的发展阶段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16.
现行日本汉字,主要指2010年改定《常用汉字表》中的2136个汉字,也指2002年日本规格协会制定的10040个JIS汉字。从汉字变异角度看,其中包括大量的汉语俗字,如变体俗字、扩散性俗字、佚存俗字,也包括一部分和制异体字。考察日本俗字变迁史,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汉字选择与趋向,纠正现行辞书对日本俗字的不当判定,这对于近代汉字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杜甫七律的对仗可分为正常和变通两种格式。中间两联对是正常格式,四联对、三联对、颔联或颈联加首联或尾联的两联对、一联对、颔联或颈联流水对是变通格式;工对、邻对、宽对是正常格式,不讲虚实门类差别的远对、不同短语结构的假对、不顾平仄声律的拗对都是变通格式。变通格式是正常格式的调节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来,东巴文化研究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拓展,不断有创新成果,成为国际文化研究的对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研究纳西东巴文化的热潮,研究成果丰硕,一个国际性的纳西东巴文化学正在形成。伴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东巴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东巴文化全方位走向市场,东巴文化传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东巴文化研究向深层次发展,东巴文化产业市场化出现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由简帛异文谈古代通用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简帛典籍异文,申论建立古代通用字概念的必要性,并就通假字、古今字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略作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