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我国的文化旅游事业也日益昌盛。特别是近年来,旅游市场日趋成熟,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作为当前重要的绿色支柱产业,对各地的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文化发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旅游已经进入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化消费是人类生活消费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等非物质方面的消费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在人民生活消费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十二五时期,精神文化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探讨这一时期湖南精神文化消费趋势,将对繁荣全省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具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的重点行业之一,也是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四川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地分布在不同的县域,充分利用县域内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拉动文化内需、促进产业化结构升级、实现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四川县域文化旅游业开发应该以文化为切入点,突出文化旅游主题。  相似文献   

4.
从资源优势看四川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蓉 《四川省情》2003,(2):32-33
“天府之国”的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各具特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吸引了海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200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选到314亿元,相当于GDP的7.1%。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强调应把旅游业作为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抓紧抓好。旅游业应成为增加经济收人、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四川经济和社会进步水平的重要支柱产业。四川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之后,精神生活又有了新的追求。随着假期时间延长,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外出旅游,旅游经济正在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西宁市的旅游接待水平,保持优秀旅游城市的光荣称号,促进旅游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5年7月我们对西宁市的部分宾馆、饭店、景点等进行了旅游抽样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7.
增创新优势发展大旅游广州市统计局梁树佳今年,广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实现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我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的实现。本文拟...  相似文献   

8.
河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在河南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旅游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旅游业在促进全省经济、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陕西、山东等旅游强省相比,河南的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也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事业怀集县统计局梁仲宣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比较高的综合性的经济文化产业和创汇型企业。发展国内旅游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引导消费,繁荣地方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一、丰富旅游资源 等待开发利用怀集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0.
石浦镇     
《浙江统计》2011,(2):F0002-F0002
石浦镇地处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全镇陆域面积126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D5万余人。下辖54个行政村、8个社区。是象山县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宁波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改革开放推动下,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位和资源优势日益凸显.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改革开放最受关注乡镇、中国魅力小城、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镇、浙江省旅游强镇、浙江省文明镇、宁波市卫星城市。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对象,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闷其他资源一样,旅游资源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成为旅游产品,并发挥出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宝鸡古称陈仓,地处“八百里秦川”的西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和条件。根据这个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旅游名市”的目标,把生态旅游业真正摆上了议事日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呼伦贝尔市旅游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入世”两大机遇, 围绕撤盟设市庆典和全区精神文明现 场会两件大事,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市 场需求为导向的大旅游发展战略,积 业化步伐,本着把夏季旅游做精做长、 冬季旅游做热、全年旅游做大的发展思路,促进了我市旅游业较快的增长态势,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据全区旅游 部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呼伦  相似文献   

14.
章忠庆 《浙江统计》2002,(10):32-34
绍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全市现拥有文化名园3个,文化名馆5个,文化名镇11个。在二十世纪末,作为经济强市的绍兴提出创建文化名市和旅游大市,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和谐地统一起来,期盼形成一种合力,使其成为绍兴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一、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跨入新世纪,绍兴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雏形,并且正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向前迈进,业已形成了以文化服务业为主体,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销售业为重要内容的包含…  相似文献   

15.
四川旅游发展现状与人境旅游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四川省情》2007,(11):33-34
发展现状1998年,四川省决定实施一个新的战略计划,即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新型经济产业取代像伐木和采矿那类传统产业,提出将旅游业培育为本省的一个支柱产业的构想。之后,四川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步伐,大大推动了旅游业的增长。近年来,四川立足省情,加快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把旅游产业作为全省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提出了发展大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章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使其坚持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使其越来越成为章丘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章丘市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小泉城”特色.大力实施以泉水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彭州市将大力实施“1866”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程,打造1条龙门山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8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壮大6大重点产业,加快建设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鸿  任懋河 《山西统计》2002,(11):13-13,22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大,应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积极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这段讲话清晰地阐述了旅游业在扩大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对于如何发展旅游业和扩大就业的前提做了明确的指示。一、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的工作中,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就业弹性较大。近年来国内旅游一直保持兴旺发达的局面。随着“黄金周”旅游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功能也Et益完善与增强。社区是居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组织,社会矛盾集聚于此,社会活力也孕育于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城乡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即是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是文化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农村乡野风光、村寨文化特色、地方民族习俗等为吸引物,以民众体验与休闲游憩为主要方式的新兴旅游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以"农家乐"为特色的示范村,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活力,推进农业发展,适应旅游业态转型,加快实现旅游强市步伐,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