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元时期驿站的设立与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李云泉蒙元时期,中西陆路交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欧洲与中国开始有正式的使臣往来,商人与教士沿陆路东来西祖,更为频繁。究其原因,蒙古西征以后,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蒙古帝国控制之下,客观上廓清了中西交往的陆上通道...  相似文献   

2.
肇源县茂兴站位于松嫩平原的中心地带,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地区的北岸,道路四通八达且与水路相连,陆路驿道主要有大站道,八虎道,春捺钵路、鹰之路、海西西陆路、边台。茂兴有关的水路,总共设有三个站,茂兴站是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特别是南北大动脉的要隘而成为北方地区最重要的驿站之一。茂兴之名始于明代晚期“,茂兴”是被强化了的汉语驿音。  相似文献   

3.
<辽东志>载明代"纳丹府东北陆路"把内地丝绸诸物奇特地运往北国东疆地区,这是明代实行卫所贡赏制度的结果.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展示了明代北国东疆与中原地区同属一脉,彰显图们江口"金三角"地区重要性,反映了"纳丹府东北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推进中俄区域经贸合作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提出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决策后,如何发展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合作,日益成为中俄双方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国家层面特别是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华关系这一视角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有利环境在不断增加,而且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的可能性与共赢的利益契合点颇多。今后。中俄应在科技、基础设施、能源、共同开发黑瞎子岛和继续扩大货物贸易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北是全国工业化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已由原来煤、电、石油基本自给的地区转变为煤、电不足和石油输入地区。而与中国东北地区接壤的俄罗斯东部地区则是世界上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从资源、区位、发展前景等多方面考虑,俄罗斯东部地区具有融入和参与中国东北地区发展的充足条件。为从区外提高东北地区的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根据古人类学和今人类学资料提供的线索,东北亚洲是蒙古人种形成、分化和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北亚和东北亚三个区域性类型的形成均与该地区有关。对收集自中国东北地区、分贝加尔、东西伯利亚、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高原、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等地的36组古今居民颅骨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东北亚地区古代居民种系成分的主体是“古东北类型”和“古西伯利亚类型”。这两类种系成分对该地区近现代居民的人种构成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的燕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是北方重要都会."载纵载横"的陆路交通乃支撑燕蓟都会地位的诸条件之一.秦汉时,至少有10条道路交会于燕蓟:东和东北向的卢龙、无终、傍海道,北向的居庸关、古北口大道,西向的北边、飞狐道,南向的太行山东麓大道、馆陶广阳道、渤海西岸大道、并海道,形成一个完整的四达交通网.便利的交通,促进了燕蓟和中原及北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对燕蓟历史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蒙藏的早期交往及西夏在蒙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公元13世纪以来的七百多年中,蒙藏两个民族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地域上看,蒙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与青康藏高原的联系,而且加强了这两大地区与中原农业地区的交往,从经济上看,蒙藏关系的发展强化了从东北到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以畜牧业产品与中原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通过贡赐和互市的形式进行交换的格局,从文化上看,蒙藏关系的建立和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及上升到占居主流地位,形成了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从陆路上环绕和屏蔽中原文化区的广大的藏传佛教文化区,对中原和西方的文化交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得元朝以后中央王朝把处  相似文献   

9.
辽金元时期东蒙古地区人口迁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金元时期东蒙古地区人口迁徙研究申友良本文所研究的东蒙古地区,①特指大兴安岭以东、辽河以西,西拉木伦河流域和老哈河域一带的地区,相当于现今赤峰市辖区和哲里木盟辖区。辽金元时期,不仅是东北各民族的第三次大融合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民族及整个中华民族形成...  相似文献   

10.
环日本海地区主要港口发展现状、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日本海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次区域,其主要包括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南部、图们江流域及毗邻地区(朝鲜东北部海岸;中国吉林省图们、珲春,黑龙江省绥芬河、牡丹江)、日本以北陆地区为首的日本海沿岸地区、韩国釜山及东海岸地区。该地区内主要港口不仅是所在国家、地区的重要货物集散地、海上交通枢纽,而且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开发项目(图们江流域开发)、重要开放地区(朝鲜自由经济区、俄罗斯纳霍德卡自由经济区等)、重要运输通道(黑龙江省出海通道)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一、环日本海地区主要港D发展现状1.…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的蒙古族,根据其活动地域,历史上称为“东部蒙古”或“东部内蒙古”。在地理范围上,系指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的一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蒙古族,历史悠久,建制复杂,既有蒙古族自己的盟旗组织,又有和其并行的州县机构;既有札萨克,又有县知事。蒙汉杂处,旗县并置。一土之上,两种组织。其行政区划,职官设置,随历史发展,时有变化;而文献记载,又歧说不一。本文仅就所接触到的资料,对东北蒙古族的历史及其地方建制沿革做一概述。一、东北蒙古族的历史1.蒙古族源在东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唐朝时期的蒙…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是离不开资料和资料工作的。吉林省东北亚研究基地设在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之后,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就是研究院资料室建设问题。本研究基地“围绕我省经济发展中急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承担国家和省、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接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委托的专项课题,开展经常性的咨询服务”。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以“东北亚文化圈”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东北亚”是政治地理概念,目前,包括六个国家和地区。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及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和中国的东北部和北部地…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汉族先民在东北的活动与开发考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史学认为,东北地区最早是少数民族居住地,汉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对东北的影响不大。但近年的考古成果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汉族先民居住在辽西地区,他们所缔造的文明,丝毫也不亚于黄河流域。商、周时期,更有中原汉族先民迁居东北,和当地各族不断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4.
蒙古民族从中原退居北方以后,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分裂成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分.此时南方强大的明朝正走向衰落,东北女真民族正在迅速崛起,建立了后金政权.漠南蒙古正处于后金、明朝之间.后金和明朝为了在互相对抗之中占居优势,都设法争取漠南蒙古作为自己的同盟者.而对于漠南蒙古本身来说,要想生存下去,也需要联合一个强大的势力.漠南蒙古、明朝、后金这三大政权之间开始了征服与被征服的激烈斗争.较量的结果,“恒不肯服属于人”的漠南蒙古,归附于后金.漠南蒙古最终归附于后金,这是蒙古民族当时的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以及后金和明朝所采取的措施交相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文化上的因素在漠南蒙古归附后金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广泛而深远的,当代中国及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当加强。对东北而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迫在眉睫,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流已得到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中俄两国东部边疆地带的文化交流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蒙古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学家认为 ,地理空间是任何政治实体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组成部分 ,地理位置揭示的是国家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 ,从而决定着地缘经济格局的发展。蒙古是亚欧大陆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国家 ,这个北方草原之国东南西三面与我国为邻 ,两国边界线长达 4 670公里 ,是与我国有着最长边界线的近邻。虽然人口不足 2 50万 ,是个小国 ,但是从拥有 1 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面积上来衡量 ,蒙古就不能算成小国。蒙古作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巨大的结合部 ,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特殊地位格外引人关注。冷战结束后 ,美日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7.
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初,通过隋唐两朝对于漠北地区的经略,尤其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对于这一地区的管辖机构,这里的突厥、薛延陀、回纥、黠戛斯、拔野古、骨利干等族与中原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突厥是铁勒系统的一个部落。隋唐时期分为东、西两部,以阿尔泰山为界,西突厥占据中亚一带,东突厥占据贝加尔湖地区和北蒙古地区。隋为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乃于开皇三  相似文献   

18.
就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贡献而言,无论怎样评价"丝绸之路"所起的巨大作用都不显得过分。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和频繁,在促进西域各民族进步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原汉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陆路到海上,四通八达的道路和从四面八方蜂拥而入的新奇的思想、新奇的艺术、新奇的物产,造就了一个空前开放、空前强盛的大唐王朝,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中亚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欧亚非大陆的一条陆路通道。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一直发挥着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作用。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南亚、伊朗、阿拉伯,直至欧洲都保持着联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这既增进了友谊,又加强了科技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辽金时期是我国东北地区陶瓷业发展的繁荣阶段,而后制瓷业由盛转衰,与中原、南方地区相比,其起步较晚,持续时间较短,品质相对粗糙。对此,从区域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政治与战争、人口与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概括,初步讨论了从辽代至清代东北地区陶瓷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