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面临的挑战,从历史机遇、企业环境等方面入手深刻地分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面临的机遇。深入剖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现实条件,探索形成了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领企业发展、强化企业管理、育人铸魂、加强三基工作、促进企业和谐的传承模式、创新模式和实践模式,初步地总结了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企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深刻内涵,做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表率,并且坚持不懈地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好队伍,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领员工队伍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大庆的根和魂,是大庆的传家宝,一定要世代相传,不断使之发扬光大.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要坚持优良传统与时代特征相统一;二要坚持进取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统一;三要坚持核心竞争力与科学管理相统一,不断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的新著《大庆精神》一书,以大庆精神的内涵为主线,围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铁人王进喜以及几代大庆石油人的价值追求、情感世界、人格魅力、哲学智慧、社会影响、历史贡献等方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的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对我们全面认识、深化研究、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推动各项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坚持守正创新的根本要求,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崇高革命精神同严格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加强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刻内涵的准确把握,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创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百年油田,是时代赋予大庆石油人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7.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研究是大庆这座城市文化底蕴与生命活力的研究,也是发展的"根本理由"的研究。只有很好地把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历史脉络,做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知识准备,靠近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前沿,才能更好地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这一战略支撑点,强化了大庆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凸显了弘扬大庆精神的政治高度;"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这一战略支撑点,为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契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支撑点,为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家园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代表和人格化体现,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放到党的百年历程、新中国70年历史中来认识,放到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来审视,放到党的优良传统宝库中来思考,放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中来对标,从而坚定信仰信念、增强信心决心、践行思想行动自觉、务实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价值,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大庆精神的国际化传播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并提出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这是对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现实价值,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注重四个方面,即"热爱祖国"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主题;"艰苦创业"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要求;"科学求实"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品质;"自觉奉献"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烙印上属于这个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孕育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展现了那个时期工人阶级最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为新中国的发展艰苦创业、拼搏奋斗.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作为新时代的石油人,为了在国家高质量的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应更进一步地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接受"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国家观,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和体现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挥了巨大作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时隔50年,油田的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外部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变异。作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是:从计划经济走到市场经济,从当年的艰苦创业到今天的持续发展,如何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之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和升华,从而为油田发展注入新的思想文化动力。在具体实践中,要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传播形式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内容与现代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继承与员工思想引导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予以发布,其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占据重要位置.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要把它当成红色基因中鲜活的时代内容来进行解读和传承,从更深层次上抓住精神本质.通过"铁"的内在支撑与外部表现两个维度对铁人精神进行了丰富和深刻的解读,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传承"铁"的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的"铁人式"干部.  相似文献   

15.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地区高校依托地域文化优势,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庆精神的典型化是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原创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典型体现;大庆精神是铁人精神普及的结果;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7.
大庆精神及其人格化的铁人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表达.铁人精神饱含信念追求、大局观念、核心意识、使命担当,可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精神滋养和内生动力.文章从挖掘新时代内涵、聚焦"铁人精神"传承与践行打造铁人之道、突出"理实一体化"三个维度,分析研究新时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立德树人的路径,为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精神文化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力弘扬大庆精神,推进大庆市可持续发展,要深刻认知大庆精神产生根源,即国家直面形势的严峻性,是大庆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会战环境条件的艰苦性,是大庆精神产生的倒逼动力;石油勘探开发的复杂性,是大庆精神产生的客观需求;革命年代精神的传承性,是大庆精神产生的重要基因。要切实把握大庆精神时代内涵,即弘扬"爱国"精神,就应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国;弘扬"创业"精神,就应全力开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业;弘扬"求实"精神,就应突出务求大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之实;弘扬"奉献"精神,就应自觉笃实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之行。要着力落实大庆精神弘扬举措,即深入教导,牢扎根基;严求干部,作出表率;健全规制,提供保障;强化领导,确保落实。  相似文献   

19.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于大庆石油会战时期,是大庆石油人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开发和建设大庆油田的产物。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发展,经济市场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网络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新时期,在人们思想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的今天,深入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传承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一个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80周年,也是大庆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铁人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上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中诞生的铁人精神,经40年实践,已深深地融入中华儿女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热血之中。铁人精神,就是以铁人自身品格与石油战线先进人物精神境界的融合,它作为大庆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力量,是大庆精神的人性化体现。铁人精神不仅属于大庆、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不仅赢得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必将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