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鄂伦春族下山定居40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前来参加庆祝盛会,让我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检委、省军区和全省各族人民,向全省广大鄂伦春族人民和在鄂伦春族地区辛勤工作的各族干部致以热烈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黑河地区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乡、新鄂鄂伦春族乡及伊春地区嘉荫县乌拉嗄镇胜利村,这些地区的鄂伦春族总计有1510人。在经济上以林业、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由于历史及社会的原因,长期以来鄂伦春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各地区不平衡,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仍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4132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大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族在建国初期还处在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主要经济活动是狩猎生产.1953年到1958年的6年期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鄂伦春族定居下来,结束了世世代代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变革. 一建国初,这个民族以游猎为生,主要生产工具是猎枪、猎马、猎犬,以沿黑龙江流域和  相似文献   

4.
黑河,是我国一类开放口岸之一,也是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以俄罗斯和独联体为主以及西欧和其他国家到黑河来进行经贸洽谈,以货易货、旅游观光的人员络驿不绝。 黑河市的开放,直接牵动了境内各个民族经济的活力。新生鄂伦春民族乡(以下简称新  相似文献   

5.
省民委召开的全省鄂伦春族工作座谈会于五月十日至十二日在黑河市召开.会议由省民委副主任李祯镐同志主持,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黑河、大兴安岭地区民委主任,塔河、呼玛、逊克、嘉荫、黑河等五县(市)主管民族工作的副县长和民委主任,五个民族乡的乡长,总计二十人,黑河地区行署领导同志到会并为会议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 鄂伦春族人口 鄂伦春人是以能骑、善射、坚强、勇敢、淳朴、机智等性格著称于国内的游猎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最少的民族之一。根据1959年6月的调查,居住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的鄂伦春人人口共有1,318人(288户)。具体分布在:  相似文献   

7.
一曲“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的歌儿,在我的心海里已回荡好多年,我早就想去大森林里,亲眼看一看勇敢的鄂伦春人。这一天终于到来,鄂伦春族定居50年大庆前的一个雨后的夏日,我来到了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这个令我魂牵梦绕的鄂伦春民族乡。新生乡距黑河市区90公里,在市区西北方向。她座落在群山的怀抱里、美丽的刺尔滨河和索尔其干河畔。新生乡是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是1953年党和政府为世代在大山里以游猎为生、居无定所的鄂伦春人选定的新家园。新生,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地名!一个民族获…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陪同中央统战部主管民族工作的江平同志到大兴安岭、齐齐哈尔、黑河等地检查民族工作,受到很大启发。这几个地方的党委对民族工作很重视,加强了领导,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许多可喜变化,突出的是大兴安岭鄂伦春族开始走上致富道路。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赞达仁献给共产党我是一个鄂伦春族青年,1964年12月出生在黑河地区小兴安岭脚下一个猎民新村里.父亲是出名的猎手,当年解放军、地质队开进小兴安岭时,父亲当翻译带路.父亲很会讲故事,只要他从山上打猎回来,我们姐妹几个就可以听到许多有趣的狩猎故事和寓言,所有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孩子.母亲则是当时黑河地区著名的鄂伦春歌手,60年代曾参加过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记得母亲总喜欢唱这样一首歌:山从天边起哟  相似文献   

10.
地理气候环境与鄂伦春族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鄂伦春族与地理气候环境的关系 ,提出地理、气候、环境是影响鄂伦春族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其影响下 ,鄂伦春族的服饰习俗逐渐形成 ,并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鄂伦春族历史上是中国东北地区比较典型的一个狩猎民族.在鄂伦春族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传承了大量具有其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本文主要就其丰富的民间文化中的伦理思想、独特婚姻习俗中的伦理思想、质朴的传统习俗中的伦理思想以及抵抗斗争中的伦理思想共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将鄂伦春族人民热爱生活、以人为本、平等团结以及热爱祖国的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有关现代鄂伦春族普通教育的问题很少见诸报端,若从普及鄂伦春族义务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正常的,怎样才能如实地反映鄂伦春族普通教育的全貌呢?笔者拟从鄂伦春族普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入手详细说明之。 一、鄂伦春族义务教育的巨大成就 解放前,由于历代统治者长期实行倡武轻文、“弃猎归农”的愚民政策,使鄂伦春族教育一直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解放后,党和各级政府对鄂伦春族教育十分重视。早在1953年,随着鄂伦春族逐步定居后,各地便相继成立了民族小学,而后发展成为完全小学,小学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工作会议于1991年9月10日至11日在哈尔滨市召开。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黑河、大兴安岭、伊春三市地和黑河、逊克、呼玛、塔河、嘉荫五县(市)的专员、秘书长、县(市)长、地市县民委主任、省民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省民族研究所的领导同志及省民委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共40人。会议由省  相似文献   

14.
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聚居的5个民族乡和1个民族村的农业、交通、电业和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基本条件和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省直部门及大兴安岭、黑河、伊春3个地市和呼玛、塔河、黑河、逊克、嘉荫等5个县政府1992年共投资547.2万元,完成了26个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也是为迎接1993年这个民族定居40周年而作的准备工作。因此,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这些建设项目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全省鄂伦春族工作会议于1991年9月10日至11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等3个地市和呼玛、塔河、黑河、逊克、嘉荫等5个县(市)的副专员(秘书长)、县(市)长和民委主任以及省民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人大民侨外委、省政协民族宗教委的负责同志共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省长周铁农同志主持。省委常委、副省长陈云林同志讲了话。省人大副主任张若先,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全玉祥等领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内容包括综合性成果中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研究和相关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理论问题.在综合性成果方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鄂伦春族的综合性著作多部,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研究,有大量关于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内容.在专题研究方面,包括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比较研究、调查报告、传承与弘扬研究等.在理论问题研究方面,主要研究要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民族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要有利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重视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前,鄂伦春族主要从事狩猎,辅以采集和捕鱼。由于这种经济很不稳定,因此,是实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所以,鄂伦春族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 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鄂伦春族,他们的哲学思想萌芽是怎样的?本文试图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世代繁衍生息在中国东北部大小兴安岭、黑龙江嫩江沿岸地区的鄂伦春族,半个世纪前,是一个狩猎民族,依靠在原始森林中游猎为生。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鄂伦春族总人口8196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1个自治旗、11个猎民乡镇、16个猎民村。  相似文献   

19.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民族,鄂伦春族民歌在鄂伦春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鄂伦春族音乐体裁赞达温其中三首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研究,对比其在曲式、调性及旋律方面的异同,以映射到赞达温的整体特点。  相似文献   

20.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鄂伦春族6965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分布在黑龙江省的有3588人,居住在塔河、呼玛、爱辉、逊克、嘉荫等市县的5个鄂伦春族乡的8个民族村。鄂伦春族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