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长春辗转北京、石家庄、广州,又到上海,历经多年,郭竞雄带领工作室里的几十个年轻人,一路漂泊,不分晨昏,困了睡火车过道,饿了消灭大包泡面……跋涉至今,工作室终于抵达第一个高峰,获得迄今为止中国漫画界在国际上的最美桂冠。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梧桐社区,社区由原来3个自然村组成,原居民都是客家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又毗邻香港,社区内离休老人人数众多。多年以前,社区内的老人们,都习惯了喝早茶、打麻将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某市一社区,一年前建立了社区网站,居民们想要了解掌握社区里的大小事,足不出屋,只要在家中轻轻点一下鼠标,就能达到目的。近日,社区网站在原有的栏目基础上,又增设了“健康家园”方面的内容。不仅建有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的体检手册、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2,(7):21-21
马宇,观前街道察院场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原为怡园幼儿园老师,2001年8月进入社区工作,先后担任社区主任、工作站站长、党委书记等职。作为一名社区当家人,马宇将工作心得总结为“加减乘除”工作法。  相似文献   

5.
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中,如何对患有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帮教,这是一个新的课题。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身患疾病的人从监狱回到社区接受矫正。而如何在不影响社区矫正效果的前提下,开展好对他们的帮教工作,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四二一”家庭增多,传统的家庭照料正受到严峻挑战,养老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2005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两岸四地社区服务交流大会上,宁波市海曙区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居家养老示范区”,其社会化养老模式得到专家认同。“海曙模式”把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结合起来,引入专业化服务,符合传统伦理道德,满足了老年人对精神慰藉的需求,同时又经济可行,开辟了社区就业的新空间。这种既无离家之苦,又有托老之乐的养老模式,目前已在宁波市海曙区65个社区全面推广,使600多名80岁以上高龄的困难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社区居民自治集合了基层事务管理的许多特点。 一是转变,居委会变“刚性”服务为“柔性”服务,二是依托,依托区民政局、街道、社工组织“三方合力”,一起构建服务体系;三是运用,运用“四种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四是培育,培育社区领袖、社区组织、社区义工,还有社区帮扶和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2,(7):21-21
周洯,观前街道装驾桥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4年起在社区工作,曾先后在观前街道小公园社区、香花桥社区工作,2006年12月调至装驾桥社区工作,2008年任社区工作站站长,现任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其“三访”工作法简介: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1,(20):39-39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汉唐街南社区60岁以上老人147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0.55%,是全市老龄化比例最高的社区。近年来,社区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基本形成了社区照料、志愿帮扶、亲情慰藉“三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受到了社区老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照顾社区空巢老人,近日,河北保定市河大社区想出一个新招:每名社区干部“承包”4至5名空巢老人,定期到老人家中探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海盐武原街道的枣园社区有一位热心老人,别看他已78岁了,但他“身兼多职”,他是消费监督义工、社区义务巡逻队队长、网吧市场义务监督员、社区96345联络员、武原街道廉情信息员、社区消防志愿者和市民环保检查团团员……他叫郑永桢,被居民称为“闲不住的热心”。  相似文献   

12.
上海浦东新区联洋健康服务中心是一家以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和指导为主的社区健康服务公益性社会组织,旨在探索社区、社工、专业医疗机构、医学高等院校相互结合的社区健康服务新途径,建立社区慢性病预防管理体系和社区健康服务平台。机构的核心团队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相关医学药学专业及社会学专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2,(2):53-53
卢淑娟是北京市延庆县百泉街道国润家园社区居委会干部。自从来到社区,卢淑娟就特别关心社区的老年人。她走遍了社区老年人家庭,将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重新摸底,对社区内167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登记造册。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初,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发布了“大学生社工计划”,提出未来3年内,将在北京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5000人担任专职社区工作者。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推进北京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年龄结构合理化、工作理念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怫山市南海区,社工作为创新管理服务基层的“生力军”,已逐渐融入居民的生活:200多个社工站遍布南海各社区;社工“带”义工联动开展社区服务;借鉴香港等地先进经验探索社工职业化…-.随着南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南海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社会管理之路,奏响了250万南海市民幸福生活的新乐章。南海社工,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已在社区建成200多个社工站2007年7月,5名华南农业大学社工系的毕业生进入罗村几个社区,重点开展青少年服务,这是南海首批专业社工,并在南海开创了社工进社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12,(7):23-23
朱建平,娄门街道官渎社区党总支书记,2005年10月起在官渎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在组织火车站地区动迁过程中,朱建平带领社区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团结协作,运用“管道建设”工作法,稳步推进动迁工作,未发生一起强制动迁的事件。工作法简介:  相似文献   

17.
老社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缩影.老街、老巷、老邻居.一个“老”字道尽了城市的沧桑。而随着社会变迁,老社区在岁月流逝中逐渐老去。曾经熟悉的邻里和温暖的情谊,曾经”远亲不如近邻”的守望相助,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生活在悄无声息却又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2,(7):16-16
【基本案情】2010年初,锦华社区仲雅苑小区意诚物业将仲雅苑南区的8号楼(二层楼面结构)除配电问外,擅自整体出租给私人,承租人又以“二房东”的身份,将整体楼面隔成多间房间,添置双人铁床,以群租形式对外招祖,入住近100名民工,给整个小区的治安和消防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引起了周边居民的强烈反感和担忧。部分居民代表在向物业反映无果的情况下,联名向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9.
子非 《当代老年》2007,(9):14-15
2007年6月,在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各大论坛上,平凡,慈祥的“地摊奶奶”迅速走红,成为最吸引注意力的热门话题之一。 “地摊奶奶”到底是什人?她缘何走上了网络?又为什么能感动众多网友?她引来如此大的热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2,(7):22-22
邱静,桃花坞街道养育巷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3年进入平江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在服务社区70多名离休老干部过程中,邱静采用“五四”工作法,即“五必访四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