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的挑水中流逝,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第三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过了一个星期,还是这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当看到他的老友之后,他大吃一惊。原来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了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虽然有时很忙,但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相似文献   

2.
庐山游记     
早闻庐山风景秀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庐山,地处九江市南鄱阳湖畔。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苍劲挺拔的雄姿和神奇的魅力闻名中外,素有千古名山的美誉。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大汉阳峰高达1474米。宋代文豪苏东坡早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正是庐山地貌的显著特征。奇特的地貌再加上丰沛的雨量,促成了庐山云雾缭绕、气候宜人的特征,使庐山有了凉岛、避暑胜地的美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庐山的灵气吸引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此建院,数不清的文化遗迹使庐山成了集政治、文化、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千古名…  相似文献   

3.
超越的美丽     
一位台湾作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从台北坐飞机到高雄去,飞机起飞后,他从窗口瞄到有座山很漂亮,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红橙黄绿青蓝紫……他感到奇怪,他在台北住了那么久怎么没见过这座美丽的山呢?于是他便很小声地问旁边的乘客:“对不起!可不可以帮我看看外面是什么山?”对方看了一眼,说:“那是内湖的垃圾山!”他不敢相信,内湖的垃圾山为什么那么美?旋即他恍然大悟,是因为高度!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个很高的视点来看它的缘故。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座“垃圾山”:挫折、悔恨、痛苦……如果我们能够不计较一日之短长,不过分在意成败得失,我…  相似文献   

4.
我在去菲律宾之前,就听说其首都马尼拉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华侨义山”,因此决心去拜访一下。 在马尼拉街头,我向人们打听“华侨义山”时,找了一位操福建话的老华侨,当他听明白我是来自墨尔本的一个老华侨后,他就热情地陪我走到市区北面的“华侨义山”。  相似文献   

5.
方竹平 《老友》2011,(7):16-16
我两岁那年。父亲由萍乡矿务局调到花鼓山煤矿工作。从那时起,我便跟着父亲在花鼓山煤矿生活了20多年。直到考上大学,我才离开矿山。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余市工作。如今,我已在这座城市生活了近20年。20年来,我平日里很少去花鼓山。但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我定会去花鼓山扫墓。在乘车通往花鼓山煤矿的路上.每当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高架立交桥。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感叹改革开放30余年来,祖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彝族古代诗人余家驹,汉文化修养很高,用汉文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其中的山水诗作,寄托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从其作品中,当时彝族知识分子的心态可见一斑。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可见到李白、苏东坡、陶渊明的影子.  相似文献   

7.
人生旅途上的“缘”是始料不及的。我自幼酷爱北宋文学巨匠苏东坡的作品。20多年前,我奉调入蜀,在峨眉山下,岷江之畔的眉山工作了二十个春秋。朱德元帅在苏东坡的故居题写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至今记忆犹新。20年后,我调至南京,受聘于三江大学。一天乘校车时,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矮矮胖胖,笑容可掬的老教师。同座的包忠文先生告诉我,他就是苏东坡的后裔苏泽民教授。于是,我抽空到商学院副院长办公室拜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人牛旅途上的因缘际会是始料不及的。我自幼酷爱北宋文学巨匠苏东坡的作品.20多年前.我奉调入蜀.在峨眉山下岷江之畔的眉山工作了二十个春秋。朱德元帅在苏东坡的故居题写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至今记忆犹新。20年后.我调至南京.受聘于三江大学。一天乘校车时.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矮矮胖胖.笑容可掬的老教师。  相似文献   

9.
庐山的较量 九届二中全会开会前,我正在安徽搞调查研究。我是7月下旬请假回安徽的。先后到皖北、皖中视察,研究解决如何改变贫困面貌,搞好工农业生产的问题。8月15日我到六安的当晚,接到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王良恩打来的电话,问我,到庐山参加九届二中全会,是回北京后再去,还是直接从安徽去。我告诉他,直接从安徽到庐山参加会议。 到了庐山后,我被安排住在国务院业务组成员住地。周总理住在这组房子的主楼。主楼后面山坡上三五十米处有几幢小楼,我住第一幢,上面是李先念同志,再上面是余秋里同志。每天吃饭,都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山在那里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一名记者采访登山运动员:“是什么力量让你去征服一座又一座山的?”登山运动员意味深长地说:“因为山在那里。”山在那里。这是多么朴实而又意蕴深远的回答啊!对我们来说,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摆在那里,让我们去面对吗?  相似文献   

11.
贺伟 《老友》2012,(12):32-33
2012年7月3日,"牯岭美国学校校友会"举办的第二期中国文化学习班在庐山开班。20多岁的学员乔治对庐山特别有感情,他的祖母是中国人,在庐山出生、长大,和他祖父在庐山相恋。乔治的祖父杰姆先生与我是朋友,2007年9月去世。去世前他从美国给我寄来一盒磁带,磁带中录的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之多、之奇、之险、之秀、之美,在世界上应数第一。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皆有多少令人陶醉的山景。若没有那么多的山,恐怕象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等大文豪的诗文就会缺乏某种艺术美感;若没有那么多的山,恐怕象历史上那么多英雄俊杰的形象,也会失去某种光泽。难怪,人们一想到古往今来的无数伟人,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许多巍峨的高山。在那些历代动人的诗章中,昆仑、泰山、庐山、华山……成了顶天立地的风流人物的象征。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从韶山到井冈山到六盘山,然后再到庐山,与山结下了不  相似文献   

13.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他们都很幽默。 一天,苏东坡唤来书童,叫他去佛印那里取点东西。书童问取什么,苏东坡说:“你戴上草帽,穿上木鞋去,他就知道你取什么了。”  相似文献   

14.
山水文学从胎孕、初澜到高潮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期间,庐山高僧慧远因喜好山水而结宇林下,并同一些有相同习尚的隐士交游和徜徉林泉。这种山水之游有感于中而形诸言,就是由慧远领头的山水诗文创作。作为群体的艺术审美活动,慧远和庐山僧俗众人的吟咏山水上承孙绰、许询,下启谢灵运。由于慧远对谢灵运有多方面的影响,他给山水文学高潮的推动力就较之同时代的殷仲文、谢混来得更为直接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作品中的口语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居易作品中的口语表达[日]入矢义高,董志翘译“元轻白俗”这一评语,出自苏东坡《祭柳子玉文冲,而实际上,苏东坡并非在总体上赋予白居易的文学作品以“俗”的性质,这从他对白诗的其他评论中可以推知。上述的评语当是针对那些只根据外表的“轻俗”而肤浅地仿效元、...  相似文献   

16.
暑假游乐宫     
某地有一茶山,山间有一寺院,苏东坡时常进寺吟诗作赋,那里的老和尚待他非常热情。一日,苏东坡遣一仆人到寺院去要东西,并让他头戴草帽,脚穿木屐。仆人问他要去什么东西,苏东坡笑道:“只管前去,老僧见你自会知苏东坡要什么晓。”仆人来到寺院,老和尚问他有何贵干,仆人说来要东西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相似文献   

18.
蒋介石庐山遇刺1931年6月,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太乙村亦有别墅避暑。一天,蒋介石的侍卫在山林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火腿。这只火腿一切都很好,可就是中间被挖空了,而且明显是有人用刀削空的。他们分析一定有人夹带武器上了山,因而他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是我国古代对养生最有研究的一位文学家之一。他在许多文章中记载了自己的养生经验。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苏东坡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习性,取得延年益寿的效果。他在《东坡杂记》里,记载了一则常年服食生姜延寿的轶事。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到净慈  相似文献   

20.
慕秋 《老友》2012,(10):56-56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书房案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堂堂宰相,怎么会作出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