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外出经历对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应用事件史分析方法,讨论了农村妇女初次外出时间与初婚年龄的关系。所用数据来自2000年安徽、四川省4个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妇女的外出经历及外出时间对她们的初婚年龄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婚前曾经外出的妇女初婚年龄较大。婚前外出的流入地为外省或城市的妇女,初婚年龄大于其他婚前外出过的妇女。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村年轻妇女的初婚年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妇女初婚年龄的变化及其原因──河北省资料分析的启示叶文振一、理论背景和假设过去对我国妇女初婚年龄变化原因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理论派别,即人口政策派和社会经济发展派。持人口政策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妇女初婚年龄明显上扬主要是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强有力地推行...  相似文献   

3.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述初婚模型对妇女初婚状况进行再分析,由抽样调查数据、普查数据或登记数据可以求得妇女分年龄、分年度的初婚率。某一年度的年龄别妇女初婚率是各个同年出生未婚妇女队列在该年度的初婚比例,为了分析该年妇女实际初婚水平,应用上述模型,采用队列的方法,假定一同年出生的妇女队列按照该年分年龄妇女初婚率度过其整个初婚期,便可计算某年妇女年龄别初婚递进率与总和初婚递进率。根据我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将所得的总和初婚率与总和初婚递进率列表比较,如表1及图4、5和图6所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浦东新区外来人口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社会网络、社会融合以及流动因素对妇女的理想婚龄、实际婚龄和初次流动后5年内结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交往、居住环境和在城市的滞留时间对妇女的初婚年龄均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农村流动人口初婚观念与行为转变的过程、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5.
初婚表在衡量当年初婚水平,研究初婚变化趋势中起重要作用;也是进行地区对比、年代对比及分析初婚特征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也许是由于制作初婚表需要的统计资料较多,有些资料又不易收到,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我国较大地区范围的初婚表。我国在1982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口资料,使我们有可能作出1981年的全国女性初婚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育龄妇女以每年400万的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妇女的生育低龄化。据统计,我国早婚妇女占同龄人口的比例已由1984年的3.04%,上升到1986年的3.45%;妇女初婚年龄逐年下降,1984年为22.87岁,1986年妇女平均初婚年龄降为22.29岁,接近1976年的水平(22.30岁)。据估计,20岁以内妇女生育的婴儿已占我国计划外生育婴儿的20%,约占当年出生婴儿的9%。  相似文献   

7.
<正> 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诞生,随之也产生了生育问题.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女20岁,男22岁)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即为晚婚,妇女在24岁以上生育者为晚育.由于各种原因,妇女初婚年龄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初婚年龄与初育年龄、生育次数、流产次数等生育行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国外一些关于初婚年龄与生育行为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我国由于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别.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初婚年龄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必然有它自己的特点.本文使用1991年10月进行的“当代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所获得的山东省的数据对妇女初婚年龄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做出定量分析,并分别就城乡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当代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涉及山东省的十个县市的1440个完全家庭.调查向我们提供了每个家庭妇女的初婚年龄、初育年龄、生育次数、流产次数等数据资料。以下分别加以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20122014年吉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抽样调查相关数据,选取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对其婚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吉林省已婚育龄流动妇女初婚所占比例较高,选择在流入地结婚和生育的妇女的初婚和初育年龄延迟,地理通婚圈不断扩展。有71.2%的流动妇女生育子女个数为1个。流动妇女中婚前怀孕比例较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初婚年份。  相似文献   

9.
同批出生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和平均生育子女数受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和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为基础,专门分析我国女性人口平均教育水平对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和平均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类地区的影响模式,说明提高女性文化教育水平的长远意义.二、不同文化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的差异依据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数据,我们计算了城市、城郊、镇和农村四类地区45—57岁(分三个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的差异.显然,这些妇女基本上完成了终身生育任务,在生育期内受计划牛育政策的影响较小.教育水平同其它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一起影响了她们的生育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资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作出的.由于该调查提供了1987年15—64岁的少数民族妇女在各年龄初婚的人口数,由此可以确定这五十个出生同期群分别在各年龄的初婚率,并进一步推算在1987年以前各年龄的初婚率.例如若我们已知在1987年50岁的妇女在14岁、15岁,……50岁的初婚率分别为m_(14)、m_(15),……m_(50),则可认为她们在1986年49岁的初婚率为m_(49),1985年48岁的初婚率为m_(48)…1973年时14岁的初婚率为m_(14)等等.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以往,人口生育行为的时间序列研究多集中于人口再生产的开始,即妇女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上。然而,妇女的终育年龄(即妇女生育最后一孩时的年龄)和妇女生育期的实际时间长度也同样是重要的生育变量。 因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妇女停止生育的年龄影响着几代人和家庭内的关系;一个其妇女的生育过程结束很晚并经历较长生育期的社会,必然具有高出生率和人口增长迅速的特点;这个社会一般也同时承受着产妇、胎儿和婴儿的高死亡率。因而,对妇女终育年龄和生育期长短的研究,同样也是对一个社会的人口生育行为的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妇女的初婚年龄、初育年龄探讨研究较多,而对妇女终育年龄和实际的生育期长短的研究涉足较少。本文运用suchindran和Horne提出的模型,试图对中国的情况做一探讨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在对初婚的研究中,以往多用初婚总数、初婚比例、初婚率和总和初婚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分别描述了初婚的规模、构成、强度等特征,是分析初婚状况的重要指标,但以这些指标反映较长时期的初婚状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需引入等初婚率年龄指标,并据此构造出初婚率等水平图,以便更深入地分析人口的历史初婚状况。  相似文献   

13.
<正> 婚姻状况是人口普查中有关人口和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人口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婚姻状况的各项比例中,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尤为人们所关注。这是因为,通过分年龄性别的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和计算,可大致反映出该人口的分性别的已婚比和平均初婚年龄。50岁以上未婚者在同年龄人口中的比例一般可视为不婚率。这些都会对人口生育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未婚人口状况这一指标已成为分析生育率乃至进行人口预测的依据之一。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在我国人口史上首次全面记录和综合了我国未婚人口的状况。本文即拟以此次普查资料为基础,同时联系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我国未婚人口状况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婴、幼儿死亡率的研究,人口学家们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如美国著名的人口学家Coale(寇尔)和Demeny(德蒙尼)所作的模式生命表。在这模式生命表中把死亡分成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模式生命表有不同的婴、幼儿死亡率;其它有Gopertz(贡贝尔兹)曾设想过死亡规律;还有如北欧的非对称学派Thiele(西尔)也曾经提出过在年少期的人口生存率模型。这些研究,从人口研究的历史来看,都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但我们也可发觉在这些研究中还存在着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例如在寇尔等作的模型生命表中,看不到生命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各年龄死亡率的联系,并且四种模式也不能概括各种各样的人口现象。而在其它的模型中精确度还嫌不够。1981年,南朝鲜的人口学者金敏子曾提出用韦伯(Weibull)  相似文献   

15.
生命表是个多种用途的工具,它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和人口自然变动的指标,过去生命表仅用于生命统计和人寿保险。近年来,根据生命表原理所衍生出来的一些统计方法,应用范围很广,可用来作人口预测和分析人口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如婚姻、就业、家庭、教育状况等,医疗卫生上用于肿瘤、结核、职业病及其它慢性病等生存率的分析。六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本刊于本期开始连续刊登亓昕等人编制的《我国1995年各省市分性别简略生命表》,将分6期刊发完毕。  生命表是人口学工作者及社会学工作者经常使用的工具,它能为社会经济工作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利用原始资料(普查资料或抽样调查资料)编制生命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我国于1995年10月1日进行的1%抽样调查,提供了1994年10月1日至1995年9月30日死亡人口数和同期中点的分年龄人口数。由这些资料,可以编制出1995年各省市分性别简略生命表。  一、编制方法为减少数据的波动性,我…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研究我国人口的婚姻、生育、死亡等要素的巨大变动如何影响妇女的家庭状态。这里所说的家庭状态是指妇女的婚姻、胎次、存活子女数,父母是否在世,一生中预期有多少时间处于“上有老”(父母大于65岁),“下有小”(子女小于18岁)的状态等等。我们先阐述家庭状态生命表的原理(计算方法在附录中给出),然后分别就我国妇女的婚姻  相似文献   

18.
对80年代以来我国妇女初婚初育间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婚—初育间隔体现了头胎生育时间早晚和初婚后避孕的情况。我国大部分夫妇都是在有了第一个孩子以后才采取避孕措施。75%的人在结婚的第二年内生了第一个孩子。城市和农村妇女的初婚—初育间隔模式是相似的,但城市妇女的间隔略比农村妇女长些。生存分析显示居住地(农村或城市)、文化程度、初婚年龄对初婚—初育间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玉柱  姜玉 《西北人口》2009,30(3):53-56
本研究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长表0.95‰抽样数据,首先匹配了育龄妇女曾生子女教与现存子女数一致的样本,通过育龄妇女结婚时间与其长子/长女的出生时间差(精确到月)定义育龄妇女的初婚初育间隔.研究发现,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较短,集中度很高,近7成妇女在婚后一年半以内生育,90%的育龄妇女在婚后2年半以内生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总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我国育龄妇女的初婚初育间隔存在较大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其中城市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大于农村,而西部地区育龄妇女初婚初育间隔则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育龄妇女的结婚时间和受教育程度对其婚育间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夫妇年龄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再婚人口占有配偶人口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在我国,据1982年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15—67岁妇女中的再婚人口仅占相应有配偶人口比重的6.8%),夫妇间的年龄差别大体上反映了人口初婚年龄差,后者与婚龄人口性别比有密切关系。在以往的中国人口著作和人口资料中,有关我国夫妇年龄差别的记载并不多见。在这个意义上,1982年,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串抽样调查所捉供的全国夫妇年龄差的数据,可以说填补了我国人口婚姻和婚配制度研究上有关数据的空白和不足。本文拟依据此次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我国夫妇的年龄差别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