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是汉、藏、回等民族交流的结合地带,总人口68.5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4.06%(藏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5.64%),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0.29%。全州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人,人口密度最低的玛曲县每平方公里仅为3.3人。"十一五"期间,甘南州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人口及发展问题。人口规模由1953年的3401.38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10449.07万人,人口总量是原来的3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53年的5.89%提高到2000年的8.41%。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人VI比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少数民族人口的繁荣与发展,更需要人口结构的合理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其中合理的性别比是民族兴旺发达、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借鉴汉族人口的研究经验,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祖国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1990年全国大陆除汉族人口以外,各少数民族人口9120万人,分布在祖国各地。云南有52个民族,是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其中,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1232.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9.86%;居住在云南境内的特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人口550.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4.7%,这些民族除白族以外,都占全国各自民族总人口数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4.
黄荣清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2):1-10,23-28
一、人口数量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一度高速增长,从1982年的6643万人增至1990年的9057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89%,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6.62%提高到8.01%。1990—2000年,根据“五普”资料,全国(大陆)人口增加了9.92%,其中,汉族人口由103919万人增至113739万人,增加了9.45%,全国人口和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1%和0.87%;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全州总人口440.8万人,有哈萨克、汉、维吾尔等47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62.1%。近年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被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第四阶段示范州为契机,把不断满  相似文献   

6.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辖3镇16乡,4个居委会,306个行政村,19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5万人,其中:回族25.7万人,占54.3%,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也是古人所说的“陇中之苦甲天下”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是由五十五个民族,八千多万人组成的,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02%,但分布面广。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有600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2%。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聚居的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4%,其余26%散居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是一个发展变动的群体,其变动的规模和发展的趋势,既有人口过程内在的机制作用,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又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其中尤以社会制度变迁、经济变迁、  相似文献   

8.
根据“五普”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0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虽然少数民族整体人数相对较少,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因素法模型对我国人口数量较少的门巴族未来人口进行预测,分析未来50年门巴族人口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少数民族人口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国家制定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依据,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是国家最早在民族地区确定的综合改革试点市,辖3区7旗2县,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39.3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人。赤峰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2001年初,赤峰市被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试点市后,围绕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总目标,结合赤峰地区实际,市人口计生委把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作为综合改革的突  相似文献   

10.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北部,总人口40.91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24%,壮族人口占50%,其他民族人口占6%,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县。过去,当地农村女孩很受歧视、女孩不能进族谱、女孩不能上祖宗墓碑文,女孩上学读书受教育的权力也被剥夺,“重男轻女”的陈旧世俗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农村群众的生育观念。2003年“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在柳城县启动以来,  相似文献   

11.
Q Zhou  Y Xiong 《人口研究》1982,(3):33-37
China is a Socialist country which is composed of numerous ethnic groups. In addition to the Han people, there are 55 minori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Since liberation (1949), the lives of the minorities have improved greatly. There has also been reasonable advancement in their local economic situatio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s, and health care,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has also increased rapidly.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rate of population growth among the minorities is extremely high, and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minority population is young. The custom of early marriage and having children at a young age is still popular. The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s and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are still too low to satisfy current needs of the local people.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population growth among the minorities may reach among climax, and the problem of overpopulation may become more serious. This new trend is not encouraging for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y peopl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minority population, variou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local situations, and work in family planning and birth control is also urgently needed for the minorities.  相似文献   

12.
陶斯文 《西北人口》2012,33(3):110-115
土地乃民生之本,民族地区由于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面临着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利用问题,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难症";本研究以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着重分析了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生存现状、可持续生计存在问题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影响等,全面而系统地对失地农民生计路径进行具有建设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贫困原因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贫困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本文首先从地域、人口增长以及国家扶贫战绩几方面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贫困在地域上的重合性,进而从区域发展、社会公平和政策效果以及贫困人口的人文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认为虽然造成区域性少数民族贫困状况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区域发展的滞后,但在摆脱贫困的难易方面,政府提供的脱贫服务和民族人口的人文制约因素则起着更为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While most previous research on immigrants’ assimilation refers to the residual disadvantage that remains in empirical analyses of economic outcomes as a general ‘ethnic penalty’, this current paper disentangles the ‘ethnic penalty’ by dividing it into four component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host country, and the policy environment in host country. This study tests the effects of these four components on three economic outcomes: employment,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Data from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the Migrant Integration Policy Index, the UN, and the World Bank are integrated her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immigrants’ disadvantage in terms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are both origin and host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effects of ethnic origins, social exclusion, and policies are weaker. However, ethnic origins and social exclusion actually play a central role in determining unemployment of immigrants.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长德 《西北人口》2008,29(4):49-54,58
本文根据凉山州历年人口资料和最近几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的变化。文章发现,总体上,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少数民族人口还存在着人口增长较快,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口负担重等问题,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当前凉山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战略关键期”,人口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文章提出,要通过稳定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人口发展,实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雪颖 《西北人口》2006,(3):58-59,63
本文介绍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在民族地区实行计划生育是少数民族自身繁荣进步的需要,以及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为祥 《南方人口》2008,23(1):42-50
本文基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并结合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综合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一方面,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民族人口的分布格局有着非凡的稳定性,即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居住相对集中、大多生活在农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民族政策的变化,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民族人口的再分布渐趋活跃。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向东部沿海地区扩散的态势,人口分布趋于分散,城市化进程加速。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8个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63.41%。受到这些地区本身历史的、自然的、民族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人口状况也表现为与中国中、东部很大的不同,具有自身显著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口变动以及自然增长状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For most immigrants and ethnic minority groups, everyday life in the country of settlement raises question of adaptation and belonging. Aside from factors such as lower income, lower education and poorer health, being an ethnic minority member carries additional factors that can lower 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 Using data from two studies the present paper shows that ethnic minority group members (Turkish-Dutch) have lower 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 than a comparable majority group (Dutch) because they are less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in the country of settlement. In addition, Study 2 showed that higher perceived structural discrimin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country of settlement, but also with higher ethnic group identification that, in turn,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流动人口在出现由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规模迁移流动的同时.也有局部的逆向流动。这种逆向流动的规模尽管不如前者显著.但却涉及到更复杂的民族关系.而各民族的居住格局又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西部云南省迪庆州为例分析发现.总体上流动人口中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整体居住分离程度还是比较低,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居住融合比较理想,但分民族来看.汉族与藏族、回族的居住分离程度较高.远远大于白族、纳西族和傈僳族。有效地进行居住迁移调整不仅可以减少各民族流动人口内部的矛盾.而且也能促进各民族流动人口之间、各民族流动人口与原住居民之间的融合,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