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示语翻译要注意不同国家文化的历史背景。译者只有在了解不同国家语言历史和习俗的基础上,方能运用适应性原则进行翻译。文章以生态翻译学视阈,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以下简称"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来阐释公示语翻译,用以促进我国外宣语言与人文环境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城市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2.
汉英公示语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其翻译方法和质量不容忽视。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可以作为汉英公示语翻译的一个新翻译原则,翻译文本的质量可以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的适应来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目的是让受众准确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实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要有跨文化意识,设法化解汉英语言在文化、习惯、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以目的语为归宿,让译入语受众顺利获取信息,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成功实现.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与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关系,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公示语业已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名片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公示语译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表象是语际转换,实质是跨文化交际,目的是为目的语受众提供方便与服务。通过对比汉英公示语译例发现,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以目的语受众为中心,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消弭源语的陌生化现象,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际,进而达到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英汉公示语的交际功能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琦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104-105
本文探讨公示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以期使公示语的译文达到最佳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对大连市旅游景点公示语译文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收集海滨休闲、历史文化和科技人文三类旅游资源的707条公示语进行错误诊断、分类。结果显示译文存在拼写错误、语法不通、中国式英语、语义错误、跨文化语用失误等诸多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际效果。在此从翻译理论、翻译策略和翻译工具的角度提出翻译产品质量改善建议,同时从监管的角度提出公示语规范化管理措施,希望为净化大连公示语语言环境、加强公示语学术与行政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凌斌 《学术探索》2014,(6):138-141
旅游景区的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同文化所造成的思维差异和误解使公示语翻译失误频出,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译入语受众的文化心理,使公示语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在有效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准确、有效地体现公示语翻译的应用功能。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就杭州新景区的某些公示语误译或不规范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RIB(Respect-Innovation-Borrow Approach)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潘兰兰 《云梦学刊》2012,33(6):142-145
公示语英译旨在给外国友人正确的提示和指导,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长沙市公示语英译存在诸多问题,并亟需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案。以此为基础,以读者为主体的翻译策略尤为重要;且译者从事公示语翻译时必须充分关注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并注重其情感需求,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创作出最能实现公示语预期目的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作为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汉英翻译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公示语译文却存在语言失误、内容失真、文化不容和美感失真的问题。在此拟从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和美学翻译策略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翻译,以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及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这对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功能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托,佐以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以宿州市新汴河风景区公示语翻译为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景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达到规范新汴河风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与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是一张城市名片,它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其文明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外商的投资决心。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南宁市公示语翻译现状进行考察,探讨公示语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广告文本中的身体悖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等处书写或设置的各种标牌或警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也越来越多,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媒介,人们对于公示语这个能够展现中国国际形象,体现城市文明水平的窗口也越来越重视。本文从英汉语言的特点和差异出发对英汉公示语的表达方式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说明公示语翻译背后的语言文化影响以及探索公示语互译的策略与技巧,为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提供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模因论及翻译模因论来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公示语的翻译则可以看成是公示语翻译模因或模因复合体的跨文化复制和传播。公示语翻译模因库(meme—pool),深入探讨其中的公示语翻译模因或模因复合体跨文化复制、传播的表现类型,可以为具体的翻译提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模因理论入手,指出模因和翻译的关系,并提出以模因论指导大学生公示语翻译实践的教学设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针对宁波市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借鉴模因理论,优化教学策略,指导大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活动,可以促进英语公示语模因的成功复制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交通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翻译不准确、表达不统一和视认性不强等问题,直接威胁着行车安全,也影响国家形象。基于高速公路交通公示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应采用交际翻译策略,坚持传意、互文和简洁原则,以外国驾驶人为中心,力求信息全面准确,表达简洁规范,保证实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6.
语际转换模式在规范城市公示语英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公示语亦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于全国各车站、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英语公示语翻译却不尽如意,错译、乱译、死译等现象比比皆是,有时甚至出现拼写错误的现象。本文根据公示语的"静态"和"动态"意义及用词特点,从语际转换的角度分析使用‘对应式’和‘替代式’转换模式来规范翻译英语公示语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缺省,甚至冲突,从而导致翻译不同层面的损失,这种损失如果不经译者补偿,译文读者的理解会存在语义疑团,因此翻译中的补偿手段是必要的。汉语成语典故文本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翻译过程中采取适当的补偿策略尤为重要。本文以纽马克和夏廷德的补偿理论为基础,以《中国成语典故英译》为实践内容,从语言、文化以及审美三个方面,分析其翻译过程中的补偿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