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择吉避凶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南。风水文化自古盛行至今,尤其盛行于客家地区,风水文化对客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族谱是有关风水问题记载的重要文字资料。本文通过对客家族谱文献的分析,多视角地探析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清以来南方各地客家族谱普遍出现世系合流的现象,即一个较广范围的同姓族谱,竟都有一位年代较远的共同祖先.选取以黄氏族谱关于黄峭山的传说为例,解读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汉族族群最核心的两个文化观念,以及它们所揭示出来的汉族尤其是客家族群独特的生存密码,或者说生存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风水实践与客家传统社会的结构与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考察风水实践与客家传统社会的结构与运作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分析阐述客家地区的风水观念与表征及其与客家社会的关系。大量的文献材料和田野调查表明:在传统客家社会,风水实践与客家人争夺生存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经济利益密切相关。风水实践建构起客家传统社会结构,并影响着它的具体运作和发展,折射出客家人的生存伦理思想和社会特质。  相似文献   

4.
客家风水民俗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客家风水民俗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客家风水民俗是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学说,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精华与糟粕、科学与迷信、唯物思想与唯心思想的混合体。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将其有益部分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为新时代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玉林一客家家族村落族谱、祖先传说和围龙屋的剖析,以及对该家族的祖先从广东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客家宗族迁徙后,家族成员的集体记忆通过以族谱和围龙屋为代表的家族物质文化在民俗生活中的使用、家族中口耳相传的祖先传说以及家族祭祀仪式得以维系;族谱的使用和重新编撰体现了客家族群在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脉络下的"再生"和"创新"的社会文化过程,祖先传说与祭祀仪式为村落社会认同提供了深层基础,使家族成员的血缘联系和家族观念得到强化,重要的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由此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6.
台湾客家精神特征的形成,来自客家族群开山拓土的迁徙历史和悠久的文化记忆,又可追溯到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底蕴。透过台湾客家文学创作,在铭记故乡的祖根文化记忆、传承耕读文明的客家庄生活方式以及坚守客家的语言、族谱和民间崇拜等方面,都可寻觅客家族群生活中保留的河洛文化遗风,也由此见证了客家“根在中原”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7.
客家妇女的守志与再嫁——以族谱记载为中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族谱对传统社会客家妇女守志与再嫁的记载,可以发现两种互相矛盾的记载:一种记载客家地区贞节观念浓厚,鲜见改嫁者,因此记载贞女节妇的传记在族谱中频频出现;另一种则记录了大量夫死改嫁者,与此同时,守志者却寥若晨星.这两种现象反映了修谱者的立场与观点,前者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深厚,用官方话语书写,以寡妇再嫁为耻;后者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较小,比较真实地记下了民间社会寡妇的再嫁现象.  相似文献   

8.
破除风水迷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世龙 《学术界》2005,(2):107-12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现正大行其道。但风水绝对不是科学 ,而是一种迷信。问题是今天流行的“风水” ,往往被美化为“科学” ,一些所谓学问家还为其提供论证 ,更有一些官员不信马列信迷信 ,甚至有学者说风水理论是中国独创的一门艰深学科 ,是综合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的一门自然学科 ,试图让这一连古人都批判的迷信堂而皇之地走进科学圣殿。虽然“风水”盛行与市场“需要”有关 ,但其本质是伪科学。  相似文献   

9.
《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一书系由日本学者濑川昌久先生积十余年之心血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濑川先生现年四十五岁,是日本当前最年轻的国立大学教授之一,专攻文化人类学。从1983年开始,他就一直以汉族的社会组织为主要研……  相似文献   

10.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有着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族群认同是对自身身份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本质与心理基础。客家的文化认同通过客家文化结构中的文化要素进行表述,认同作为亚文化的客家文化正是对于中原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对客家族群自身历史记忆与价值体系的认同。客家文化运动,则是客家族群认同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唐人对墓葬风水的追求是普遍现象.祖先崇拜、洛阳地域的良好风水是吸引唐人归葬洛阳的重要因素.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唐人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当时移居内地的非汉人群体,对华夏文化中风水观念的摄取,既表明其汉化的趋向,亦是其认同华夏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客家族谱中一般有族规家训内容,族规是宗族施行教化的言行规约,族规的制订和运行有一套既定的程序。从预防犯罪角度而言,有遵法的价值,对此进行法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分析客家宗族在民间习惯法、国家成文法框架下的自我约束方式及营建社区和谐等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闽赣粤交界的大三角地区是客家族群(民系)孕育、诞生和成熟的原生地,具有先民、先祖、祖先三重血缘资源优势和文化场景作用,是客家血缘与文化的寻根处。客家在此地所寻找的客家基本精神是对河洛根性文化的传承。客家原生地是海内外客家中原河洛姓氏寻根的中转站。客家的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是客家族群认同的主要途径,对全球化背景下重构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移民是客家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泰宁县开善上保为例,具体探讨当地早期“历史”的创造,以及先来后到的宗族如何在民间社会的环境下共同构建地方文化。文章指出,对于民间社会的早期历史来说,族谱和口头传说实际上具有相同的意义。各姓宗族对于文化资源的创造和运用,目的都在于获得更多的权力资本以提升社会地位。地方文化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国家认同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化现象可以展示文化持有人群对其所处环境的生态适应,建筑作为文化运行的重要产物,正是具备这样的特点.土楼是客家人从中部平原地带迁入南方山区之后所发展起来的特有建筑形式,其中尤以福建的土楼最为典型和著名,而同样生活于山地的贵州苗族则多以干栏式的吊脚楼居住.福建客家土楼和贵州苗族吊脚楼两种山地建筑在选址上的风水讲究、用料上就地取材的方式和楼层房间的布局,还有通风、采光、保暖、抗震等方面独到的设计以及修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技艺,充分展示了他们对所处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围屋是赣南客家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分布范围广泛,影响深远,与闽西的土楼、粤北的围龙屋同为客家民居经典.作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杰作,围屋被众多建筑学家所论述,但其文化内涵却未被研究者所深究.如果以人为中心,从筑、居、思的角度切入,分析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意蕴及其在整体客家文化中的建构意义,就能够十分清楚地发现:赣南客家围屋所体现的独特人居文化是中州古风与地方传统有机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傅丽 《江西社会科学》2005,(12):134-138
在21世纪全球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文化背景下,在我国各民族社会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赣南客家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也备受关注.中村傩舞是赣南客家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对它的分析来探讨赣南客家原生态文化的特性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介绍了客家民居的基本特征 ,并对其旅游吸引价值及开发作初步探讨。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可视文化景观 ,通过客家民居可感受到客家文化发展的历程。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  相似文献   

19.
客家是汉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客家方言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客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客家族群语言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客家人的移民路径有关。从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客家移民路径选择的时序性和空间性对"客家"语言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清末民初客家人对客家移民的文化认同感的系统构建对客家移民属性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客家建筑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客家宗祠是客家建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没有同期官府、寺院及其他民居等注重。客家宗祠有自身明显的建筑特征,其设计同样寓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加强对客家宗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客家文化的发扬光大,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的延伸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