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之中,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国际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发挥语文教育的主体功能,不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与做事,而且教会学生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君子不器”、“诲人不倦”,树立语文教师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等。  相似文献   

2.
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教育实习就是到中学进行语文教育实践,上几堂课,当几天班主任,不用开什么《语文教育实习学》课程;另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教育实习是《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一个内容,放在语文教法课程讲一讲就行了,开《语文教育实习学》课程是多此一举.我们认为,前一种意见强调语文教育实践是对的,问题在于忽视语文教育实习的理论指导;后一种意见强调语文教学理论,把语文教育实习纳入语文教学理论之中,无疑是对的,问题在于忽视了语文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我们主张开设《语文教育实习学》课程,就是要从语文教育实习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索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固有规律,使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逐步实现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那么,高师院校为什么要开设《教育实习学》课程呢?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更有杰出的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主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而他关于“语文习惯”这一问题的论述,又贯穿在各个基本问题之中。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当代的语文教育专家亦指出:“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大都可以用听说读写内容由理解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更转化为习惯来说明c’(…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评介李德身董菊初先生的《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系统研究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带有开创性的好书。董先生是江苏省连云港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多年来主讲语文教学法,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的经验。他对语文教育的许多具体...  相似文献   

5.
最近,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周庆元教授,出版了他的新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在这部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于语文教育问题的深邃见解。全书洋洋洒洒60余万言,内容丰厚,体系完备,资料翔实,论述缜密,视野开阔,构建了完整的语文教育理论阐释体系,堪为中国语文教育科学化研究的丰硕成果。一理论阐释科学全书系统地回答了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认识语文和怎样教学语文”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并且围绕这个基本问题,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及社会和时代发展对我国语文教育的需求,在怎样开设语…  相似文献   

6.
当代学生情感的冷漠、缺失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语文"作为人文性最突出的一门学科,理应承担起情感教育这一重要任务。笔者在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学习中,认真思考李吉林老师提出的"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情绪发展过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是"感兴——感受——感染——感误——感化"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体。本文结合《背影》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具体阐释了这一情感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教育”。但是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施这一点,正确处理好“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二者的关系,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处理得法,事半功倍,教书育人,一举两得;处理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有效地结合语文训练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教育界正在进行关于中学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改革的讨论。在讨论中人们期望认真总结和发扬本国优秀的语文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连云港教育学院董菊初教授新著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问世了。这是一部近40万字的阐发叶圣陶语文教育思...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开始有中学语文教育理论专著正式出版起,到1989年底10年间,全国约有40多种中学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出版。其中,韦志成先生的《语文教育原理》(武汉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原理》)一书,是很富有新意的一种。作者站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采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对语文教育现象作了深刻的阐述,达到了相当的理论高度。与同类教材和专著比较,《原理》的特点是很明显的,可以说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是独树一帜的,很值得一读。首先,从论述方式上看,《原理》采用了全方位、多侧面,即所谓“立体”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语文教育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的主要话题。在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总是重视教学方法,而却忽视了美学教育的传递,最后使得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了兴趣,成绩一再下滑。下面,本文就以高职语文教学为例,对其与美学教育实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其中,现代语文教育理论既承续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合理成分,义整合了其他学科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和积极影响,将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了更好的实践和丰富这一理论,开展课外语文活动成了其中的重要环节,为此,一定要以扩大语文学习空间为出发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课外语文活动更好地为现代语文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说明文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常用的文章体裁。人们要介绍生产技术和生活经验,解说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往往采用说明文文体加以表述。从传授知识的教科书,到科学影片的解说词;从古人著作《说文解字》、《梦溪笔谈》,到当代书刊《科学导游》、《世界知识》;从自然科学的天地到社会科学的领域,我们不难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说明文。随着科学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日益深入,说明文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价值。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中,说明文的教学也逐渐占有了显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大家,语文教育工作终其一生,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源。以往论者多关注其对初等、中等语文教育的贡献,而忽略其对高等语文教育的意义。本文撷取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焦点问题,从语文先辈的教育资源中努力挖掘其现代意义,为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1月,《北京文学》组织了3篇长文.对当前语文教育现状作了激烈的批评,一石激起千重浪,尔后全国许多报刊纷纷开辟专栏,关注讨论语文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及时邀请这次大讨论的引发者王丽女士主编结集出版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语文教育大讨论”并未结束,我们仔细审视这次语文教育批评,发现与以往的语文教育争论显然不同之处是,发起争论和参与批评的人不是语文界圈内人士,而是诸如文学界、历史学界、哲学界、新闻界的圈外人。在众多的观点中,真正可以拿到学术讲台上讨论的不外乎语文教育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观点…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中“言”、“象”、“意”、“道”之间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反思当下语文教育的局限。“技道合一”、“立像尽意”、“注重体悟”启迪我们在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正确看待工具理性,摆脱科学主义的过度侵入,使语文教育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6.
王尚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是为语文教育事业筚路蓝缕、奋进不已的性情学者。他构建了一个以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论、语文教学任务的语感论、语文教学活动的对话论为三大支柱的独特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始终占领着学术的制高点。他主编了浙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参与主编《新语文读本》中学版,领衔主编《新语文读本》小学版和《现代语文初中读本》,成为语文教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后来教材编写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历来都是创新的活跃领域,如何打破传统观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人文教育的发展,是语文应用文教学改革所追求的.我们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着眼于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从高工专人文教育的现状出发,结合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对语文应用文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实践,以期在加强文理渗透、培养高素质的中国未来的工程人才方面有理论与实践上的建树.  相似文献   

18.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当代国际教育的潮流。其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学会求知,足见其重要性。学会求知,指的不是学会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知识.而应该是在掌握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方法、能力探求未知的事物,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创新的品格 ,才能在研究领域中拓开视野 ,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曹明海先生正是凭借其高远的学术视界及勤勉的态度 ,写就专著《语文教育智慧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版 ) ,从而拓展出一片崭新的语文教育研究天地。本书通过对语文教育智慧生成和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的深层阐释 ,以及对语文教学中解读智慧、设计智慧、管理智慧等的多元探究 ,建构起一个独特的语文教育智慧理论体系 ,为我们提供了透视语文教育的全新视角和一套新的解释话语。它对于开启我们的语文教育智慧 ,深入开展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教…  相似文献   

20.
华中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的《语文教育美学研究》以推动语文学科有效地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与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为宗旨。它既是认知学的"真"和伦理学的"善"及美育学的"美"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又是三者在语文教育中的升华和熔铸。作者在《语文教育美学研究》中所着力阐发的"真善美融合"的主张虽然有些理想色彩,却为语文教育展示了一幅和谐发展的辉煌前景,因而值得语文教育学界的同仁加以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