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人所“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美国青年奥斯本失业了。25岁的奥斯本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但他时刻梦想着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新闻记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鼓足勇气去一家小报社应聘。 “在办报方面,你有什么经验和特长?”主编问。奥斯本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最后补充说“不过,我写了篇文章。”主编接过他的文章看了后,摇着头说:“年轻人,你这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甚至还有不少语法、逻辑、修辞方面的毛病——可是你这篇文章也有独到的地方,是的,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就很可贵!这个独到的东西是创造。凭这一点,我愿意试用你三个月。”主编握着奥斯本的手吩咐道:“好好干吧!”主编  相似文献   

2.
与人初次见面,总要天经地义地问一句:“在哪儿工作?”随便点便是“你是干什么的?”或是新潮点:“在哪儿发财?”但对方常常神秘一笑,或作深沉状,下面没准儿就是“你猜呢?”这算好的。要是来句:“什么部干”或“什么都不干”,叫人就不好再问什么了。资质愚钝的往往就不知如何应答了。 初识郑小姐,她扔给我的就是句“什么都没干”。那你每天做什么?我不解。“玩!”她一派天真烂漫。不过,她玩的可不是过家家,她从湖北“玩”到新疆,义从新疆“玩”到浙江,“玩”出了自己的服装店,“玩”出了自己的咖啡屋,“玩”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但还没“玩”够,她还想“玩”出家公司,“玩”出家厂子呢。 “什么都干”。这话大家可能听得多些,赵辉就常常这样说。他先是在一家火锅城当大师傅,老板在报上吹嘘他是“重庆名师”。在和人侃大山时,他便回忆当初在长江上当海军的逍遥,在广州当倒爷的惊险,常令听众翘大拇指,说声“佩服”。3个月不见,他又结束了当餐厅老板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许是一家镭射厅或服装店的老板,谁知道呢,反正他自己这么说。 也不是所有的人部在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初次见面,大多数人还是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是干什么的。然而即使这样。有时你也搞不清他或她到底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3.
牛栏里的鹿     
一只鹿被猎狗追赶得很急,跑进一个农家院子里,恐惧不安地混在牛群里躲藏起来.一头牛好意地告诫他说:“喂!不幸的家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将自己交到敌人手中,这不是自投罗网吗?”鹿回答说:“朋友,只要你允许我躲在这里,我便会寻找机会逃走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考核干部政绩时,每每提及某位干部是否胜任本职,就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什么干部胜不胜任?关键看领导者信不信任。”言下之意,干部是否胜任本职并不重要,关键看领导者与你的感情如何。“信任你,你就行,不行也行;不信任你,你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这些话,虽是听者无意,说者有心。但细细品析,在我们任用干部工作中,也确有这种以“信任”替代“胜任”的现象。 客观实际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的干部政绩平平,群众常常背后指责某个干部根本不能胜任本职。应该自己干的事,却常常要别人为他“擦屁股”,甚至一项任务下来,干脆动口全盘托出。尽管这样,有的领导者却大会小会表扬,不停地夸赞某人“不错”,甚至以“人无完人”,总有他的优点”之语来为其搪塞,示意这个干部我很“信任”。有的部门或单位,某个岗位一旦缺额,一些领导者明知某个干部比他心目中的人选强,也是宁用心中的弱者,而不用与已无情但群众公认的强者。有的部门或单位的干部,因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触犯了领导者的自尊,尽管这个干部想方设法地以多出实绩来博得领导者的信任,但仍无济于事,照样被打入“冷宫”。 造成上述以“信任”替代“胜任”的使用干部的现象,从决策层主观上找原因,大致有四:一是以我划线  相似文献   

5.
公鸡和宝玉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相似文献   

6.
寓言三则     
魔鬼与天神 很久以前,魔鬼与天神相约每个月初进行一次决斗.然而他们每一次决斗,往往只有一个回合,魔鬼就被天神打翻在地,动弹不得. 魔鬼便向天神询问自己为何总是斗不过他. 天神说道:“你每次决斗时,总是心生冲动,露出愤怒的目光,因而屡屡失败.如果你总是以冲动愤怒开始,必定以惨败告终.”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书藉:《处世100条》《与人友好相处的秘诀》。我们记住了许多条条框框的法则,但仍然觉得盲人摸象——不得要领。社会是复杂的,人的内心是微妙的,且瞬息万变,能不能找到一把处世的金钥匙呢?美国的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内基说“能”。金钥匙就是了解人类的本性,在交往中顺乎人类的本性,满足他人的愿望,就能在交往中如鱼得水。本性之一:人人最关心的是“自我”当你看一张包含你的集体合影时,你首先寻找的是自己;当你打听学习成绩时,最先打听的是你自己的成绩;当某住宅失火时,你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亲友…  相似文献   

8.
有人似乎天生与成功绝缘,而事实却是,他分明害怕成功。被自己否定的结果,便是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很多人都有“就差那临门一脚”的经验,到头来让自己白忙了一场,功败垂成。有一天,如果你反省自问,发现自己的成就似乎远远落在你的抱负之后,或者,你常常在一个好的开始之后,却总是在最后一分钟失败了,那么,你很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的“害怕成功”在作祟。什么是“害怕成功”?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有意无意间,会做出降低生产力、打击士气的事。譬如,你告诉自己“我真差劲”、“我真无能”等等,用这些丧气的话来不断地否定自己。结…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一些以专家身份下海的企业家一样,陈秀枢也喜欢下属叫自己“陈教授”而非“陈总”,但比较专家和企业家这两个角色,陈却更钟情企业家,他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专家型企业家。” 从卫生员起步的微生物专家 1996年下海前,陈秀枢埋头做了22年的学问。但他的学问是从做部队卫生员开始的。1974年,陈秀枢高中毕业,其时高考尚未恢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人父亲给儿子指了一条路:“你去参军  相似文献   

10.
当你被别人忽视的时候,请记住一句话:你自己就是伯乐!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为身材矮小, 总是被别人忽视。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但是班级小组推荐的名单中没有他。于是他找到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比赛, 老师尽管有些怀疑,但仍答应了他。几天后, 他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无尘电动黑板擦,  相似文献   

11.
查看结果 A云层中 你拥有一个向往自由、憧憬自由,且会不计较一切而争取自由的灵魂。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你都希望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如果无法办到的话,你宁可放弃现在的计划,也不肯委曲求全。很多时候你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被其他人和自己生存的环境所操纵的人,没有办法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做生意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 看“动物世界”节目的时候,不知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些动物们你吃我、我吃它,这里有公平吗?我是没有问过。但为什么到了人类这里,就总要谈公平呢?当年做老师时,我最头痛的一件事就是给学生打分,自己做了20年的学生,将心比心,总想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的分数,因为那每一分都包含了学生的一份辛苦。 渐渐地,我便把这公平的信仰普通应用,也就开始不断碰壁,生意场上更是这样。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一群“周瑜”加一群“黄盖”。这里没有公平,只有“周瑜”能不能找到“黄盖”。 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两点:第一是你能不能找到“黄盖”。这需要勤奋和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瑞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他认为,一件庞杂的事务,其中真正重要的部分只占整体很小的份额。这个理论有时又被称为“重要的少数”或“繁琐的多数”,也可称为“八二定律”。在西点军校的赛车训练课上,教练说道:“在赛车时你可能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最需要关心的一件事,就是当车轮打滑时你要  相似文献   

14.
“我无意让您难过,”他歉意地说。“不,这不是难过,”我沉默了一会儿说。“是你的画,你的好客和你的为人打动了我。”“谢谢您这样说。”他笑了。随后,他站起来走到画桌旁。“我来给您题个字,盖个印。”他从桌上拿起一枚图章,在桌角的大红印泥上擦了擦,然后盖在字画上。接着又拿起一支毛笔,写下了“赠友人”,并签上了他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求职技巧     
明明白白你的心“你对目前这份工作的感觉如何?”“还可以”。“你对目前的收入状况满意吗?”“还可以”。“你感到来我们公司上班路途是否太远了些?’“还可以”。象上述这些问题常常在面试时可以听到,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当主考官所提出的问题均被求职者用模棱两可的“还可以”打发掉了之后,可以说面试的效果就几近于零了。因为从面试中,主考官并未得到任何关于求职者的有用信息,他所留下的对求职者的印象也是十分模糊的。如果第二天求职者有可能碰到主考官,问起他对你的看法时,他也一定会支支吾吾地说:“还可以……’所以当求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他被人们誉为“洋雷锋”。他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儿童设立助学金,为中国高校的新兴学科尽心尽力,他还真诚地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两年前的一天,潘维廉博士投书《厦门日报》,叙述他当天上街,不慎把二百美金和在中国的永久居留证弄丢了,就在他着急的时候,一对中国夫妇叫住了他,说:你丢的东西在这J[。潘博士写道:“我的钱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们如数还给了我,而且无论如何不肯接受我的酬谢,甚至连一件小礼物也不收,他们说:‘能帮别人一把,这就够了。”’潘维廉在信中还针对有人对他说“你在美国可以赚…  相似文献   

17.
对妻子,纵已说过千言万语,又何止一个“相知”二字了得。在他与死神对峙的这些年月里,是妻子对他的爱、对他所选择的作为一个癌症病人独有的生存方式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使他直到今天仍活得像一个大写的“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情况下,妻子总是告诉他“做你想做的事,你能行!”因此,他从没有被癌症打败的感觉,相反,他是胜利者。正是在6年与癌症对抗的过程中,他的事业发展,家庭生活改善,他们现在居住的一套舒适的商品房,就是1997年他向银行签了 10年的按揭贷款买下的,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妻子给我的是真实的爱情,不…  相似文献   

18.
1 小时候,我们打过赌,他说:“姐,我不想读书了。”我气势汹汹地大声对他喊:“不读书,没出息。”他噘着小嘴不服气:“哼,我将来赚的钱肯定比你多。”中专毕业后,他就去了广东,而我去了北方念大学。路是自己选的,后果得自己承担。我念大学后,他还给家里寄过几次钱,信誓旦旦地在电话里说:“姐,等我混好了,让你过有钱人的日子,你等着哈。”  相似文献   

19.
用人8大误区     
1.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就是任用人不管德、才如何,只是选择那些和自己感情好、关系密切的人,这种现象在许多企业和机关里存在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三: 一是“以我划线”。谁赞同他、拥护他、吹捧他,就提拔谁。“顺我者存,附我者升”,把自己领导的部门和单位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地”。 二是“唯派是亲”。凡是帮朋派友,不管是否有德有才;都优先加以考虑。 三是“关系至上”。你有“ 关系”,用你;你没“关系”,让你没有“出头之日”。 任人唯亲的做法必然阻挠、排斥德才兼备、作风正派、坚持真…  相似文献   

20.
    
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 我笑笑,没说话,他以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 “我知道,它有斑点。”本来不想提的,被他一逼,只好说了,免得他一直啰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