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策划人语当27张省会城市的市委常委集体合影排列在一起时,人们不禁要问:他们都有谁?4月16日,成都市委换届完美"收官",标志着历时9个月的省会城市党委换届全部完成。换届之后,省会城市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分别是怎样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2.
王运宝 《决策》2012,(5):18-21
省会城市党委换届全部完成,有哪些人进入到领导班子中?统计发现,在年龄上"50后"与"60后"是主体,"70后"才露尖尖角。在地域来源上,山东和江苏是人数最多的两省,被媒体称为"鲁班"、"苏军"。  相似文献   

3.
中央纪委宣布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接受组织调查后,媒体统计发现,十八大以来,已有6名省会城市党委"一把手"落马。同期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中,省会城市"一把手"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都顶着"市委书记"的头衔,但手中权力又超过一般城市的"一把手";他们并非中央部委、省委大院的掌门人、决策者,却影响着政策最直接的执行效果;因为省会城市都是重点城市、地区中心,与同级别其他干部相比,他们的落马给社会带来的震撼往往更大。所有落马省会城市"一把手"都是省委常委,有的还  相似文献   

4.
中央纪委宣布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接受组织调查后,媒体统计发现,十八大以来,已有6名省会城市党委“一把手”落马。同期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中,省会城市“一把手”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都顶着“市委书记”的头衔,但手中权力又超过一般城市的“一把手”;他们并非中央部委、省委大院的掌门人、决策者,却影响着政策最直接的执行效果;因为省会城市都是重点城市、地区中心,与同级别其他干部相比,他们的落马给社会带来的震撼往往更大。  相似文献   

5.
28岁、副厅级干部,被称为"史上最牛公务员"见诸媒体之后,引发了对干部年轻化的热议。"最年轻的省部级领导"、"最年轻的省委常委"、"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市长"、"最年轻的副省长"等等,每次党委政府集中换届,"最年轻"三个字总会成为新闻媒体的大字标题。  相似文献   

6.
<正>东北省会城市哈尔滨市、长春市和沈阳市都想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大有作为,他们相互之间竞争多于合作,但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如果只有竞争而无合作,其结果往往是不但竞争者的效益不能实现最大化,而且各自的效益也很难实现最大化。东北省会城市之间加强投融资合作,对各方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程必定 《决策》2001,(9):13-15
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将逐步进入城市主导型的发展新阶段.由于省会城市既是省区的行政中心,又是省区的经济中心,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的整体发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不少省区都十分重视研究省会城市经济,投入很大力量发展省会城市经济;对安徽而言,也应特别注重研究省会合肥经济,加快发展合肥经济.  相似文献   

8.
省会城市必须从过去行政中心的优越感中走出来,从整体上再造自己的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区域经济真正的中心和脊梁。近些年,相当一部分省会城市的中心带动作用不断衰退,省会城市正在失去昔日的光辉。具体表现在一是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二是省会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省最近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正式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贵阳作为省会,代表着贵州形象和水平,如何全力以赴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以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的完美融合,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贵阳市委书记陈刚指出,贵阳市将牢记省会城市的职责使命,切实增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逐步改善,简政放权不断推进,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简称"驻省办")的职能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要求。为改进和加强"驻省办"管理,根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3月16日转发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各地将撤销县级政府驻本省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撤销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驻本省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经济特区等设立办事机构,开展政  相似文献   

11.
省会城市一直是各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近几年,郑州、武汉、合肥、太原等许多省会城市却相对沉寂,无论是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是在中心地位的稳固上,都好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而自“十一五”规划启动以来,许多省区重新强调要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将振兴中心城市及打造  相似文献   

12.
省会城市一直是各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随着一些单列市、地级市的迅速崛起,许多省会城市却相对沉寂,无论是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是在中心地位的稳固上,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形成了在民间所称的中部塌陷和省会城市“没落”现象。最近,上海市一所著名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开出了一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1,(17):24-25
省会是一个省份发展要素最多、最集中的区域,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省会城市必须发挥好自身优势,率先实现突破。据监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一些省会城市为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一流城市”、“第一方阵”、“国家中心城市”等全新定位。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地抢抓“十二五”机遇,冲刺一流省会城市。合肥、福州、太原等省会城市提出。在今后5年建设区域性大城市、大都市。而广州、西安、南昌等地区则利用资源优势,致力打造各自特色之都,即国际科技创业之都、中国文化之都、中国水都。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1,(16):19-19
“省会兴则全省兴.省会强则全省强”。“十二五”开局,如何增强自身承载力和带动辐射作用,是一些欠发达省会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总结近年来合肥县域发展的经验,一个基本方面就是以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大以城带乡的力度,充分调动三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依托省会中心城市优势,加快市县之间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中心功能是不是省会城市的"十全功夫"?如果不是,那些老省会怎么会变得"一无所有"?老省会与新省会,一个怅然滑落,一个拔节成长,50年的发展落差所引发的忧思在于:中国的城市发展何时才能走出政治中心功能依赖的迷途。在区域发展中,我们习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逐步改善,简政放权不断推进,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简称“驻省办”)的职能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要求。为改进和加强“驻省办”管理,根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3月16日转发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各地将撤销县级政府驻本省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撤销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驻本省省会城市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18.
秦尊文 《决策》2011,(2):54-56
从2007年起,中西部GDP增速开始超过东部,这其中,中部各省会城市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中部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再定位之后的中部省会城市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9.
朱晓刚 《决策》2004,(1):40-41
从国内各省的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外城市对本省的“经济入侵”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此举固然会侵蚀省会城市的“供养区”,有损于省会的中心城市地位,但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提升未必是一件坏事,因此不必过于强调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只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全省大局有利、暂时由谁来辐射和带动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3,(31):26-26
地方政府性债务与压力 ◆债务规模增长较快,有4个省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增长率超过20%;◆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已超过100%,最高达189%;◆基于老虎财经的口径,在各项算法中,15个目标省会城市中债务压力排名最高的10个为:南京、成都、广州、合肥、昆明、长沙、武汉、哈尔滨、西安和兰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