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习惯见解,本丈旨在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是“经验”问题,而不是“理解”问题。文章通过探究《真理与方法》的写作体例与表述方式、伽达默尔同海德格尔的关系,阐明造成这种“理解”倾向的原因。并总结、评述“诠释学经验”范畴。  相似文献   

2.
伽达默尔的“一体性”的概念表达了其实践诠释学思想,作为实践诠释学的核心概念,探讨“Solidaritt”概念的词源学含义,分析其内在涵盖的三个层面及“一体性”概念的理论现实意义,可从根本上把握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观,并以“一体性”概念为线索,厘清伽达默尔实践诠释学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诠释学的“语言转向”开始于《真理与方法》的第三部分.转向使其诠释学实现普遍化并可能成功应对招致的指责,即认为他的诠释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实用主义哲学阵营中罗蒂十分重视伽达默尔的哲学.麦克道尔的哲学明显有来自伽达默尔诠释学和语言观的启迪,由此形成了不同于笛卡儿传统的关于知识、心灵与世界关系方面问题的分析理路.这可以说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实用主义哲学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传统诠释学由于承袭西方传统哲学的知识论取向,始终无法越出方法论领域,而伽达默尔努力建构以“理解和解释相统一”为主导思想的“统一科学”并对语言本体论、真理观、理解的应用性、历史性、“对话”理论等进行系统化论述,从而成为后现代哲学诠释学的代表人物。在看到伽达默尔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其进行理性的评判。  相似文献   

5.
诠释学从施莱尔马赫发展到伽达默尔,历史意识已渐渐明晰,无论是“心理移情”还是“效果历史”,都体现出几代诠释学家们的历史思维方式。当然,明确历史意识的演化脉络,不仅有助于构建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更有助于为人文科学的兴起做好奠基,同时也有利于把握诠释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诠释学历史上比较有重要影响力的诠释学家们的历史意识,窥探诠释学发展中的历史意识之演化,并提出诠释学发展过程中历史意识的缺陷,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诠释学的进化态势。  相似文献   

6.
以“依经立义”、“倚传现义”这两种经学诠释学思路来重新观照刘歆立古文经学与经今古文学之争,可以发现:所谓“争”以及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的分歧,其实是两种诠释学思想之间的互补。不论是今文经学的此消还是古文经学的彼长。都是中国经学诠释学思想的内在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科学诠释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可能无视和割断历史.它的形成是英美科学哲学和欧洲大陆诠释学两大传统交融的产物,文章通过波普尔、库恩、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思想揭示了科学诠释学的形成,它不仅是科学哲学逻辑困境造成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诠释学进一步拓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2003:诠释学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去世之后的2003年,国内学界的诠释学研究逐步进入一个理性、平实而有条不紊的新阶段。在西方诠释学原典与理论的译介与研究、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相结合的研究、诠释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性研究以及诠释学向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渗透等四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诠释学的系统性研究、研究力量的整合以及后备研究力量的培养等方面还亟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2007年度是汉语学界的诠释学研究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此一年度适逢20世纪的德国诠释学大师伽达默尔逝世五周年.以此为契机,汉语学界的诠释学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在西方诠释学的文本适译与理论研究方面,标志性的成果先后面世;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相结合方面的高水平研究不断涌现;诠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联性方面也时有争论;诠释学在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应用与实践,仍然于诗学和教育学渚领域的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通过对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方法论诠释学的批判,为建立自己的哲学诠释学寻找到了内在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他的诠释学在理论上的三个归结。  相似文献   

11.
让.斯塔罗宾斯基的批评,尊重传统,力求创新,在新旧两种批评的攻讦和交汇中开辟着自己的道路,冶文学、哲学、史学、自然科学(医学)于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阐释风格。他把批评看作"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往返的一个"永无止境"的行程,由这种行程所形成的"批评的轨迹"是他最喜欢的概念:批评的轨迹展开于(通过同情)接受一切和(通过理解)确定一切之间。批评的轨迹包含了"阐释的循环"的概念,这种循环是双重的同时的、并存的:一个是以阐释为中介的从客体(文本)到客体(批评文本)再回到客体(文本)的运动,此为德国人所说的阐释的循环,是客观的循环;一个是经由文本的从主体(批评主体)到主体(作品主体)再回到主体(批评主体)的运动,此为主观的循环,这是让.斯塔罗宾斯基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进入诗的阅读与接受、理解与欣赏的多方面思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解诗学思想一份重要的精神遗产。他主张“诗不能用另一套语言去解释”,却又肯定小泉八云《文学导解》里的文本细读批评方法,这种悖论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一方面他认为“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交通的公例”,要完全消除解诗过程中心灵深处美学上的隔膜, 达到“彻底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他又大量地论述了诗的不可解性与相对的可解性的矛盾,并且相信能够在一种由“心灵的渗透”所产生的“经验重合”的思想中得到和谐一致的解决。基于这样的思想,在进入诗阅读的技术层面,他强调了两个思想:一是读难懂的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背景”和“本事”,提高接受和感悟复杂文本的能力,完成对于作品的再创造。二是诗的接受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应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通过想象和联想看出事物、意象、词语之间所隐藏的巧妙关联,乃是接受复杂文本的一个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Northern Ireland has been and continues to be deeply divided on the basis of religion. This paper examines and compares contemporary fertility in the two communities given the sharp declin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recent decades. The data are drawn from the Northern Ireland Longitudinal Study and cover 108,000 women aged 16–44 in the period 1997–2007. A logit analysis of births in the period is undertaken based on individual demographic data and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ity in which the woman is resident. The effect of religion is measured by its individual marginal effect averaged over the total sample, over time and by the age of the woman. The estimated average marginal effect is 4 % of the probability of a woman having a birth over the entire period. The effect peaks when the woman is between 29 and 30 years and is stable over time. When the fertility behaviour of each religious group is compared separately with those women that came from the same background but had lost their religion, it is found to differ substantially. Thus, community background is rejected as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difference in fertility between declared Catholics and Protestants. Although the fertility rates of former Catholics and Protestants appear to be converging, the size of these groups is relatively small.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he small but distinct difference in the fertility rates of the two religious communities is likely to change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产品自身构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是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符号载体。而诠释学对于理解和语言交流有着大量深入的分析,旨在让人类更好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基于相关理解和信息传达的理论基础,对产品语意的传达进行探讨。提出从诠释学"语境"的角度出发,理解人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行为,将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与产品的使用情境相结合,构建产品"诠释情境",从而将哲学思想引入到产品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文本"具有不同于一般文本的特性:在文本的所指上,伽达默尔的文本指的是最初写成的东西,它产生于理解的受阻,并因理解的可能性和效果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就文本的特征来讲,伽达默尔的文本作为一个哲学诠释学的概念,具有本体论意义,文本不再是主体的客观对象,而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存在于和读者的历史对话中,对其理解的最终意义是应用于自身。  相似文献   

16.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解读工程实践和工程哲学的关键。在工程实践中,主体是多重主体,客体也是多重客体,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理解工程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关键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康德以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开启了德国的主体性哲学,但康德、费希特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片面化为客体对主体的服从,就远离了启蒙运动以来的唯物主义原则,谢林试图将这一唯物主义原则补充进哲学。谢林既肯定康德的主体中的纯粹理性的存在,又认为客体中存在同样的客观理性,认为这两者具有"先定的和谐",两者是绝对同一的。谢林认为这种先定的和谐只有少数天才在"理智"、"直观"和"美感"中才能把握。谢林将主客体的矛盾内化为主体内在的感觉,并在感觉中、在艺术中消解这种矛盾,使哲学和艺术成了一种纯粹个人的东西,哲学和艺术失去客观性和普遍性,走上了通往神秘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唤醒解释学意识,但解释学的研究同样需要借助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引.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正确的解释学意识包括对理解的对象意识、目标意识、条件性意识、创造性意识和性质意识等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解释.理解的对象是文本,理解的目标是把握文本的意义,从而为理解者服务;理解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历史性行为,理解的条件性不仅规定了理解的相对性,同时也规定了理解的可能性、客观性和绝对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道德教育的“主体—客体”结构和“主体—主体”结构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结构。并分析了道德教育交往过程的环节 :主体活动与心灵对话、体验与共鸣、领会与共悟、理解与共识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观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从整体论的原则出发,提供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构架和思维模式,放弃了近代机械自然观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所蕴含的基本生态理念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生态理念惊人地相似,为构建中国自己的生态伦理学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渊源和思想资料,进一步阐明了“天人合一”观的现实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