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理论界》2017,(1)
冷战结束后,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日本国内涌动着推动国内改革的诉求,并出现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后体制"的动向,其终极目标是走上"正常国家"的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后,日美两国将中国设定为"假想敌",解决了同盟一度缺失"敌人"的难题。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转型在所谓积极发挥国际作用以及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名义下,主动利用日美同盟为自身国家利益服务,不断将日本的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向全球范围辐射和投送,这一转型必将对21世纪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东亚“寡头垄断”的安全结构中,美日同盟“再定义”是其在冷战后应对中国崛起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前东亚安全结构出发,以博弈论为视角对冷战后美日同盟与中国可能出现的对局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东亚“寡头垄断”结构对双方政策选择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并由此阐述中国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3.
有关美日同盟的争论时来已久,由于是冷战的附属产品及其历史遗产,其在冷战后存在的必要性有诸多争议。但现实国际政治的发展,并没有阻止美日同盟强化的步伐。这一历史遗产能持续性发展,存在诸多的内外动因,即国际战略环境的不断变化、美日同盟职能的不断演进、可靠性需求在不断增加与同盟机制建设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走向衰亡,相反却日益巩固.这一战略态势的形成,主要是美国基于同盟内外状况深思熟虑、运筹帷幄的结果.控制日本“异动”的战略需要,孕育了美日同盟日益巩固的内部动力:而遏制朝鲜“威胁”和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诉求,则构成了美日同盟不断强化的外部推力.在这三重同盟战略目标的导引下,美国对美日同盟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指向进行了深入调整,使它逐渐适应了冷战后的新现实.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强化——以联合军事演习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联合军事演习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强化:作用范围扩大化、军事合作一体化、战略地位中心化、地区威慑强势化.  相似文献   

6.
钮维敢 钮维敢,1974年生,安徽定远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冷战后美国两洋同盟演化与国际格局转型研究"(13CKS029).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动基本是在冷战后国际格局转型与当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同盟体系——美国的大西洋同盟和亚太同盟(简称美国两洋同盟)——的互动关系上进行,美国不断加固与优化两洋同盟,利用国际格局中的结构性矛盾,力推国际格局向单极化发展.对此,有必要抓住冷战遗留问题的核心——冷战思维的特性,分析美国两洋同盟与当代国际格局转型的关系.这要求建立判断冷战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准与当今国际格局变化中出现的冷战现象的界定尺度,探析国际格局变化及冷战遗留问题的判断标准与论证逻辑,并考察美国两洋同盟的历史条件与现实支撑.因此,该项目研究有助于认清美国两洋同盟的本质与国际格局变化趋势:冷战后,美国两洋同盟经历了摇摆动荡期、稳定调整期和优化发展期,在美国"重返亚太"进程中两洋同盟呈合流之势;而国际格局转型在美国两洋同盟的影响下难以尘埃落定,以至于几起重大国际事件使多极化进程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及中日美三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冷战后的中日美三角关系有过多次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1996年4月以日美发表有关安保关系新定义的共同宣言为标志的日美关系的调整,和1997年10月以江泽民主席访美时中美宣布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为标志的的中美关系的调整。冷战时期的日美关系是以美苏争霸为背景的双边关系,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扩张,在东亚建立起一条新月形防堵圈,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是这条防堵圈中最重要的环节。1951年签订、1960年修改的《日美安保条约》,构成了冷战时期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的条约基础。为了维持日美…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朝鲜作为日本推进大陆政策的第一步首当其冲,而20世纪初日英同盟条约的缔结及其修订成为日本侵略朝鲜,最终实现其保护国化的主要国际支柱,如何理解日英同盟在日本近代侵略朝鲜过程中的作用是理解近代日本外交的一把钥匙。本文着重从三次同盟条约内容及其交涉过程的角度,并结合现实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来分析日英同盟在近代日本侵略朝鲜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我们理解日本近代外交的特点,以及冷战以来日美同盟条约内容逐步修订对朝鲜的影响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区域合作与民间外交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27—28日在上海召开。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蔡建国教授主持了研讨会,日本驻沪总领事馆首席领事片江学巳等日本、韩国、中国的学者、专家及相关人士约80人参加。现将研讨会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关于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孙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认为,东亚区域合作发展很快,但是与欧洲、北美相比是落后的,还没有建立区域经济组织。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第一,起步比较慢,但发展的势头很快。许多对话机制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做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吕平 《学术探索》2014,(3):24-29
战后美国将独岛(竹岛)交予驻韩美军管辖,随后支持日本对该岛的主权声索,杜鲁门政府对独岛(竹岛)归属的立场变化是韩日岛屿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冷战时期美国始终在韩日岛屿纠纷中扮演仲裁者角色。进入21世纪后美国掩盖对独岛(竹岛)主权归属的立场;同时推动日本搁置争议,拉拢韩国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从削弱日本、遏制苏联到防范中国,美国的东北亚战略威胁认知影响着它在独岛(竹岛)争议的倾向。奥巴马政府在表面"模糊"主权归属,同时加大对争端的调控力度,控制独岛纠纷对美日韩合作的阻碍作用。美国在独岛争端中的立场变化引导韩日岛屿争端呈现降温趋势,降低了东北亚各国联合应对日本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孙国强 《学术探索》2014,(12):28-32
中日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是当前东北亚地区的两大热点议题。中日关系方面,虽然今年以来中日释放出加强经济合作的信号,两国政治交往的频率和层次也出现回升,但是钓鱼岛争端和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这两个导致中日关系恶化的症结短期内难以化解,特别是在安全领域,两国缺乏互信,摩擦不断。朝鲜半岛局势仍继续陷入“紧张-缓和-紧张”的反复模式,在经历了短暂的缓和后再次趋于紧张。从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看,中美关系构成了这一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主轴。因此,梳理中美两国在东北亚安全领域的合作与分歧,进而以此为基础思考中国的应对之策,对维护中国周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效峰  石彩霞 《学术探索》2006,2(1):103-106
英日同盟是20世纪初英日两国为了与其它列强在远东进行竞争而结成的帝国主义政治军事同盟,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和促进各自的在华侵略利益。英日同盟条约先后经过了两次修订,反映了英日两国与俄、美、德等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复杂关系。可以说,英日同盟存在的二十年是列强按照实力逻辑进行一系列博弈的“丛林时期”。  相似文献   

14.
"9·11"后,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及对中亚地区恐怖分子的打击、威慑,使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被大大遏制,通过经济援助及经济合作、军事援助及军事合作一步步控制中亚各国的经济命脉,并诱使各国接受自己提出的附加条件,将其纳入西方的政治、经济轨道.至于推行"民主化运动"则引发中亚各国政局的动荡,对地区安全造成现实和潜在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48年 ,美国为适应冷战的需要而转变对日占领政策后 ,将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作为复兴日本经济的一个关键措施。为此 ,在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任总统期间 ,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日本入关。一方面 ,美国在国际上竭力与以英国为首的反对日本入关势力作斗争 ;另一方面 ,在国内千方百计克服国会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给政府造成的困难。虽然日本最终入关 ,但美国的政策并未完全获得成功 ,日本入关也给美国和美日经济关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曙光 《社会科学》2006,46(10):66-75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美国针对外来威胁的战略选择集中表现为遏制,从而构建、推进了国际关系的冷战状态。大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与冷战状态的起源和延伸存在关联。冷战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状态生存的动因研究可从四项议题展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具有六个基本特征,美国遏制战略的多元内涵具有五种选择。依据国内外冷战国际关系研究的成果,可以认为,冷战有可能正在从国际关系的例外转成常态。  相似文献   

17.
杨敏 《河北学刊》2005,25(2):105-112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日益深刻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为了成为全球化的适应者,东亚三国强化了国内的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以提高对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东亚已形成了跨国性的区域合作.如何使国家在全球体系中获得安全,并进一步促进跨国性区域合作,以对国际关系机制形成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是东亚国家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社会行动意义效应的理论角度看,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胶着和彼此建塑的关系.现代社会主体是"意义主体",社会行动则是"意义行动".在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过程中,促成了意义化的行动关联模式体系,亦即行动的结构.结构中的"异者"与"异见"可通过结构意义资源的不断生成而建立起某种共同的悟知和一致性的意愿.如果结构内部的意义资源能够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递进状态,将为持久、稳定、富于生机的合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东亚三国集体结构"可以说应当是作为行动主体的中、日、韩三国间的行动意义效应过程所锻铸或建塑的一种事实过程.随着中、日、韩三国共有悟知的发展,去中心化过程、主体平等必将进一步推进,从而使相互间通过让与或坚持、接受或拒绝,增进认可、理解、共识以及智慧和创意,将为"东亚三国集体结构"提供现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互构的理路与东亚的共同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杭生 《河北学刊》2005,25(2):97-104
东亚通过独具特色的进程形成了与欧美现代化极为不同的发展模式。东亚特色的一个重要基点也许在于一些学者所 说的"文化东亚",即儒教文化影响所产生的文化内聚力和整合力。中、日、韩三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核心,在经济发展模式、政治 威权机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等都有着某种共性。如果用"社会互构论"的眼界和理路,可以将中、日、韩三国 为核心的东亚视为"区域性互构共生体系"或称"东亚互构共生域"。这里的"互构"是从主体行动、权力、权益的自主性和平等性 来检视"东亚互构共生域"前景的。主体的差异性是"社会互构"的基本预设前提,因为差异才可以言互构,越是差异也就越要求 互补,通过求同存异的过程来求得互构共生的最佳值。东亚的兴起本身可以看作是对西方旧式现代性的一个有力挑战。中、日、 韩三国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共同关注,将重建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新型现代性的实践。通 过对三国的共性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创新能力、政党和政府精英的腐败、三国自由贸易的推进,以及经济、 政治、文化领域如何更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将对东亚和亚太地区、对国际关系秩序以及全球化进程形成深远的影响。中、日、韩三 国应当尽可能地达到三赢互利,避免  相似文献   

19.
牙买加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不平等性,区域货币合作是东亚国家化解不稳定性、减少不平等性的必由之路。通过影响东亚国家在区域货币合作博弈中的支付结构,牙买加体系的内生特征给东亚货币合作注入了持久的、外生的结构性激励,东亚货币合作由此得到维护和推进。东亚货币合作在受到牙买加体系力量塑造的同时,也对牙买加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孙建党 《阴山学刊》2005,18(3):77-83
按照战时美国关于印尼的计划,荷兰将有序地恢复其殖民统治,并指导印尼渐进地获得独立。但是,战后印尼民族主义者没有遵循美国所设想的非殖民化道路,而是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共和国政权。在荷兰与印尼冲突开始后,美国政府起初希望采取中立政策,以避开尴尬的非殖民化问题。但随着印尼局势的日益恶化,尤其是"茉莉芬事件"后,印尼共和国的反共倾向符合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而荷兰顽固的殖民政策已经威胁到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美国最终选择了支持印尼走向非殖民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