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语交流是依靠语言手段进行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行为的交流则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本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进行了比较 ,着重探讨了非言语行为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陈舒 《南方论刊》2009,(3):53-56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两种形式。据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30%通过语言交际,7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的。而非语言交际则主要通过体态语言进行的交际形式。论文中的非语言交际则以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为例。作为一名英文教师,通过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的了解,我们可以学会运用非语言交际行为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普及和深入,有益于所有人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文化交际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3.
郑红霞 《阴山学刊》2006,19(6):99-101
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逐渐深入,课堂交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课堂非言语交际在大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中西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以便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用原则是言语使用的原则,是使双方的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规律。在物质上,它要求语用者对语言信息进行客观的调节,使言语行为在方式、适量、关联、质真等方面都能满足语受者的需要,达到交际的目的。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指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交际双方都希望双方的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以保证交际顺利进行下去。这样,双方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见何自然《语用学概论》)语用原则就是交际双方在交际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种交际行为,成分复说方式也充分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语是一种“以形达意”的无声语言。本文揭示了非言语语的交际功能,非言语语与文化的关系,非言语语的组成及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思想教育的方式很多,非言语教育也是教育方式的一种。人类有一种不要言语就能沟通的。语言”,它所“说”的跟舌头几乎一样多。像声音(非言语的声音)、语调、双手及身体的姿势,眼球的转动、面部表情,以及面部颜色的变化等等,都能传递人们的情感和信息。手之一触,身之一转,眼波一横,眉峰一皱,都是道隐衷,诉幽情的绝妙“语言”。  相似文献   

7.
试论汉民族言语交际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是人们运用有声语言及其相伴随的辅助性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活动。由于不同民族的人文、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的言语交际活动,既有着某些共同性原则,又有着各个民族在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为交际者共同遵守的一整套准则,而且这些准则贯穿于各民族的言语教育、言语活动和言语评价之  相似文献   

8.
正确理解对方的有声语言并不一定意味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体触语面部表情等等。而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如身势语 ,体触语 ,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几种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非言语行为 ,比较不同国家的异同 ,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交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产生交往障碍、文化冲突现象即"文化休克"的原因除了语言和文化因素外,还有交际参与者的"交际适应度".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休克"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宏 《理论界》2007,(8):153-154
语境是语言学的一个重大理论,对言语交际有着普遍的制约作用。在交际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和它所依赖的语境相结合。而语言又植根于文化之中,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因此,文化语境在言语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文化语境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制约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交际性语言在课堂语境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澍心 《理论界》2005,(9):132-133
一、课堂语境构建观教师的语言能力归根结底是将教学语言与课堂语境恰当结合的能力。研究教师语言,必须联系课堂语境来考察,必须研究课堂语境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我们以“语境决定语用策略”的语用学观点来探讨教师语言的使用,其依据来自对语境构建理论的假设。传统语境观认为语境是已知的或给定的,强调言语表达者和信息接受者对语境的依赖性,认为言语交际者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以适应语境,语用主体受控于语境。但我们认为,语境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动态生成性。言语交际一方面以基本“给定”的情景语境(如时间、地点)和人们在…  相似文献   

12.
非言语沟通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言语沟通在人们信息传递过程中并非处于辅助性或支持性的地位,而是与语言沟通一起成为人际沟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十年间,对非言语沟通的研究大致上是从行为角度、语用学角度、神经生物学角度等三个方向上进行的。非语言沟通的信息传递渠道通常被认为是无声与有声的非语言符号所构成。对他人的非语言行为的精确性加工是与更多有意义的支持性的人际互动相关的。神经科学上的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生理角度研究非言语沟通缺陷的途径。非言语沟通的已有研究结论,将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良性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并且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拓了多种空间。  相似文献   

13.
礼貌是人类语言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在言语交际中有着很好的反映;交际语言的雅与俗是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与交际语言的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礼貌在言语交际中的反映及交际语言的雅俗与规范,要求大家在言语交际时礼貌用语、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带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一种间接的言语表达形式,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言语手段。对委婉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和表达方式做一些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风格,对于提高自身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重要代表奥斯汀(J.L.Austin)开创的言语行为学说(theory of speech-act)在英美语言哲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社会交际行为学、心理语言学等领域颇有影响。他把言语行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研究日常语言功能出发,把日常语言分析同功能主义和现象学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哲学思想。他提出了"说做相统一"的言语行为学说,划分了日常三种言语行为,区分了日常五种言语表达方式,考察了言语行为的相互关系和语旨行为(illocutionary act)的作用,突出强调了言语的功能和实际的使用及效果,有助于人们深入分析日常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的语言能力,是其天生的语言能力与后天的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是在他发展认知能力,在一定的社会语言环境下,无需专门教授便可习得。外语能力不同于语言能力,制约外语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语言环境。成人学习外语,则是在特定或人为的外语环境中,通过专门教授而获得。语言能力必须通过交际能力体现出来。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先天的语言能力,发展和提高后天获得的外语能力,培养和增强实际言语交际中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思维结果的语言,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存在模糊的语言形式。模糊语言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它不是糊里糊涂、模棱两可。语言的模糊性既体现在语言本身,也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中,如话语意义模糊。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模糊话语有很大的运用价值,运用得当能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中礼貌原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话语的礼貌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效果。然而,不同文化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衡量礼貌与否的标准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礼貌因素是导致交际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日语习得过程中应注重礼貌原则的导入,力求做到平面到立体的扩展、静态到动态的分析、局部到整体的感知,以指导语言交际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也大量存在。它涉及一些不同文化的非言语准则以及针对这些准则所使用的交际策略。因此,重视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认识文化因素的导入对成功地进行交际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常常由于某种原因而使用大量的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之一,它的提出及其分类对外语教学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很多,外语教学者在外语教学中要对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足够重视,从而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完成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