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公民司法知情权的法律渊源多样,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用了其中一种或多种。公民司法知情权的范围包括审判案件信息公开、审判政务信息公开、法官人员信息公开等。公民司法知情权的实现方式因知情权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该权利的救济机制包括上诉与提起宪法诉讼模式、向信息专员投诉与向信息法院起诉模式、向上级法院申诉或上诉模式和行政诉讼模式。我国应当在保留当事人上诉的方式之外,增加行政诉讼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2.
公开审判与隐私权保护之平衡——以刑事审判为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治对司法透明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开审判制度及其运行是司法透明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公开审判与人们日益关注的隐私权保护之间又极易产生冲突。虽然隐私权在目前阶段还只是各国宪法中的隐形权利,但在审判公开过程中,同样应形成有关原则和制度,防止当事人隐私权受到侵害,从而防止给当事人带来后期的及不必要的损失。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法院在进行公开审判探索和尝试的同时,也应平衡司法民主和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司法改革中产生的权利保障之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新宇 《江淮论坛》2014,(5):127-131
媒体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司法案件进行报道,既可以满足一般公民的知情权,也可以起到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舆论审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正审判。法律需要对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进行平衡。鉴于我国特殊的司法体制和司法环境,同时伴随着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不断发展,通过对舆论进行限制的方式来保护公民公正审判权的难度大幅提升。可以通过对特殊主体限制与保证审判独立的方式来对“舆论审判”进行因应。  相似文献   

4.
司法效率是指司法资源如何配置,而非司法投入与产出之比.司法效率是现代司法公正的基本构成要素,司法资源的稀缺使得司法必须追求效率,否则不足以完成其实现法律公正之价值使命.及时审判规范是司法效率的规范依据.审判及时与否直接决定着当事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审结案件的无效率司法,必将侵犯到当事人的公正审判权.提升司法效率的可行之道在于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案件管理.案件管理要求承审案件的法官完全主宰案件的审判过程,且能权威地调动其它司法资源为其案件审理服务.我国移植案件管理制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法院行政管理和案件管理如何分工明确,尤其是使前者不能干扰和影响后者.  相似文献   

5.
欧洲人权法院,是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的以保护人权为己任的司法机构,与1950年11月4日公开签署的欧洲人权公约相伴而生.1998年11月1日,对于人权法院而言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可以说是人权法院生命历程的分水岭.此前,法院是与欧洲理事会通力合作,共同维护人权公约所倡导的权利和自由;此后,法院以单一的永久性的特质示人,大梁独挑,成为捍卫欧洲人权与自由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6.
论知情权与行政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情权就其权利属性而言,应是一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政务公开特别是行政信息公开的方式;在中国,公民的知情权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并有知情权制度建设的初步实践,但公民知情权保护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当把知情权入宪并建立以统一的行政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务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考察和分析新中国法院地位变迁演化的历程,可以发现,人民法院曲折发展的历程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而且和建国后形成的超强国家观念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兴起,社会私域的扩大都必然会要求有相应的表达机关,更需有保护和救济其利益的法院系统.伴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完善法院制度,重塑法院地位已是实现公平、公开、公正、有效审判的现代司法之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知情权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小林 《兰州学刊》2005,(2):125-128
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府的重要义务与职责,其实质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知情权的概念,即法律关系的一方从另一方依法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信息的权利与自由;知情权可根据不同的标准类型化,并与隐私权、保密权、信息公开权等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审前报道对美国刑事审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公开刑事审判是强制性的。刑事被告有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而媒体和新闻有自由发表他们言论的权利。美国宪法中两个条款之间的冲突:保证刑事被告人能够获得不偏不倚的陪审团的公正审判,保证自由言论。我们对立法和美国最高法院对这一冲突如何平衡的规定进行了评论,并提出对提高美国刑事审判公正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愈来愈开放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加渴求获悉来自社会的、他人的信息,以满足探知的欲望;同时,又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希望为自己保留一块尽可能大的私密空间,个人隐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由此产生。一、知情权与隐私权概述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知情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公民依法享有知道国家活动、社会生活及有关自身生活的事务的权利。知情权这个概念最初缘自新闻界。美国记者肯特·库柏首先在1945年提出知情权的概念。他说:“知情权就是公民有权知道应知道的信息,国家应保障公民在最大范围…  相似文献   

11.
美国报业破产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全球范围的金融风暴袭来,在报业市场最发达的美国报纸运营陷入困境,先后有数家报纸申请破产保护,也引起了世界范围新闻界的关注.新媒体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模式,给报纸带来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报纸不用绝望,走出目前的报业困境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和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罗华玲  冯炯 《学术探索》2007,(3):135-138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是由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融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强调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关注大学与中小学的有效合作。本文主要新解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的成功经验并反思其教育性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私立高校的办学经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私立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私立高校多元化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及经费来源多元化的保障因素,以期对我国私立高校的经费筹措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决策粗糙集模型源于贝叶斯决策准则,利用代价矩阵生成了构建概率粗糙集所需的一对阈值.但决策粗糙集并不具备经典粗糙集理论中常用的单调性,这给研究决策粗糙集的约简问题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考虑决策粗糙近似集是否变化,分析了决策粗糙集的决策保持约简与决策单调约简,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属性重要度以求解这两种约简.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决策保持约简,通过决策单调约简,可以获得更多的由下近似与上近似所支持的决策规则,但同时也需付出更大的决策代价,从而揭示了想要得到更多,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哲学道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东九国以及越南、朝鲜、老挝和古巴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这三个历史时期的探索,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指导思想、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阶段、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全面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本土化理论成果;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明全球化形成之势,我们应主动积极的去对一些异方文化进行考察借鉴."恶法非法论"便是一条有着千年文化浸润的民主法制.其在哲学认识上、权威思想上、法治观念上均有着独到之处.这样的文明对于我们东方之壤可能带来无政府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侵害,但只要正确认识,合理预防,还是最终能有一番受益的.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压力测试是一套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评估银行在假定的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抵御风险的充足性,进而对单家银行、银行集团和一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做出判断.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最新实践的设计和实施框架,在压力测试范围、情景设置、组织与资源保障、信息披露与应对措施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国银行业借鉴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在基础建设、资源保障、技术实施与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 ,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而思维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讨论灵感思维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及作用 ,特别提到在侦查活动中的艺术运用 ,从而启发人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在信用消费,即个人信用制度、风险防范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民众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大力发展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和信用卡消费等都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耳曼法上的某些合同被冠以要物合同的名号。除了法律结构上的一致性,此种要物合同与罗马法上的要物合同有很大不同。此种合同类型所传递出的讯息有二:从本体论的视角看,在探讨要物合同的存废问题时须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要物合同;从非本体论的视角看,在探讨要物合同的存废问题时须考察要物合同是否还有其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