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违约概率的测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特点,选取了某市商业银行的460家贷款企业样本,结合贷款五级分类制度,通过构建Logit模型和数学统计方法来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最终测算出企业的违约概率.结果表明,样本被正确判别的比率为77.4%,此模型具备了较好的测度能力和实证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结构化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非完全信息的初级-次级公司关联违约模型。模型通过假设初级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为外生给定的常数,推导出了次级公司违约概率的解析形式,并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信息披露的概率对关联违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实证数据,建立了基于Logistic回归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零售客户的违约概率测算模型,结果表明,客户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年龄、客户性质等因子与违约概率显著相关.采用2011年新一期的零售客户数据对模型进行实际验证,模型判别的正确率为88.6%,违约概率测算模型对零售客户违约概率的预测有效.  相似文献   

4.
现有关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模型中,大都假设回收率与违约概率相互独立。但实际经济中,回收率与违约概率存在着负相关性,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文章利用穆迪公司的违约与回收率数据,运用Eviews5.0建立了三种可能的负相关模型,并通过违约概率与违约强度的关系建立了回收率与违约强度的负相关模型。最终选取对数模型来表示这种负相关性,并引入到CDS的定价中去,拓展了现有模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应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推广了指数分布条件下的Schonbucher违约传染模型,并引入了信任度调整系数.最后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公司的生存概率与违约危险率.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银行必须加强风险控制。现阶段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是贷款的信用风险,房屋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部分。文章对房屋贷款违约模型分别给出了Logistic违约模型和Cox比例危险违约模型,利用美国某州的次级贷款违约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Cox比例危险违约模型可以给出借款人每个时点的违约风险度量,相对于Logistic回归违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是以信贷专家分析和主观判断为主,存在许多缺陷,难以量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文章尝试运用寿险精算中的死亡率模型测度商业银行客户违约率,分析客户信用等级与违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测算贷款的预期违约损失,揭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的数量规律.根据某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死亡率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新方法:死亡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是以信贷专家分析和判断为主,存在许多缺陷,难以量化银行信用风险。文章试图创新性地运用寿险精算中的死亡率模型测度商业银行客户违约率,分析客户违约率的数量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测算贷款的违约损失,揭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的数量规律。文章最后模拟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死亡率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假设贷款组合中债务人违约相关的前提下,借助资产价值收益的单因素模型,根据最大谨慎原则估计了两个具体的低违约贷款组合的违约率,得到了给定置信水平下违约率置信区间的上边界值。文章还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了违约率,并将两种方法得到的违约率估计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刘弘 《统计研究》2008,25(7):61-65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除了完善信贷管理体制以外,研发信用风险模型以降低信用风险很有必要。鉴于目前的数据情况,现实的选择是研发贷款违约识别系统。本文对神经网络用于贷款违约识别做了实证研究,并与判别分析和决策树做了性能比较,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违约风险溢价变化依赖于经济波动状态以及市场、宏观经济变量依赖于经济周期时变因素的阶段,基于马尔可夫转换阶段的具体特征,构建马尔可夫违约风险溢价预测转换模型,并以香港恒生指数信用违约互换波动为例,测算因时变系数波动的指数息差、宏观经济变量等概率,通过实证算例剖析股市、宏观经济变量与违约风险溢价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和信用违约风险溢价变化的转换机制,以期实现对违约风险溢价能够进行有效预测,实证仿真结果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任辉 《统计与决策》2007,(16):123-125
贷后风险难以监控是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发放助学贷款的同时,预测其违约率成为了关键。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规定,助学贷款的类别变化符合Markov链的状态转移规律。在搜集了足够的数据之后,可以利用Markov链进行助学贷款违约率的预测,以期帮助商业银行加强贷后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任辉 《统计与决策》2007,(14):140-141
贷后风险难以监控是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发放助学贷款的同时,预测其违约率成为了关键。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规定,助学贷款的类别变化符合Markov链的状态转移规律。在搜集了足够的数据之后,可以利用Markov链进行助学贷款违约率的预测,以期帮助商业银行加强贷后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的测算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核心之一为内部风险评级体系 ,从发达国家国际性大银行的经验看 ,内部评级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内部评级法衡量的关键在于对违约及其相关因素的测算 ,具体包括违约概率 (Prob abilityofDefault,PD) ,违约损失率 (LossGivenDefault,LGD)、违约暴露 (ExposureatDefault,EAD)及年期 (Maturity ,M)。在此基础上 ,内部评级法进一步通过相关的模型风险权重计算公式 ,将风险参数转化为风险资产 (Risk WeightedAssets ,RWA)。内部评级法 (InternalRating Basedapproach ,IRB)又可以分为基础法和…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信息、滤波与违约之间的关系,认为用滤波来研究违约可以过滤信息"噪音",从而更精确测度违约;进一步用延迟滤波来度量违约,这是因为延迟滤波对一个随机的离散型跳跃性违约事件有更严谨地表达;在延迟滤波的框架下探讨了新兴市场的公司违约问题,得到了在没有历史违约数据条件下新兴市场公司违约概率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违约传染表现为一个成员企业违约能触发关联企业的违约强度发生正向跳跃,违约传染风险度量是对这一违约强度跳跃的定量计算,旨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文章基于强度模型思想,在条件独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违约风险独立模型,接着通过引入对手违约传染因素,建立了交易对手违约传染风险度量模型,模型不仅可以模拟成员企业的违约分布时间,还可以用于计算企业间的联合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17.
对零售贷款组合进行风险评估时,违约率和违约相关性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克服结构化思想和单因子模型的不足,文章将违约率和违约相关性的研究转化为对组合违约数目的分布进行研究,并根据违约数目的统计特征,建立基于贝塔二项分布的违约计量模型.结论表明,设定违约数目服从贝塔二项分布,并通过分布参数的合理设置,既能反映各单项贷款的违约信息,又能体现零售贷款中各贷款违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马宇 《统计研究》2009,26(5):100-105
 次贷危机的爆发提醒人们重新认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带来的风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发放了大量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那么,哪些因素可能对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产生显著影响,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637组数据,对影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借款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行业稳定程度和垄断程度越高,违约率越低;借款人购买住房面积越大,每月偿还贷款金额与家庭收入之比越高,违约率越高;本地人比外地人违约率高;购买现房借款人比购买期房借款人的违约率高。对违约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住房面积、月还款额占家庭收入比、是否期房、受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19.
竞争风险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持续期数据,对贷款终止的提前还款和违约这两种情形展开研究,估计了竞争风险下Cox比例危险模型,刻画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两类风险概率随协变量变化的时间效应。对竞争风险下的Cox比例危险模型,本文计算了相应的Cox-Snell残差和Deviance残差用于模型的拟合检验,检验表明本文估计的竞争风险模型用于抵押贷款持续期数据的分析是合适的。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基于持续期的贷款终止风险研究在银行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约化模型的框架内考虑了含交易对于违约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在参照资产违约强度与利率相关、信用保护买卖双方违约强度受到参照资产违约影响的情形下,给出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