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欧佩克行为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的基本面因素,是石油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欧佩克作为石油出口国中一个起重要作用的组织,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行为,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运行机制和石油价格变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欧佩克尽管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实际影响局限在短期波动上,但从全球的石油安全态势分析,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欧佩克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行为始终是将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放在首位,单纯依赖石油出口国的调节行为无法维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150余年来,以国家(地区)为单位的国际石油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各国(地区)石油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在不断加强,全球性的、统一的国际石油市场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国际石油分工的深化,导致了石油价格、贸易和金融的国际化。而科技的进步则使得各国(地区)之间石油经济交往更加快捷和便利。鉴于此,各国学者都极其重视石油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定价机制选择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一直由政府定价.在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我国现行的石油价格机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实行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的市场定价机制,能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际石油市场的长、短期供需特点,详细剖析影响国际石油供需的各项因素及作用机理,最后抽象出国际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即供需是影响石油价格的决定性因素,石油供求的矛盾运动是十分复杂的,供应与需求各自背后又都有许多相关因子,各因子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对国际油价变动发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油价格波动是牵动一国经济领域方方面面的要素之一,备受各国政府的关注。通过建立描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工业生产总值(GIP)、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之间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显示:石油价格上涨会使我国的通货膨胀加剧,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GIP增长率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考证,而高油价并没有在短期内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际石油期货贸易的形成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作为一种理想的期货商品.是由国际石油工业的特点所决定的.但国际石油期货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国际石油经济秩序的根本性变化和国际石油市场的持续动荡,以及各类投机者的参与,最终导致国际石油期货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具有套期保值、价格发现、投资规范等功能,推动了国际石油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一国物价水平产生较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是研究此类问题有效的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两种物价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只具有石油价格到物价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生产者价格水平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低油价背景下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了解国际油价低位震荡背景下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剖析中国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地位与现状,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运用可视化的Sankey图,分析认为中国在低油价背景下的石油贸易面临着石油储备不足、进口来源较单一和预期风险不确定等问题,中国应从产能布局、议价能力、国际石油产能合作、石油进口专项机制和海外优质石油并购等方面采取措施,应对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木材贸易是保障我国木材市场平稳运行,促进木材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这对我国未来木材贸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2008年和2009年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原木、锯材等资源型产品的进口,以及人造板、木家具等加工产品的出口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后危机时代国际木材贸易发展趋势;最后,基于我国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从出口市场多元化、国内市场开拓、木材产品合法性认证及培育出口产品自主品牌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需求量迅速加大,国内石油开采增速滞后于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日显突出.通过分析石油价格、安全与石油需求的相关性及我国的石油现状,论述了石油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规避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PEC主导的限产协定效果的显现,下半年国际原油市场持续攀升。2018年的油价将延续2017年的走势。从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因素、美元汇率和地缘政治风险等方面,对2018年油价走势进行了发展态势展望和预测分析。综合考虑影响油价涨跌正负效应,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原油供给和油价影响因素态势发展下,2018年油价将会相对稳定,全年或将出现阶段性大幅度涨跌,但是整体还将保持上升态势,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会达到54~64美元/桶和52~62美元/桶。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2013年国际原油市场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2014年全球宏观经济的复苏态势,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基本面因素的变化,以及美元汇率、投机炒作、地缘政治等非基本面因素的走向及其可能对油价的冲击。结合国际原油市场形势和定量模型预测结果,预计2014年WTI、Brent原油现货价格将相对稳定,分别达到97~101美元/桶、111~117美元/桶。国际油价面临各种不确定性,预计2014年国际油价的长期走势主要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短期波动更多取决于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的速度和节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6年国际油价的演变历程以及Brent与WTI价差进行回顾,分析全球石油市场供需情况,发现2016年供需形势已有好转。并结合非基本面因素的变化以及对2017年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预期,据此对2017年国际油价作出预测: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2017年Brent、WTI两市明显价差减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加剧,呈小幅上扬的态势。预计Brent、WTI原油平均价格为60美元/桶和62美元/桶,价格波动区间为55~65美元/桶。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经历平稳开局后,减产协议、核制裁等多种因素交错影响原油供需,导致全年市场波动较大。展望2019年,从基本面和非基本面着手,分析全球经济、原油供应、库存、汇率、市场投机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未来动向,对2019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进行整体展望和预测。综合考虑国际原油市场各影响因素,结合预测模型客观计算和专家的主观判断,2019年国际原油价格将出现阶段性较大幅度涨跌,但整体还将保持低位震荡态势,Brent、WTI两市价差不确定性增大。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会达到57~72美元/桶和51~66美元/桶。  相似文献   

15.
尽管当前油价持续上涨,但我们从油价历史数据和供需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需求并非是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消耗的大量石油资源更大程度上是为国际市场服务。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减缓了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稳定世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对2016年油价走势进行了发展态势展望和预测分析。研究认为: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因素的主要作用,在产量相对过剩情况下,尽管2015年油价已经下跌至成本价水平,但2016年油价整体还将呈现下降态势或将持续在低位震荡。预计2016年Brent、WTI原油均价为40~50美元/桶,并且两市明显价差将消失。  相似文献   

17.
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给全球石油工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为石油产业上游提供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举步维艰。针对我国油服行业的特点,通过分析大型的国际油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油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参考行业内油服公司在低油价背景下采取的应对措施,研究认为:面对当前的低油价冲击,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要发展壮大,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技术支持,企业也要努力致力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抓住“互联网+”创新发展趋势,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真正融入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最终向国际化转型,不断提升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在全球同类型行业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种超预期因素引发原油供给担忧,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并剧烈波动。展望2023年,从基本面和非基本面着手,分析全球经济、供应、库存、美元、黄金、市场投机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未来动向,结合预测模型客观计算和专家的主观判断,对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进行整体展望和预测。预计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中枢回落,市场供需偏紧,地缘政治因素持续扰动,短期不确定性较大,Brent、WTI原油均价将在82~92美元/桶和77~87美元/桶。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石油市场中期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油价的快速上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不仅仅来自于能源安全方面的考虑,更为严重的是,在世界经济发展本身存在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风险的情况下,世界石油格局的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与结构调整难度。本文认为,从基本面因素来看,中期内,世界石油供需总量紧张的状况有可能缓解,但是不会彻底反转。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的世界石油市场曾一度染“病”在身。导致石油市场“病变”的关键因素是石油生产者丧失了对油价的控制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各个“危机”时期石油市场的“病因”,分析当今世界石油市场所处的状态,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预测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