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阐述了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实际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农村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衔接应该处理好城乡统筹的关系,要重视农民的意愿,注意保护好农村利益;同时要避免为了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只注重耕地数量而忽视耕地质量的现象发生,使政策初衷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问题避不开、绕不过。土地指标怎么来?仅靠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远远不够。唯一的出路是开展增减挂钩,在不大量新增建设用地、不减少耕地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土地增减挂钩,优化用地结构,拓展城镇用地空间,就可以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用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2005年开始,国家在部分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跟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减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等闲置土地复垦出耕地,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用来发展城镇建设,不仅有效提升了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万源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学习借鉴各地试点工作成功经验,采用”双挂钩”方式解决新店乡场镇建设用地问题,在破解城镇建设用地瓶颈制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土地指标跨县流转的呼声究竟为何会出现?指标跨县流转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又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防范?  相似文献   

5.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M0002-M000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总体在规范有序推进。对试点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的认识有偏差、做法不规范、管理有缺陷等问题,要客观全面认识,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废食,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规范推进。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征地补偿标准,发现我国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过程中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补偿中没有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作为基准。针对我国正在试点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提出了可以转变土地用途的土地流转方式、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的土地征用新模式以及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7.
张燕 《管理科学文摘》2012,(29):148-148
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正式提出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本文就土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贺雪峰 《决策》2013,(5):18
增减挂钩这一制度设置不过是使农村建设用地参与了部分城市利益的再分配。这一过程并不能因此具有让农村建设用地本身变成资源的魔力。目前对建设用地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城市土地动辄拍出每亩上千万元的天价,使土地具有了无比魔力,变得神秘难解。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土地可以用于建设性用途,可以由市场拍卖,就可以形成巨额价值。周其仁就说":农民自用的建设用地一旦经由市场竞价,可能表现为惊人数目的货币财富。"他甚至建议,如果能把黑龙江垦区连队40万亩的指标卖到重庆去,或者把贵州的地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38):20-21
所谓“宅基地换房”,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是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村庄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具体说来,是指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坚持耕地保护总量不变,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集聚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以宅基地置换小城镇住房。华明镇“宅基地换房”项目从2005年开始规划,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带来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3月2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52号文”),提出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业内人士就此提出,该文件的颁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政策的放开。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广州市也出台了《广州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开始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之路。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探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州下一步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水平,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政策背景】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2013年,国土资源部确定在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陕西十省(区、市)开展试点,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作为试点之一的浙江省,通过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亩产倍增等行动计划,推动空间换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是泰兴市分界镇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怎么样?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与困惑?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笔者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村农经工作,现以分界镇土地流转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1,(3):18-18
在成都市面向开发商的首场“地票”拍卖火爆开场仅11天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2010年12月28日发布公告.暂缓12月29日的建设用地指标竞价会。据悉.成都“地票”交易被紧急叫停.主要原因是涉嫌违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相似文献   

16.
如何同时保障地区发展和居民福利,需要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策略进行科学的评估。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体系的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将城市建设用地内生化,求解了地方政府的最优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策略,基于已有研究和中国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校准和估计,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策略及其福利效应进行了动态模拟和分析。研究发现:允许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可以提高政府目标函数值,但只有当政府以居民福利作为目标函数时才能同时实现居民福利最大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在缓解城市用地紧张、提供扶贫资金的同时,也会挤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减少调出地区的建设用地。本文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策略,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雷婷 《决策与信息》2011,(2):172-172
近几年出台的“增减挂钩”政策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很好的探索了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问题,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入手,探究“增减挂钩”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4,(8):10-10
继2013年11月14日安徽省开展试点农村集体建没用地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流转,  相似文献   

19.
农地确权促进了中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农地制度安排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土地流转,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障碍。自2011年开始全国试点的农地确权制度首次在实测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地进行登记颁证,从而为农用地的大规模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为了探讨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在此框架下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地确权使得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显著上升约4.9%,平均土地流转量上升了约0.37亩(将近1倍),土地租金率则大幅上升约43.3%。因此,农地确权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土地流转;同时也增强了农地的产权强度,从而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五级政权体制在实践运行当中出现了行政效率低、行政成本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市管县"体制尤其饱受诟病,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地纷纷实行了"省管县"的试点。到底哪种试点是最最有效的呢?本文对浙江、江苏等省份试点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以期为行政体制改革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