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融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生产和传播平台,即全媒体。全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等传统形式已经被改造甚至被颠覆,传统新闻教育也因此需要作出重新的调整和规划。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应该在重视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媒体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又要适时调整,促使新闻教育向综合化、网络化、移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以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创办职业技术学院以来,一直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并由此带来众多学生人文素质诸多方面的欠缺。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提升旅游人才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职业人",不仅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高等教育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应然。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使命,以"宽广的知识、完善的人格、旅游的情怀、国际的视野"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学院为实现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化育人,推进和完善人文教育。以专业建设和旅游教育品牌塑造为依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文化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旅游"职业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平台.英美文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可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使之成为有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它旨在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素质.独立学院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加强人文教育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其办学时间短,特有的生源状况和学生特点,遭受市场经济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实际上的人文教育相对滞后.为此,独立学院必须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切实加强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既具有实用型又具有高人文素养的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要转变培养方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师资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闻专业文学基础课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新闻专业文学基础课教学应采取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文学教学与新闻专业特点相结合,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第二课堂——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时代要求高职教育既要注重对受教育者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应以培养健康、和谐发展的人为最终教育目标。人文教育作为高职合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证,第二课堂是其中重要的实施环节,因此,其理论研究、实践途径的探索必将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各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学生要适应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在过分强调训练和动手操作的同时,削减人文课程,特剧是英语课程,导致人文教育严重缺失。文中分析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面对农业高科技和学科综合发展的挑战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构建双重目标培养模式。构建这种模式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 :调整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 ,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实践教学 ,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按照双重目标培养要求 ,积极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为回顾和概述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传媒业的发展态势、技术的革新应用、舆论生态的多元复杂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在全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技术革新的演变逻辑和社会现实的复杂语境,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学科理论建设、媒体融合、新媒体技术、人才教育等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呈现出技术驱动与守正创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新闻史研究70年的成果和经验,需要以正确的思想为导向,采用多元视角,改进研究方法,开拓国际视野,也是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趋向;技术变革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方式和格局,受众的地位不断被强化,与传统媒体组织共同参与新闻生产,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新闻生产的内容质量成为新闻生产重塑和传媒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以理念更新为前提,加强顶层设计方案,构筑传统与新兴媒体协调互通的全媒体矩阵,实现多元要素的融合;舆论变化呈现新的特征,网络成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舆论场域愈加复杂多元,着力打造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创新舆论引导方式;短视频发展成为中国传媒产业新的增长点,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传播,参与短视频生产的主体更多元化,短视频新闻成为舆论引导和现代公共传播的重要形式;国家加强对版权的保护和制度建设,但数字版权问题不断涌现,表现为立法、制度、技术和观念等方面的不成熟,利用区块链等技术解决网络版权冲突成为新的路径;技术逻辑主导下,需建构数字新闻伦理体系,应对新闻伦理风险,通过提升新闻质量,挖掘技术的深层次内涵,发挥新闻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促进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和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全媒型人才,聚焦中国问题,打造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2016年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将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归纳为9个方面。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系列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定位,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是指导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重塑和改变着中国新闻业,“媒体+直播”的模式成为众多媒体突出新闻现场感的报道模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变革新闻生产方式,VR技术进入媒体领域并不断深入,社交化媒体成为重要的舆情场域,在社交化和数字化变革发展中的新闻业呈现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媒体融合从业界的媒体创新实践上升到国家战略,媒体融合成为传媒集团创新实践的重要手段,学界也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反思了目前媒介融合的难点和发展瓶颈,认为亟需从业态的媒介融合转向社会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通过媒体平台间优势资源的互补、重组与整合,通过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实现战略化转型;数据新闻成为新闻业重要的创新实践,在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同时衍生了出其他社会现象,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同质化阅读普遍,数据新闻缺乏深度和人文思考的问题突出,应以政府为核心实施“大数据战略”,增加数据新闻的新闻温度;新媒体产品创新的理念和产品重构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进入了社交基因全面渗透时期,新媒体从业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片面追求市场效应和商业利益,应促进社会化媒体的舆论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多种意见的集散地和多元价值观的呈现场所,应从政策法规方面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明确各行为主体要担负的互联网治理责任,优化互联网治理模式,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让网络生态逐渐好转;在“互联网+”环境下,当前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做的却是“+互联网”,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应在对西方理论的过度倚重中反思新的理论面向和学科范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认知传播视角思考传播学研究的本土转换,反思新闻学的规范性研究;新闻传播院校应推行适应新闻业变化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3.
智能媒体传播格局使得新技术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但媒介伦理对于技术的规制依然关键,新闻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变革和传媒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以红色新闻资源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从价值引领创新、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三个维度,创新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疆从事新闻工作的哈萨克族普遍年龄较大而且较少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从其现状看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较缺少既精通新闻理论又了解哈萨克族文化的专业教师等方面。这影响了哈萨克族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分析其产生问题的社会原因和媒体自身原因,旨在早日建立专业的哈萨克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哈萨克族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进而提高新疆新闻事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速,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新闻教育,都感受到了改革新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闻教育改革过程中,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记者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解放思想,拓宽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顺应媒介加速融合及传播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新闻史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新闻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从20年到90年代取得了三次突破性的进展,最近20多年来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在新闻传播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中国新闻史已经成为基础扎实、稳定发展的学科。但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7.
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出现面对社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重大挑战,在回顾新闻传播学学科生态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中国传媒业发展的重大事件,从10个方面分析2015年新闻传播学的实际现状,围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发展、新闻学行业变革、传播学研究新热点、学科范式和学科教育以及新闻传播学学科理念等问题,思考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方向,拓展新闻传播学科研究领域,为传统媒体变革和新媒体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以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协同创新、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人文精神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联系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热点,分析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状况,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媒介经营管理”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炙手可热,而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却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媒介经营管理学科建设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新的论点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