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要素的“黏合剂”,对转型期发展中大国而言,制度变迁更加复杂,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等特征.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具有内在逻辑性与辩证关系,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转型阶段应以制度改进和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一种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与制度变迁,受到制度结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以及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并无一定的必然路径或模式.无论是由于技术和社会分工等内部因素的累积性改变,还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冲击所致,这一过程本身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转型过程中的秩序对于成功实现制度创新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无疑有利于这种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葛兆强一、金融制度与现代经济增长库兹涅茨、索洛和丹尼森等西方学者认为,促使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技术进步、知识进展、资源再配置、规模经济等,而唯独没有把金融制度这一要素单列出来。他们要么把金融制度视为...  相似文献   

4.
边疆经济与非边疆经济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非边疆经济的内在逻辑,而决定这一内在逻辑的则完全来自于边疆的特性和边疆所面临的特殊情境。边疆经济研究主要包括边疆经济运行和发展及其特点等内容。阐释边疆经济的重要方式是分别阐释经济性、制度性、政治性和历史性等因素对边疆经济的影响机理。相对独立考察这些因素对边疆经济运行和发展及其特点的影响,便形成边疆经济的阐释维度。经济因素是影响边疆地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历史因素也是一项基本性因素,影响边疆经济的问题常常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而政治性因素对边疆经济的影响,无论如何都无法低估,有时它成为第一位的影响因素;至于制度性因素,多半是历史因素的伴生物,边疆较非边疆的特殊历史对边疆地区的制度创新以及实现制度创新所需要的社会条件有着重要影响,但制度性因素毕竟还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贡献;中国制度的快速变迁带来了经济上的大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而技术前进的同时需要制度的相应改变,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将劳动、资本及技术进步归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忽略了制度因素。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均将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新制度经济学陷入“制度决定论”。当前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有用成分,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做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  相似文献   

7.
产权、农地产权、农地产权制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术环 《学术论坛》2005,25(3):134-139
产权是一组经济社会权利,既是权利又是规则,具有有界性、排他性、可支配性、可分割性的特点。农村土地产权是指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一切关于土地财产权利的总和,是由各种权利组成的土地权利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指构建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具有稳定、激励、约束、技术进步、资源配置、节约交易费用等功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归根到底是生产力作用和要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有效需求、环境保护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为了满足一定增量需求而利用资源创造供给的过程.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主要注重于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的运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结构比例关系的匹配,舍弃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量因素,如制度变量、需求变量、环境变量等.在分析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局限性基础上,引入制度、需求、环境等变量,构建新型生产函数,可为解释转轨期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1994—2007年间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建设、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等7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制度因素是推动四川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也有重要作用,而劳动力数量的贡献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0.
以Cobb-Da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岭回归分析了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城市土地利用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科学技术进步是近些年来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走技术集约型的道路,并最大限度地节约珍贵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另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建才 《人文杂志》2006,1(3):63-67
为了打开“索洛黑箱”,把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统一起来,本文构造了一个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市场分割,而城乡市场的分割又导致城乡商贸流通的分割.城乡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劳动力市场分割和金融市场分割,城乡市场分割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制度因素而引起的.因此中国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形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包括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正式制度创新;通过城乡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推进非正式制度创新以及通过加快加快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完善市场法规等方面加快制度环境的优化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Baker等开发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从资源错配视角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造成的损失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增长。理论机制检验发现:无论是从行业视角还是从地区视角,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显著加剧了资源错配;但从技术进步来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这表明资源错配效应主导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拓展性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以及产业集中度较高企业生产率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若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史进行分割,9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上,而在90年代以来,则注重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的制度创新,这种创新行为同样发端于农民自身,继而为理论界所关注和决策层所认可。一种发展模式的质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潜藏在农民中间的生产热情曾迅猛激发出来,也可认看作是迄今为止农村改革最成功的一步。然而,由于受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约束(土地的不可流转性)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大量的农村经济依然是农户经济,这种制度安排下的农村经济要想跳出低效率、低收益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一条路…  相似文献   

15.
略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与可持续性取决于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我国相对较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意味着未来30-40年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和资本要素,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说明未来技术进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增强政府在关键领域的治理能力,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这些因素是我国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的基本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利用后发优势可以缩短增长方式转变的时间,但无法实现跨越式的转变。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实质性的区别,因而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的分布结构和禀赋差异决定着未来国际经济的格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由于其特殊属性和国际间制度差异,实施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目前中国推行的自主创新的战略必须要有制度上的充分支持,将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机制有效联结,才能在促进当前经济增长的同时获得以自有技术进步为基点的经济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17.
许晔 《学术探索》2003,(7):77-80
产业结构是重要的经济结构 ,产业升级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指出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是其产业升级最基本的推动力 ,西部地区应通过发展技术和制度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社会保障与技术进步的实证模型以便研究其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社会保障冲击在短期内引发经济波动相异的是,技术进步变量冲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持续提升潜在的技术存量水平,促使生产部门进行更多的R&D,进而使产出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效应体现在对其他经济变量的“传递+互动”方面。社会保障投入的正向冲击对技术存量及就业等方面具有正向传递效应,而与工资的“互动性”能够给经济产出带来更大的提升效应,最终促使经济不断地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点。在促进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关键性因素中除技术进步变量外,社会保障冲击及生产部门的R&D投入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及波动因素时,在其动力系统模型中引入再分配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服务指标不失为一项有启发意义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粮食产区规模经营路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经济基础只能是小农经济结构.我国的资源禀赋和基本国策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不可能走多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逐步集中形成现代化大农场的路子,而只能在资源和制度的双重约束下,从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及组织制度创新等方面,寻求小农经济结构基础上,各大要素整合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生产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及其可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的路径在中国不可行,分工专业化及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化,是我国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的可行路径,也是粮食生产合作组织的解.  相似文献   

20.
徐蕾 《兰州学刊》2008,(10):47-50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经过30年的积累,财富日益膨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资本化进程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随的是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变革。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持久繁荣依赖的是制度和制度创新,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文章试图通过中国金融资本化发展的框架,分析来自经济领域的制度变革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