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议程设置功能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创立并广受欢迎的一个理论假设,它起源于第三范式科学背景。在科学研究进入第四范式、新传播格局形成后,议程设置的各种不良影响及其理论缺陷日渐显露,亟须正本清源、深入反思。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坚持议程从实践中来,以社会需要和公众关注为导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聚焦问题,集思广益,努力发挥好议程设置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络反腐传播出现信息非交互流动及存在群众网络反腐传播参与困境等问题,导致反腐主体之间传播失衡,呈现出网络反腐传播议程设置下的单主体性传播格局,带来网络信息集权弊端。本文从议程设置相关理论出发,论证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反腐传播需要群众作为议程参议主体的回归,提出构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双主体传播格局。分析党作为网络反腐议程设置的议程决策主体,应高效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反腐传播,切实做好对线上和线下反腐信息的可控运行,维持与议程参议主体的传播关系平衡,以实现反腐工作实效的双重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提升国际文化话语权的过程中,国际议程设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文化对外传播国际议程设置的理论逻辑基础上,从实力基础、价值支撑、内在意愿、国际环境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设置国际文化议程的多重机遇,从议题的选择与设计、议程切入过程以及外部环境分析了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国际议程设置面临的现实阻力。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应目标明确,通过设计敏感性、显著性及针对性强的文化议题、扩展议程切入的渠道、在文化议题上进行广泛的利益动员等路径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议程设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媒体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是绝对的。但是,这一结论仅适用于网络媒体还没有出现的前网络传播时代。由于网络的出现,传统媒体绝对掌控公共话语权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媒体出现后的媒体议程设置与受众议程设置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议程设置"理论下的记者博客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者博客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与记者自我传播的融合.记者博客的议程设置与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记者博客议程设置上的特点给网络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如果运用失当,也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议程设置作为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经典理论之一,在传播效用和舆论导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与议程设置作为特殊的信息及文化传播活动,旨在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念和塑造客体行为习惯,二者在目标、过程和载体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运用议程设置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受众导向需求,科学设置议题;当好信息把关人,掌控舆论主导权;优化传播机制,营造育人氛围;加强平台建设,实现多元化传播,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影响公众对社会事务的认知,最有效的方式是从影响人们对各类议题的关注度开始.各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主动设置新闻议程,引导公众讨论和关注政府希望人们感兴趣的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执政需要的社会舆论.与以往铺天盖地式的宣传不同,新闻议程设置并非强硬的灌输,而是柔性的、符合公众需求的传播.政府的新闻议程设置除了要遵循传播规律,还要掌握高超的传播技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提高议程设置的水平和成效.  相似文献   

8.
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核心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媒体,围绕着这个核心,国际传播力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主流渠道、主流受众、主流信源、议程设置与框架能力,这五个方面同时也是媒体品牌的构成要素。加强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增强议程设置和框架能力;善用权威信源,提高我国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善用公共外交,促进我国主流媒体的对外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传媒兰州特有民俗信息传播内容为对象,以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为理论基础,从特有民俗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议程选择、把关、表现形式、表现风格以及传播学角度探索推动民俗文化实现良性传播与传承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知识传播的阵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著名效果理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传播活动研究的各个领域。笔者试图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通过科学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合理设置生态文明议题,对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导向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探索形成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议程扭曲的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制或人为的因素,现实中公共政策议程经常被扭曲,导致一些本来应该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被排斥在政策议程之外,从而影响了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造成政策议程被扭曲的原因包括: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单一、隐蔽议程的阻碍、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窄化、政府决策体制的封闭性、政府的自利性等等.要防治政策议程扭曲,需要建立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构建开放的政府决策体制、健全政府绩效考核引导机制、提升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新闻学是专门研究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培养官员和媒体打交道能力的专门学科.当代社会变革中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变化,提高党和政府通过媒体实现信息公开、以此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现实的要求.政府新闻学理论的依据是传播学中的新闻议程设置理论,并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学中的精髓,所设置的特定的"政府新闻议程",成为新闻传播的政治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显现了优化执政空间、传播主流价值观、塑造政府形象和有效把握国际传播话语权的功能.政府新闻学作为新学科诞生三年来,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应用越来越广,表明已经实现了该学科建立之初提出的来自于实践再指导实践的学科宗旨.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地区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内容在参与性、互动性和语境性等方面都存在障碍。可通过丰富对东盟的传播内容,发挥广西媒体的议程建构及涵化功能,注重文化商业性和商业文化性的传播策略,强化广西对东盟信息传播的导向,加强对东盟传播内容及效果的评估与监控等策略,构建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桥梁,为广西与东盟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实现我国与东盟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人民日报》2010年1月至7月的报道,总结出该报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该报积极主动地设置议题,利用娴熟的报道技术成功地引导了舆论;对于社会问题的引导,该报忠实地反映舆论,正视问题的存在,并积极主动地设置议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舆论监督发现问题,提出预警;对观念形态舆论的引导,该报弘扬主流价值观,揭露与主流价值观背离的价值观;对于具体事件的引导,该报把事件议程和问题议程密切配合,通过为其他媒体设置议程而形成统一的意见,通过专家对事件的权威解读来引导舆论,通过舆论监督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的日益蓬勃发展,呼唤创新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考察。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如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借助议程设置理论构建一个“提出政党外交议题—以政党外交渠道传播议题—推动政党外交议程制度化”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是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提出议题、主导创建政党外交机制传播议题、参与国际议程设置竞争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既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外交过程,也是一个可划分为数个有先后顺序、有彼此关联步骤的过程,更是一个可过程化、多维度考察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语言与话语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传播者身份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倾向呈现复杂化,反映各个阶层、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与传统新闻居高临下的传播方式不同,平行的横向传播模式使网络新闻不仅设置了公众谈论的话题与讨论的议程,而且为更多人提供了发言的渠道,使语言意识倾向发生了一定变迁,话语权不仅仅局限在少数人的手中,使话语处于有序竞争状态.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是当今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公民参与则是民主政治演进的必经阶段。笔者基于王绍光的六种政策议程设置模式,讨论了当前我国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公民参与的途径、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主要从立法、政府和公民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网络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传播环境下安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安徽形象建构要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科学设置议程、完善网络问政机制、提升网络媒体传播力等安徽区域形象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开展的“双百”评选活动,引起新闻媒体大量的宣传报道。“双百”评选是一次媒体议程设置的成功范例。“双百”评选中议程设置的特点是:政策议程引导媒体议程,强调“议题同构”,重视各类媒体的联动,突出“公众议程”。“双百”评选的舆论引导也相当成功,开始时设定报道主题和基调,过程中强调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并且注重不同“舆论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视野的“唱读讲传”学理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唱读讲传”是一项文化传播活动。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把关人”理论、“二级传播”理论、“知沟”理论启发我们,“唱读讲传”活动旨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活动参与者的精神需求。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应当形成和引导大众的“议事日程”,履行“守门员”职责,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开展“信息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