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速递     
10月20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规划纲要》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武汉正式将自己的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定为建设"国家战略中枢型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文化与生态特色鲜明的魅力宜居城市",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商贸流通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和国家创新示范中心,"承担起带动内陆发展的国家战略功能"。日前,沈阳发布的《沈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显示,到2020年,沈阳市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相当于113个天安门广场,地下将形成8座新城。天津市政府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天津市基本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已于近日正式实施。该《办法》是我国住  相似文献   

2.
徐浩程 《决策》2011,(5):28-29
武汉、沈阳、南京、西安等城市是在跳出城市大起大落发展的怪圈,抑或只是进入了一个“政策兴奋期”?  相似文献   

3.
陈海春  王佳 《决策》2012,(4):74-76
"成为中部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有基础、有条件、有决心、有信心,应该当仁不让!" 2012年"两会"上,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如此向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达了要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和决心. 这与一年前"如果国家在中部确立一个中心城市不是武汉,武汉能不能接受?肯定无法接受!"已经低调了很多,但"阮氏风格"也显露无余. 提起这位55岁的市委书记,在武汉市民眼中,他做事效率高,为人温厚.他曾因"灰尘"和"厕所"两件吹毛求疵的小事而被武汉市民津津乐道,也为武汉砸下200亿打造辛亥革命百年庆典而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也为大搞城市建设而被网民冠名为"满城挖".  相似文献   

4.
汪名旵 《决策》2001,(9):11-13
武汉之"大": 如果说武汉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在经济实力上还稍显不足的话,那么在湖北省内,武汉的龙头地位以及集聚、辐射功能不可替代 到过武汉的人,都感叹武汉之大. 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期望武汉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全国除"大上海"以外,能在城市名称前加个"大"字的只有一个"大武汉".时至今日,武汉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虽略有下降,不过,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城市综合实力测评中,武汉的排名却一直比较靠前,2000年居第六位(包括直辖市).  相似文献   

5.
在长株潭城市群看来,2005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为2425亿元,第一次在总量上超过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在湖南省和长株潭的决策者看来,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升降变动,而且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对于这个数字上的变动,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武汉,则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武汉一直以"中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的身份出场,然而在2005年,第一次出现了"抱团"挑战者,而且是"来者不善",数字背后还将有一系列的举动陆续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徐浩程 《决策》2012,(4):34-36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是武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 作为国内继成都、重庆之后的第三家农村产权交易所,武汉农交所一开始就被各方寄予众多期望: 在武汉农交所揭牌仪式上,时任武汉市市长的阮成发要求,农交所这一平台要推动农村、农民拥有的各种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财富化. 相关专家更是将之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提并论,认为农交所的成立标志着继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第二次"土地革命"的开始. 截至2011年10月,武汉农交所累计完成交易55亿元,涉及土地面积66.65万亩.巨大的交易量与不断的探索,成为武汉获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砝码,也让农交所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7.
双迁模式:武汉城市国一体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尊文 《决策》2007,(2):42-43
"双迁模式"这种互动双赢的融城模式,正在促进武汉与周边城市垂直分工,避免和减少水平竞争而带来的过度竞争,进而优化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加快武汉城市圈紧密层的形成和巩固.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08,(40):19-19
9月10日,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被寄予厚望。省委书记罗清泉指出.中央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  相似文献   

9.
正——9月15日,武汉城市形象口号正式发布。"武汉,每天不一样!"(Wuhan,Different Everyday!)以"变化"为导引,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为宗归,凝聚着大武汉厚重的历史、奋进的现实和灿烂的未来。口号以极具冲击力、速度感、向上动感的方式,传导出不断追求、不断发展、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武汉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5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与全国年平均工资水平42452元相比,广州、北京、南京、杭州、上海、银川、沈阳、武汉、合肥、长沙、太原等11个城市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4,(21):16-16,17
正城市自信是民众对城市发展的认可,是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凝聚而成的。强有力的城市自信,在武汉2049远景发展规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是城市发展的强心剂,是推动城市发展变化的主流力量。2013年底,由武汉市委、市政府编制的《武汉2049远景发展规划》发布。这一规划,为武汉描绘了一幅超长视距的发展蓝图,方位清晰,前途远大,武汉也由此迎来了一个新的"大时代"。处于历史上升时期的"武汉气场",让武汉民众更有理由拥有和展现"武汉自信",同时,处于跨越期的武汉也  相似文献   

12.
地市创新率     
《领导决策信息》2008,(43):18-18
国家级检测中心"组团"落户沈阳沈阳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透露,到2010年,沈阳将建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基地、计量标准检测基地、特种设备检测基地、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届时,将有一  相似文献   

13.
一项对中国9大城市1000名受访者的调查表明,有76%的人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即将来华访问。 这项调查是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于1998年5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武汉、青岛和福州九个大城市市区,就美国总统克林顿先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成立的绿业学校,从当年古都安阳,到遍布洛阳、郑州、石家庄、太原、武汉、沈阳、成都等众多城市的连锁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IT十大品牌学校;十几年来,绿业教育已累计培养15万余名学生,多年来就业率一直高达98%。这样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让专家学者为之侧目,"绿业教育"现成为教育界一个热议的话题。本期人物栏目带您走近创造这一就业奇迹背后的领军人物——绿业教育集团董事长田卫东。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1,(32):27-29
近期.国内多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半年报”陆续发布,成绩不小,但各地冷热不均现象明显,天津、重庆等综改区后发优势突出。截至目前,全国综合配套试点区域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市、重庆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深圳市、沈阳经济区、山西省等9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3):19-19
怎样牢牢抓住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12月25~26日,武汉市委、市政府举办"加快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市委书记苗圩在  相似文献   

17.
1973年12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不寻常的事件。中共“十大”召开4个月后,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北京与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与兰州八大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这件事情不但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各种议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区域版图上,有多个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华东地区的上海、南京,东北地区的沈阳,华中地区的武汉,华南地区的广州,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西北地区的西安等。这些中心城市发挥着龙头作用,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其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  相似文献   

19.
2小时23分,这是记者乘坐动车从合肥到武汉的时间.合武客专铁路线建成后,合肥与武汉之间的铁路里程由565公里缩减至351公里. 2013年2月,湘鄂皖赣四省省会城市会商会在武汉召开,对于合肥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带来的影响,合肥市市长张庆军用一个"近"字来形容.作为长三角与长江中游两个城市群的成员,合肥自然而然成为两大经济板块的联结者,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但要达到一体化协同,交通先行就成为必须下活的一步棋.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19):20-21
项目背景与动因试验区建设元年武汉力倡"全民创业"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精武路鸭脖市场、户部巷早餐街等是武汉知名的"草根经济"发祥地,每年都成批地产生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成为市民创家业成功的典范。但今年1月就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