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的著名诗人,她所创作的诗歌饱含深情,动人心怀。《致生命》是其中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致生命》这首诗的细读,浅析诗歌中饱含的激情与悲凉及诗歌创作与诗人生活、命运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清代乾嘉时期性灵派著名诗人张问陶主张,诗人只有崇真、缘情、举气、思变、仗灵,才能创作出“性灵”诗。其中“崇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缘情”是诗歌创作的本质,“举气”是诗人的创作个性,“思变”是诗歌的艺术风格,“仗灵”则是指诗歌创作要依靠灵感。真、情、气、变、灵缺一不可,构成了张问陶独具卓见的诗歌创作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作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著名学者,在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中体现出鲜明的历史意识。其历史意识生成于自我漫长的文化人生历程中,不仅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尤其表现在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学术研究中,形成了诗歌作品特别是学术世界中厚重的历史感。他的历史意识成为自我精神的一部分,既具有现代性又具有现实性,在现实基础上从历史中激活有利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同时批判阻碍中国文化进步的劣根性。本文从闻一多文化人生历程角度梳理了闻一多历史意识生成的过程和生成中的历史意识,以说明闻一多整体的文化世界和自我精神中的历史意识特性。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无题诗虽晦涩难懂却依然家喻户晓,足可见其诗的魅力。而这种魅力离不开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锐意创新,尤其是其诗中所表现出的现代性特征,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论吉狄马加诗歌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阅读和考察了彝族当代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的前提下,着重从艺术文化学的层面论述了吉狄马加诗歌对于处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彝族文化的反思、变革与创新的时代使命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视、文化溯源、文化批判及文化救赎的美学旨趣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对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的访谈录。屠岸先生几十年来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领域辛勤耕耘,收获丰硕,成就巨大。在访谈中,屠岸先生就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翻译作品的选择、诗歌翻译的策略和精髓、诗歌翻译的"真"与"美"以及翻译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也发表了他的真知灼见,并对有志从事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青年学者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初唐骆宾王是唐代最早从军西域的著名诗人,他在西域的诗歌创作收获不小,这两方面影响到后来许多从军赴边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南北战争时期美国著名诗人的诗歌创作,分析了通过诗歌反映的诗人们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解放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元好问研究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其诗歌和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他又是一位学者,一位社会活动家,对保存金源一代文化,弘扬中原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其诗歌创作、文学思想及社会活动诸方面作了浅探。 一、青年诗人的成长及其心态  相似文献   

10.
由于生活的地域、特定的文化语境以及相似的文化心理等因素,唐加勒克的诗歌创作与俄罗斯文学有深厚的渊源。唐加勒克积极吸收俄罗斯文化中有益于自身文学发展的因素,在“为人生”文学观念的指导下,关注哈萨克民族的前途,草原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昌龄与李益同为唐朝的著名诗人,他们都有题材丰富的大量诗歌创作,从两人的闺怨诗入手,从他们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来比较他们在以闺怨为题材的诗歌创作方面的异同,从而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绩是初唐著名诗人,他独拔于流俗之中,大胆对诗歌创作进行革新,融合了山水与田园诗,推动了诗歌律化,对唐代诗歌兴盛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季是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别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他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勤奋创作,不断地对诗歌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很大的好作品。他的诗歌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李季诗歌创作特色,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绅士化现象是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有过度市场化的特点,也有保持浓郁文化特色的显著特征。作为拉萨市重要商业中心和著名转经道的八廓街的绅士化程度不高,自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在此得到发展以来,驱动绅士化现象出现和发展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文化,这一现象历经了旅游绅士化、传统绅士化以及新建绅士化等形态变化,导致八廓街区出现了人口置换、商业化趋势日趋严重、传统商铺经营者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对此,应借力于八廓街改造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力,大力提倡文化导向型街区发展,逐渐淡化商业导向型的街区经营模式,实现该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朝诗人,山左为盛”,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繁盛是有清一代异同寻常的文化现象,也是齐鲁文化史上的又一辉煌景观。山左诗人虽“了无扶同依傍,各有所就”,但受齐鲁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个性、人格和精神风貌上显示出趋同性,他们的诗歌创作是对这种趋同性的形象解读。  相似文献   

16.
论冯至的诗     
本文以现代著名诗人冯至的诗风流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冯至20 年代到40 年代的诗歌创作。指出包孕在诗风变化后的诗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汉米尔非常推崇杜甫,与中国诗圣缔结了一段跨越古今时空和中西异质文化的诗歌因缘。迄今30多年来,汉米尔一直坚持翻译和传播杜诗,而杜甫、杜诗也对汉米尔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汉米尔常直接以杜甫之名入诗来吟咏杜甫,同时还善于学习和借鉴杜诗,将杜甫诗学理念和艺术技巧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汉米尔的译杜、咏杜和学杜,不仅彰显了其浓郁的"杜甫情结",而且也折射出杜甫不泯诗魂的异域回响以及杜诗在英美诗坛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是彝族当代文学的旗帜,他的诗歌抒发了改革开放以来彝族的民族意识觉醒的情怀,是彝族诗歌及彝族文化复兴的鼓手。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了彝族文化意象,意象与情感交相呼应,体现出了吉狄马加诗歌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与人类性。意大利诗人莱奥帕尔迪是意大利国家独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表现了对意大利光荣历史的回顾和对意大利现实的深深不满。其诗歌中慷慨激昂的情感、冷静独立的思考、细致多情的描绘等等,都无不展现出诗人的个性。两位诗人在各自民族变革的伟大时期,用诗歌的形式对内体现出了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渴盼,对外展现了对人性和自然的礼赞、对生命的关爱、对人道主义的关切等等。  相似文献   

19.
埃兹拉·庞德(Ezra Poand,1885-1972)是二十世纪美国的著名诗人,其诗作《在地铁站里》为意象诗的经典 作品。本文基于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创作三原则,分析了诗歌《在地铁站里》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以描写乡村士绅婚恋生活题材而著称的作家,简?奥斯丁在她的数部小说中均对英国的绅士形象进行了塑造.通过对其重要小说《傲慢与偏见》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小说中所展现的绅士化时期英国的绅士文化.活跃于绅士化时期的英国绅士文化主要包括绅士身份(即绅士身份的演变与确立)、绅士风度以及绅士的婚姻.绅士的婚姻观主要体现在对“门第”、“金钱”、“学识”和“感情”这四个因素的注重.奥斯丁时代英国的绅士文化充分体现了当时英国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