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本文对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流、法制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清朝专制制度的极端腐朽是孙中山法制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思想基础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头活水 ;孙中山法制思想体系主要由民权主义、五权宪法、权能分治论三部分组成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立论基础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 ,权能分治论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革命过程中一次重要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举行了四次纪念活 动。在革命初期,孙中山着重强调参加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勇于牺牲的精神。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 想体系的不断完善,孙中山先生将三民主义与黄花岗起义纪念相联系,赋予黄花岗起义新的内涵。孙中山对黄花岗起义的纪 念呈现出孙中山军事思想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革命过程中一次重要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举行了四次纪念活 动。在革命初期,孙中山着重强调参加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勇于牺牲的精神。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 想体系的不断完善,孙中山先生将三民主义与黄花岗起义纪念相联系,赋予黄花岗起义新的内涵。孙中山对黄花岗起义的纪 念呈现出孙中山军事思想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4.
闽南华侨景仰孙中山崇高的品德,在他的感召下纷纷投身革命,他们支持、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为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义无反顾,或亲赴疆场,或慷慨解囊,在长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过程中与孙中山建立深厚的战友之情。而孙中山也视闽南华侨为革命的挚友和依靠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先后出版了多种版本的孙中山文集,为推动孙中山研究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些不同版本的孙中山著作中仍有一些遗漏。最近,又有25篇孙中山遗著被发现,现予公布,以期对于推动孙中山研究的深入以及孙中山文集的完善和重新修订工作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孙中山文集,为推动孙中山研究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不同版本的孙中山文集存在一些错误。在此,根据相关史料对孙中山文集中的错误进行订正,以期对广大读者正确阅读、使用《孙中山全集》和今后孙中山文集的修订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外交思想是孙中山全部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以往对孙中山思想研究中未予足够重视的方面.本文循序考察了孙中山一生的外交实践,论述了孙中山由前期“软外交”思想到后期“强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较系统地评述了孙中山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努力奋斗,探求救国真谛,寻找中国近代化道路,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孙中山全集》(1—12卷)则从一个方面记录了孙中山的中国近代化理想和实践,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孙中山的一生育相当大的帮助,本文拟就此作一述评。一、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实现中国近代化所作的斗争。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近代化国家,是孙中山矢志奋斗的目标。青年时代的孙中山经历了一个从改良到革命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由广东省社联、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等联合发起的孙中山哲学思想研讨会,于今年四月四日至八日在中山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首次专题探讨孙中山哲学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关  相似文献   

10.
谭延阁和孙中山的结合,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曲折变化、相互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曾一再把谭延阁作为争取对象。谭延阁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政治上日益倾向孙中山,服膺三民主义,因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时期,走上了追随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1.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俄和共产国际从其东方战略出发 ,积极在中国寻求盟友 ,最后决定面向孙中山。孙中山则由于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寻求列强支持的失败 ,转而寻求苏俄的支持。这样 ,苏俄、共产国际与孙中山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 ,相互接近。苏俄、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使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并且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同时调整了革命方略 ,即是从注重军事工作转而注重政治工作 ,特别是宣传工作。不过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国民党改组后孙中山的言论表明 ,孙中山的革命理念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新桂系的崛起与孙中山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政治上,孙中山是新桂系的引路人,新桂系的主要领导人是受孙中山的感召才走上革命道路的;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孙中山在军事上给予了巨大帮助;在治理广西、壮大实力的过程中,新桂系借鉴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这是植树与纪念孙中山、宣传国民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式与实践共同构成的象征符号。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植树仪式与植树实践,将孙中山精神与树木的生命特性相结合,并赋予植树活动继承、弘扬总理遗教的政治象征意义,让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孙中山的集体记忆,接受国民党意识形态教化。国民党利用纪念日来塑造孙中山形象,使孙中山形象传入民间,体现出政治统治技术上娴熟、隐蔽的特征。植树节在推广孙中山崇拜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使植树造林成为全国性运动,而孙中山符号也在植树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4.
由我校孙中山研究所副教授段云章、邱捷合著的《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全书约38万字),是“孙中山研究丛书”第一批专著中的一本,已于1990年6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较为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论证,考察研究了孙中山一生与近代军阀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孙中山为近代中国革命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性格,是近年来孙中山研究中又一新的成果。(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秘书长金冲及教授为该书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与日本不无关系,文章着重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日本因素对孙中山民族主义信念的影响;日本因素如何影响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孙中山民族主义中济弱扶倾的精神和"恕道"精神与日本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宠惠早年在孙中山的带动和影响下从事革命活动 ,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重要追随者 ;辛亥革命时期是二人在政治上联系最紧密的时期 ,王宠惠成为孙中山在外交等方面的得力助手 ;袁世凯窃国后 ,王宠惠投身北洋政务 ,但与孙中山仍保持了密切联系。孙中山是以救国为己任的职业革命家 ,而王宠惠则是学者从政型的技术官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史学界对宫崎滔天与孙中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颇有学术价值的论著。本文进一步探讨宫崎滔天与孙中山的关系有哪些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宫崎滔天是孙中山结识较早并十分信赖的日本朋友。他为援助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二十余年“奔走始终不懈”,立下了“极伟大之功绩”。纵观宫崎滔天一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反映出宫崎滔天与孙中山的关系有以下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思想研究的论著无数,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文字也不少。但是,缺乏从马克思主义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实践中,考察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孙中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的发展过程,讨论其变化和曲折。  相似文献   

19.
有关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研究,海内外已有不少精辟的论著。本文着重探讨作为“主观”社会主义者的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及他在革命实践中与苏俄和中共的关系。一、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辉煌财富中,民生主义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受到欧美社会主义学说影响而创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与农民问题"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早年贫苦农民子弟的经历对孙中山日后的影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对孙中山的影响”、“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如何发动农民”以及“孙中山晚年如何看待农民—土地问题”谈一些补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