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难兄难弟     
剑枫寒 《可乐》2010,(5):7-7
“我对不起赢政,对不起刘邦,对不起李世民,对不起赵匡胤……”我站在操场上,对着教学楼大喊。 天知道历史老师为什么会想出这个点子,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站在操场上对着教学楼喊历史名人的名字30遍。  相似文献   

2.
《河北文学》六月号发表的《歌颂与暴露》、《“歌德”与“缺德”》,引起了全国文艺界的普遍注意。这两篇文章的发表,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当前文艺界中仍然存在极左思潮流毒的反映。 在打倒“四人帮”之后,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打破了过去的禁区,涌现了大量揭批林彪、“四人帮”的作品,暴露了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某些阴暗面。对于创作中的这种新气象,有些人却很看不惯,总是窃窃私语,诬之为“伤痕文学”、“暴露文学”。《歌颂与暴露》一文公开指责:“现在有人不是把暴露的矛头对着敌人,对着林彪、‘四人帮’,而是对着社会主义,对着无产阶级专政,对着共产党的领导,对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并把这些作者称之为“暴露派” 《“歌德”与“缺德”》一文则进一步说:“坚持四个原  相似文献   

3.
《21世纪》2012,(7):33-4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一个特殊的群体却面临尴尬的境地——由于不能在自己学习、生活多年的熟悉“主场”作战,他们只能回到自己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6月7日、8日,2012年度高考如期进行,如果说“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特意为高考‘让车’推迟半小时”让本届高考独显尊贵特别的话,它的另外一个特点会更加引人关注:“异地高考”成为了本年度最醒目的关键词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管理》2014,(1):62-62
眼科专家提醒,过度用眼小心眼睛“罢工”,尤其是长期对着电脑的白领更要注意,当心眼疲劳导致眼病。  相似文献   

5.
刘墉 《可乐》2010,(5):76-77
遇到一个师大的老同学。 “教了二十多年书,有什么感想?”我问她。 “有,也没有。我教初一和初三,年年毕业班的学生对着我哭,我也陪他们哭。一转身,我又迎接新生入学。他们对着我笑,我也陪他们笑。在同一个学校里,甚至同一栋大楼里,我哭哭笑笑了二十多年,哭老了,也笑老了。可是,而今他们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高考的话题作文,给中学生的写作带来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它减小了审题难度,降低了跑题的可能性。那么,在偌大的写作空间之中,如何把学生积累的生活素材、知识素材,快速组织起来,选择最能发挥学生写作能力的题材,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则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验一法,叫做“对着话题提问”。成效明显。具体做法列举如下:首先,我们把所给话题分成四部分,为具体起见,我们以2003年高考话  相似文献   

7.
炒股夫妻     
唐厚梅 《社区》2009,(33):61-61
早在恋爱时,我就发现老公有点小聪明,开口巴菲特,闭口索罗斯,没事就对着电脑研究指数、年报之类,还不时指点同事家人买一两支股票,而且都赚了钱,使我刮目相看,觉得他足只不可多得的“潜力股”,于是毫不犹豫地“下单”,用一纸婚书把他给“套牢”了。  相似文献   

8.
佚名 《社区》2012,(5):59-59
家里有一块厚厚的木板,宽约30厘米、长约4米。父亲把它平放在院子里,对着将要到外面做事的儿子笑着说:“走过去。”  相似文献   

9.
英国有一条奇怪的女幽灵频繁出没的道路。女幽灵伫立在道路旁,视线对着汽车,“她”究竟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
本期话题 我们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悠远而洪亮的同样的回声。我们对着山谷喊:“我爱你,我爱你。”山谷也传来悠远而洪亮的同样的回声。这里有其科学道理,但我们更可推想到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请以“回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合理地选拔造就人才;认为高考竞争是社会竞争、人生拼搏的一次前奏,竞争将导致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高考改革将更进一步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认为高考改革还将继续深入,并提出了高考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是很爱笑的人。可刚工作那会儿,我常常是上班时对着客户笑,下了班却对着自己哭。”徐亮就这样打开了话匣子,述说起她在职场一年间的悲欢喜乐。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六月的高考进入尾声.有着职业教育高考之称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接踵而至.“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是一次检验实力和展示成果的“高考”。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逐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体系,包括加分/降分录取、优先录取、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录取、特殊班录取等。其历史合理性在于人才数量补偿、教育质量补偿、语言文化补偿和特殊奉献补偿,但政策固化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民族教育质量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实现民族教育的内部公平。随着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广泛深入推广,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正在从基于“民族身份”的普遍性优惠逐渐转向基于“教育贫困”的区域化、个体化精准支持。今后应以“关系理性”正确看待民族地区高考差异性政策争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动态思维”建立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渐进调整机制,分类制定政策退出时间表;以“科学意识”完善民族地区高考治理体系,提升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支持精准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考改革发展趋势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开始在广东试行的“3+ x”高考模式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x”将深刻地影响我国高考的科目设置、题型选择、考试周期以及高中会考的设计,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无锡基础教育优势多多,诸如“高位均衡发展”、“全面教育现代化”、“高考升学率领先”,等等。然而,“辉煌”无法代替“特色”,“辉煌有余、特色不特”是无锡基础教育现实的基本概括。那么,究竟能用什么来表征无锡基础教育的特色呢?答案应在“文化”中寻找,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应该是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感恩生活     
《北方人》2006,(5)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仔细想来,难道不是这样的吗?面对上天给予的种种恩赐与考验,怜爱与不公,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生活的事实,却可以以另一种心态来面对它。感恩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感恩,可以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患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可以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一片绿洲;可以是迷茫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恩”,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谢”、“感激”,但也有此之意。感恩,是一种更深的,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恩,其实也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感恩于我们的父母和亲朋好友。感谢父母带给我生命,在生活中给予我点点滴滴的关爱与照  相似文献   

19.
王莉 《小康生活》2005,(7):70-70
高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考生考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考生应当保持怎样的心态应考?高考前一天到辽中县一走,发现许多考生和家长都把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大仙”的神算上。昨日,辽中县一摇卦算命的“大仙”家里,不少年轻人在这处普通民宅里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上门算命的多是高考学子。  相似文献   

20.
高考科目“3+2”设置改革浅议杨世德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探索,全社会特别是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对此十分关注。今年高考科目设置普遍实行"3+2"的新方案,社会反响颇多,值得探讨。一、新方案的提出自1952年教育部正式决定在全国实行统一高考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