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幽默大师卓别林刚从电影公司领完薪水准备回家,胡同里突然闪出一个蒙面歹徒,歹徒举起枪对卓别林大声喝道:“要么留下钱,要么留下命!”卓别林一惊,下意识地捂了下自己的钱包,没想到这一个微小的动作被歹徒看在眼里,歹徒狞笑着说:“识相的快把钱包拿过来!”说完便要去抢。一看对方拿着枪,反抗  相似文献   

2.
冉晓仲 《老年人》2009,(9):37-37
古老的长沙灯笼街,南起今天的苏家巷,北接解放西路,与东茅街、育婴街相通。过去,在这条长不过两百米、宽仅八米的街道上。家家悬灯亮彩,以经营灯笼为业。后来,生意人用“灯笼”谐音“登隆”二字冠以街名,故灯笼街又名登隆街。  相似文献   

3.
宋濂 《职业时空》2005,(19):56-56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这一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就算完了。后来一位老师开导他说: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  相似文献   

4.
谁是盲人     
由于天生双目失明,我看不到自己的样子,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遗憾的是,在别人眼里,我的形象似乎更残缺。有些人认为既然我看不见,当然也就听不见。于是经常有人扯着嗓门儿和我讲话,把每个字都咬得十分清楚;还有人当着我的面儿窃窃私语,认为我听不到。例如每当我去机场,请机票代理帮我登机时,他(她)总会拿起电话叫服务员,并低声说:“喂,这儿有位老人需要帮助。”他们不使用“盲人”这个  相似文献   

5.
快乐箴言     
大院里有一位长者,从领岗位上退下来后,过起了普人的生活。虽然每天鸡零狗,忙得不亦乐乎,但从他神飞扬的脸上,却读不到半点丧和失落。他的豁达开朗、默风趣,总是让人有一种如春风的感觉。有一天出门,与他不期而。畅谈之余,我向他讨教“快秘诀”。老人家一听,哈哈大,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一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少年又问:“这四句话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我用…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人当受到别人嘲讽、戏弄的时候,往往会气愤地说:少拿我当"东来顺"的羊肉──开涮。涮肉,连汤带水;涮人,阴阳怪气。久而久之,"涮"这个字就成了揶揄、嘲弄、讽刺的代名词了。而专盯着别人的短处,拿别人的弱点当开涮的"羊肉",我们无疑会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小人之举。所以人不论何时何处,往往都在隐藏着自己的弱点,张扬自己的优点。相反,有一种人却不怕别人窥视自己的短处,敢拿自身的缺欠或弱点当成供人开心取笑的调剂品,敢于亮自己的丑,简言之即敢涮自己。我敬佩并赞赏这种人,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人,就会多一些真实和坦诚,…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人生就是帮助别人和别人帮助自己的过程。十几年前我在天山当工程兵,一次塌方中,我为救战友光荣负伤。在吐鲁番火车站为救弱女子,我被歹徒打破头部。在部队上多次立功受奖。我认为这是一名  相似文献   

8.
提醒     
夜黑如墨。没有一丝光亮照给我哪怕是一条崎岖的路。我孤独的心单调地跳着。自怨自艾命运不济,抱膝而坐任凭泪水潸然。一个木棍敲地的声音靠近我,木棍后引着一位佝偻着脊背的盲人。“前面可能没有路!”我的提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虚弱。“往前走走就知道了!”盲人没有停下,越过我而去了。木棍敲地的声音一点点弱下去,直至消失。那苍老的声音却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响。“往前走走就知道了!”我想提醒别人,反而被提醒了。从此,我的面前不论摆着什么困境,我都这样做了。而且送给人的提醒也成了“往前走走就知道了!”提醒@于秀丽  相似文献   

9.
特立独行     
在青少年当中有一句话十分流行,就是但丁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从这句话当中为自己的“个性”、“特点”、“狭隘”以至“一意孤行”找到了借口。不论自己做的对与不对,不论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都固执己见地认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恰恰是自己成功的捷径,别人的不理解恰是别人的普通和庸俗短见。有些年轻人为了标榜自己,甚至故意地做出特立独行的样子,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0.
正这件事过去50多年了,说的是有一位老中医,在他逝世前的日记中,留有一篇奇特的“病历”:姓名:方奉;住处:周柴胡同;病状:心火;处方:淡竹、故纸……注意事项:熟地可用可不用,生地不可不用。“病历”上,共有“防风、柴胡、淡竹、故纸、熟地、生地”六味中药,其内容全都与“灯笼”有关。如:姓名“方奉”,谐音“防风”,指的是灯笼要防风免得吹灭;住处的“柴胡”与处方中的“淡竹、故纸”,是讲扎灯笼用的原材料,病状“心火”,说的是灯笼的特点和所用的蜡烛。在当时,还没有手  相似文献   

11.
自己当上了别人的上司固然是件好事,但也有很多人发现从此以后自己的人际关系也逐渐变得生硬起来,而检查自己又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原因在哪里呢?那么就请你反省一下,看看有没有在无意中犯了下面的这些错误:一、以自己的原则会要求别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处世原则,而且往往认为自己的原则是最合理的,并希望别人也能够服从你的习惯。当大家是同级身份的时候,因为彼此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所以还能“求同存异”,但如果你是别人的上级,就往往会觉得别人的习惯,特别是工作习惯”不合理,减低了工作效串”,并“理所当…  相似文献   

12.
王悦 《现代交际》2004,(2):70-71
说自己是“都市短工族”,是顺应了别人的说法,其实我觉得更应该称自己为“临时工”,不过,我是个自由的、快乐的“临时工”。 加入“都市短工族”之前,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所得的收入让很多人羡慕。但随之而来的是时间和空间的被占用,每天要“卖”给老板至少12个小时,每月至少出差3次。我像陀螺一样快速地运转着,想停也停不下。因为有房子要供,还有学要上,有朋友要交,有家人要关照……直到这一天,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像小资们一样尽情地享受生活,而且可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与同事合作玩过一次“盲人拼图”游戏,虽然时隔多日,但现在想起来依然回味无穷。 那是一次禁毒社工培训的热身环节,我们被平均分成6组,每组选出一人扮演“盲人”,其余的人扮演“哑巴”。游戏规则是:“盲人”无法看见拼图,但可以说话,并且可以摆放拼图;“哑巴”能看见拼图,但不可以碰触“盲人”和拼图。  相似文献   

14.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每次哥哥考试拿了第一,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  相似文献   

15.
献廷 《金色年华》2008,(1):12-12
蚕出生之后,先是拼命地“吃”,然后是拼命地“吐”。吐丝是为自己,却又被自己吐出的丝所结成的茧封闭起来,除去这个茧之外不知有它。一旦丝已成茧,这个被封在茧里的自己也随之异化为完全不像自己的自己。就在它以为完成一生使命之时,它的茧随即被人拿去缫丝,变为穿在别人身上的绸缎,甚至它自己也变成了一些饕餮者的盘中关餐。  相似文献   

16.
交际中,口才很重要,好口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学识,也能让别人关注自己,佩服自己。尤其在竞争中,要想让别人“服”自己,一定要先给别人服的理由,这就需要有“舌战”的技巧。“舌战”中,你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开了口,说了话,就得让人“服”。大  相似文献   

17.
成功者犯了错会承认“是我弄错了”,而失败者犯了错则坚持“这不是我的错”。成功者工作都很认真,失败者空闲时间总是很多。成功者直面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失败者回避问题并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成功者会说“:我很优秀,但还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标准,”失败者会说“: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碌碌无为。”成功者懂得倾听、理解和回应别人,失败者只会等待自己说话的那一刻。成功者懂得尊重比自己优秀的人,尽量学习别人的长处。失败者会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而恼羞成怒,挖空心思揭别人的短处。成功者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还有更多的责任感,失败者则总说“…  相似文献   

18.
助人为乐是许多人都有的美德。大多数人在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都会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善举之后,心中很爽快。一是为自己有助人的能力,二是为自己有助人的美德。然而,若反之,我们是否有能力坦然地做一个乙方,一个被帮助的人,愉快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呢?儿时学雷锋,...  相似文献   

19.
凤山 《当代老年》2009,(3):39-39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一位经理突发奇想,建议说:“盲人习惯于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决策层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正常人,真可谓善于用人,将短处变为长处。柯达公司巧用盲人这一行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张凯 《伴侣(A版)》2008,(7):30-31
正有意识地牺牲自己而帮助别人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但许多人却在无意识中不自觉地牺牲自己而迎合别人,这些人是失去自我的人。你是否因为别人表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就改变自己的立场?你是否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